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提问
是否佩戴角膜塑形镜? 老梁,男孩8岁9个月,今天在公立三甲眼科专科医院检查,双眼150近视,无闪光,医生建议佩戴眼镜,且看近可不戴,看远,如看黑板看不清可戴,户外可不戴,咨询了低阿和角膜塑形镜,医生说现在医院没有低阿,且不提供这种治疗方案,半年以后复查度数,如果增长的快就可以考虑角膜塑形镜,现在可观察。我想请教你,我现在可否立刻就给孩子佩戴角膜塑形镜,低阿是否需要滴,已经发生了近视户外还有用吗,谢谢
01
孩子的状况分析
02
您需要了解的儿童近视控制知识
您需要马上给孩子测量眼轴。
眼轴,就是眼球的前后长度、前后直径,代表着眼球的大小。眼球越大,近视越严重,中晚年的致盲风险越高。据我本人的临床经验,眼轴超过29毫米的人群,多半在晚年出现视力损害甚至失明。此后,需要每三个月测量眼轴,监测眼轴的发育速度,调整治疗方案。
近视的本质是什么?
携带近视基因的儿童,眼球的生长发育在童年出现失控,表现为眼轴的迅速拉长。近视的眼球通常在18岁时发育停止,近视的眼球是橄榄球形状,所以高度近视人群通常表现为大眼球、眼球前突。而不携带近视基因的儿童,例如白人,眼球在童年的生长发育十分缓慢,每年的眼轴增幅在0.2毫米以内,正视眼的眼球是足球形状。
近视的危害是什么?
如果把眼球比作照相机,它的底片就是视网膜。人眼照相机的底片无法更换,因为它来自大脑,是一张极其精密、极其脆弱的神经网,由九层神经细胞交织而成,无法移植。虽然现代眼科手术已经非常发达,也只是更换照相机的各种镜头(例如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而已,从来没人更换过照相机底片。因此视网膜是格外珍贵的。由于眼球不是实心的器官,它内部的大部分空间是被一个球形大果冻——玻璃体填充着,视网膜是贴在眼球的内壁上。在高度近视的发病过程中,随着眼球像吹气球一样变大、变长,视网膜被拉扯得又脆又薄,埋下致盲隐患。随着医疗技术的发达,人类的预期寿命达到85岁以上。这张娇弱的视网膜需要使用一个世纪,因此必须从童年就进行保护:例如戴太阳镜、过滤紫外线,避免对视网膜的损伤;童年控制近视,不要把视网膜拉扯得很薄;日常摄入叶黄素等,保护视网膜的核心区域——黄斑。
近视度数不重要。
因为成年之后,随时可以做近视矫正手术,把近视度数清零,摆脱框架眼镜和隐形眼镜的困扰。但是近视的损害却不会因为近视矫正手术而消失,因为眼球的大小不会回缩。也就是说,近视度数不如眼轴重要。高度近视人群容易在中晚年出现致盲并发症:视网膜裂孔和脱离、开角型青光眼、黄斑脉络膜新生血管。因此,近视必须在童年进行控制,本质是控制眼轴的疯长。近视度数反而不需要在意,它是用来配框架眼镜、角膜塑形镜、隐形眼镜、制定近视矫正手术方案的。
03
儿童近视的控制效果,表现在眼轴发育降速
建议您马上给孩子开始近视控制治疗,不要拖延,否则每季度至少涨25度近视、每年眼轴增长0.4-0.8 毫米左右。市面上号称可以控制近视的手段很多,那么哪些是最科学有效的呢?要看循证医学研究!
什么是循证医学研究?
它是全球诸多随机、对照、双盲临床试验的统计学总结,不定期更新,科学客观,不受医生的个人意见影响。最近的循证医学研究表明[1,2],最有效的控制手段是角膜塑形镜和低浓度阿托品治疗。而普通框架眼镜(单光镜片)只是帮助孩子看清远处(例如黑板),没有任何控制眼轴和近视的效果。家长少走弯路,瞄准角膜塑形镜和低浓度阿托品这两个火力最大的武器!
早戴角膜塑形镜!
现在就可以戴!但是大陆地区的公立医院通常不愿意给小于8岁的儿童配角膜塑形镜,原因是规避诉讼风险。但是不要因为孩子年龄小,就放弃戴角膜塑形镜。年龄不重要,只要近视孩子能配合,就可以戴。《中国角膜塑形用硬性透气接触镜验配管理专家共识(2016年)》:年龄过小(8岁),由医师酌情考虑并增加对安全的监控,且需有家长理解和签署知情同意书。可以去当地私立医院或诊所配角膜塑形镜,不要错过治疗的黄金时期。
您孩子近视控制的方案是什么?
戴角膜塑形镜,联合低浓度阿托品治疗;并且每3个月测量眼轴,根据眼轴发育速度来调整阿托品浓度。低浓度阿托品治疗不影响眼压、远视力,不显著影响生活质量。用法是每天一次,近视的眼睛滴一滴。低浓度阿托品治疗的常见副作用有两个:一是户外畏光,可以戴太阳镜来缓解;二是轻度老花眼症状,可以通过调节功能训练来缓解,通常不会影响读书写字。
您孩子近视控制的目标是什么?
未来把每年的眼轴增幅控制在0.3毫米以内,成年眼轴不超过25.5毫米。25.5毫米是安全眼轴的上限,眼球再长,视网膜的黄斑区域就会变薄[3],影响夜间视力,导致夜间开车困难。
对于已经近视的儿童,户外活动不再有效,阳光无法减缓近视的进展。因此不必强求孩子坚持每天2小时阳光时间了。
参考文献:
1. Ophthalmology. 2016 Apr;123(4):697-708.
2.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20 Jan 13;1:CD004916.
3. Biomed Res Int . 2019 Jul 16;2019:8913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