桂建芳:结缘银鲫四十年 授业薪火永相传

创业   2024-11-12 18:59   北京  

编者按

与祖国同行、与科学共进。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中国科学院建院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关键一年。今天让我们分享身边优秀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的故事。

种业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在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作用。

中国人每吃10条鲫鱼,就有7条出自桂建芳院士团队。他们解决了“吃鱼难”问题,让人们实现“吃鱼自由”。

桂建芳院士积极践行和宣传“大食物观”,倡议全面参与长江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萌发探究奇异银鲫之心

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原本想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桂建芳,却机缘巧合地进了武汉大学生物系动物学专业。

本科毕业后,有缘师从知名的遗传学导师余先觉教授和周暾教授,首次得到机会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银鲫的奇异之处,有150多条染色体,顿萌探究之心。

论文答辩时得到已在银鲫育种取得开创性成就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遗传育种研究室主任蒋一珪先生青睐,被邀请加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鱼类遗传育种研究室银鲫团队。

他感觉自己就像“一尾鱼游到了水生所,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从此走上了研究银鲫的道路。

桂建芳院士开展异育银鲫繁殖


将论文写在鱼池边

刚从一场水产育种技术创新与水产种业发展高峰论坛回来,桂建芳便奔赴官桥鱼类遗传育种基地。

基地人手不够,他二话没说,穿起雨鞋下塘拉网。等鱼上岸后,他又开始检查着一尾一尾亲本,就像是端详收藏了多年的宝贝。之后拿起孵化盆,像个定海神针一样立在那里,等着同事一手拿着经他挑选后的鱼,一手将鱼卵挤入盆中。看着盆里的鱼卵,他笑逐颜开:“这批鱼卵不错,可以出几百万鱼苗。

像这样亲自下基地工作他已经坚持了40多年。桂建芳是一名卓越的遗传育种学家,同时也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渔民”。

有次实验室同事闲聊说起解剖到一条雌雄同体的黄河鲇,桂建芳基于专业知识的通透性和敏锐性,立刻让同事取其精卵进行自交,在一年之内便得到了纯系的全雄黄河鲇,为育种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桂建芳同时也是一名行业的领跑者,他每年都要深入十几个养殖基地讲学调研,一方面传道授业,另一方面与基层养殖户探讨养殖困境。从业四十多年来,他始终践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论文写在养殖鱼塘和渔民心中。

桂建芳院士(左二)在淮安异育银鲫“中科3号”繁殖基地向渔业技术人员传授繁殖技术


奋斗四十年,成果丰硕

银鲫就是我们武汉现在常见的“喜头鱼”,而在40年前,半斤左右的鲫鱼即可卖到10元左右,是餐桌上的奢侈品。水产品在国民营养与粮食安全中具有重要的战略保障作用,让老百姓吃得起鱼,成了桂建芳最朴素的家国情怀。

银鲫神奇之处是能单性雌核生殖产生全雌后代,戏称为“女儿国”,然而其天然种群中还存在数量不等的雄性个体。为了探究其奥秘,桂建芳深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他利用获得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可赴美国深造之机,筑牢了分子和发育生物学理论基础,提升研究技能,以突出的科研绩效被遴选为首届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从此他更加锲而不舍,刻苦钻研。他先后揭示出银鲫多倍体进化的遗传特征;阐明了其独特生殖方式的遗传基础;发现了其多样性克隆;鉴定出不同克隆的遗传标记。他独辟蹊径,结合自己多年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发现,原创了鲫育种技术路线,于2008年和2018年先后培育出产生了重大经济效益的水产新品种异育银鲫“中科3号”和“中科5号”。它们作为主导品种,已在全国鲫鱼主产区普遍养殖,增产幅度20%以上,取得了几百亿元的重大社会经济效益。

桂建芳院士推介异育银鲫新品种

他40多年专注研究“一条鱼”,聚焦银鲫及异育银鲫新品种培育及其种业发展,架起了从基础到应用强国惠民的桥梁。时至今日,鲫年产量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4万吨,一跃超过280万吨;而一斤左右的鲫鱼价格仍在10元左右,对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稳定物价起了重要的作用。

他经常与研究生、大学生和中小学生分享自己的人生成长感悟:珍惜机遇、笨鸟先飞是成长的关键;持之以恒、执着拓新是科研成就产生的路径;豁达奉献、奖掖后学是快乐幸福的源泉。

桂建芳院士指导学生

作者:张晓娟、王忠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细胞工程育种研究室)

来源:“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微信公众号

中国水产
《中国水产》杂志于1958年创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水产》媒体平台定期发布最新渔业政策法规、报道热点信息动态、探讨渔业重要议题、推广先进科技成果、普及渔业科学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