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备考经历
出成绩后的第二天,我报了及第街的协议班,虽然市面上各种面试班鱼龙混杂,但我并没有在报哪一家纠结,主要是舍友说他本科同学就是报的这个广东选调上岸,事实证明我这个选择非常正确,因为节约了很多在网上收集攻略和寻找信息的时间成本。
我报的面试班有一周左右的线下课程,那时候距离选调面试还有一个月的时间,这个时间开始准备我个人觉得是刚刚好,太早了可能没有紧迫感,大部分时间在磨洋工;太晚知识又来不及进大脑。当时机构在正式上课之前有好几节线上的录播课,课程按照题型分的类,上线下课之前一定要把那几节录播课看1-2遍,看完之后对选调面试的题型和答法有了初步且相对全面的了解。
在上线下课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把机构发的示范50题和资料包完完整整地看一遍,最好是挑一些觉得好用的内容进行记忆。比如我就特别喜欢素材包里的案例和故事,对我来说很容易记住,所以在上课之前我已经储备了部分案例,后面上课时很多题目都可以用到。当然前提是先消化线上的题型讲解录播课。
然后就到了线下上课的这一周时间了,头两天是理论课,老师会带着我们就一类题进行5道题左右的训练,比如第一天的上午都是观点理解题型,下午都是社会现象题。我们是8-9个人一个班,每道题会让4-5个同学回答,所以一个半天每个人都要答题2-3次,老师会在同一道题不同同学发言完毕后统一对这道题进行讲解,再依次点评每位同学的答题。
我觉得前两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做好笔记,尤其是老师在统一讲解题目的时候,会补充非常多的干货,比如第一题是有关民生的题,老师就会和我们分享很多民生领域用得上的内容,比如领导人说过的金句、具有民生关怀意蕴的优美诗词、人物案例、城市(尤其是广东)案例、数据……我当时在课上全部写在A4纸,下课了回房间再整理到笔记本里,最好按照大的类别来整理,每个大类下面可以继续分细分的小类,比如我当时是按照以下分类来整理的:文化(传统文化、文旅)、生态(两山理论、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反腐败、农业(三农、乡村振兴、耕地、种业)、治理(国家治理、城市治理、基层治理)、经济(民营经济、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民生(改善民生、民生和发展的关系)、教育科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教育强国、人才强国)。
每个话题类别下按金句、案例、数据这三个维度把课上的笔记分门别类放好,这样后面答题就可以反复回到笔记本寻找对应的内容,另外由于一直使用这些内容,到最后会背的滚瓜烂熟,不会出现一紧张就脑袋空空的场面,毕竟已经形成“肌肉记忆”了。
线下班的第三天开始就是“混战”,根据抽签结果去到不同的教室练习套题,这意味着你会遇到不同的同学以及不同的老师!答完题是可以离场的,但我建议可以留下来听听别人的回答,有超多大神,可以学习他们的答题思路和里面提到的素材,甚至别人答题的状态也可以学习,毕竟心里有个参照后就很容易“照猫画虎”,就可以进步啦。
2
复盘方法
由于线下堆积了太多套题来不及整理,所以在上完课回家的半个月我都没有开口练习(其实也是因为在家自控能力不太好),而是在整理之前答过的题目。在复盘这块我还是按照之前做笔记的方法,把所有的题先按题型分类,同一题型下的题又按照不同话题领域分类,这样看一道题就等于看一类题,时间不够每类话题看1-2题就可以了。
除了积累参考答案中给的漂亮句子和案例数据,这一阶段更重要的是揣摩答案的思路,也就是多想想“为什么答案能想到这一点,我却想不到?”尤其是在社会现象类题型中,这种从不同维度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别重要。例如我在答社会现象题的时候,总是在分析(为什么)的部分想的很浅薄,对策(怎么做)的部分又答得很套路,那么这时候就应该好好感受答案背后的逻辑,下次答题也争取往这个方向想想,说不定就能回答的更有深度和亮点。
如果时间比较充裕的小伙伴还可以试试用思维导图把答案的小标题抄下来,这样看着会更加一目了然。当然,思维导图只是形式,都是为理解打辅助的,所以这个因人而异,按照自己最趁手的方法来复盘。
复盘了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就要开口练了,当时机构有安排很多次带练,我也和几个小伙伴约了每天练习,通过这样的方式把前期的知识储备和复盘思路在脑袋中滚动起来,只有自己用过才会印象深刻。
到了距离面试的最后三天,虽然也有在开口练习,但这时候回答的内容已经不重要了,更重要的是表达的流畅度和整体的状态,比如声音自不自信,有没有微笑,有没有看摄像头(假象的考官)等。保持一个稳定适度的心态,迎接最后一次面试的到来。
3
考场回顾
虽然我是下午的面试,但当时我还是特地在酒店附近定了酒店,想着时间宽裕一点,心态也会从容一点,免得被一些突发事件扰乱了心态。下午大概提前一个小时就到达了考场。
一个考场里面有很多考生在侯考,因为大家都坐在一起嘛,所以会有人来找你聊天,或者会听到别人的聊天。这里我的建议是闭目养神,尤其是抽签循序考后的小伙伴,还是要等蛮长时间的,如果在聊天中知道了对方的信息(比如对方是你的同岗,而且笔试第一),可能会对自己的心态造成一定的影响,也不利于轮到自己的正常发挥。
我当时全程闭着眼睛,脑海里浮现一个表情包(在我的律师到来之前,我是不会开口说一句话的哈哈哈哈),脑子里在想之前背过的内容。也可以想象自己在一片森林等能够让自己放松的场景。侯考时其实还蛮紧张的,尤其是看着身边的考生进考场,但轮到自己进考场的时候反而是最放松的时候,因为到了这个地方,再多的担忧和紧张也没有任何作用,倒不如把考官当成你尊敬且爱戴的长辈,和他们在15分钟的时间里进行一次走心、真诚的交流,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想到这里真的会放松很多,静静地等待进入考场。
4
高分体现
虽然我说不上是高分,但就我平时向非常厉害大神的请教,我认为高分主要有下面这三个特征。
第一,时间控制恰当。一方面,切忌不能超时!!超时就代表没有在规定的时候完成任务,可能分数会特别低,尽量每道题的思考+回答控制在5分钟以内。另一方面,不能答得太少,比如如果只答了9分钟那可能你的分析也不是特别充分,除非内容特别有亮点,不然都不建议这样铤而走险,最好的时间是12-13分钟。这就要求我们,平时练习的时候就有意识的对自己每道题的回答进行计时。
第二,表达自然流畅。这一点里面有两个要点,一是自然,何为自然,就是在恰当的位置放入恰当的素材,尤其是我们在前期储备了一些素材的情况下,遇到自己会的领域一定要适度,不能把自己背的内容全部一股脑说出来,这样就会显得特别生硬,且很容易感觉是在背书。二是流畅,在答题中尽量不要停顿超过两秒,无论说的多荒谬都得想办法圆回去,或者换个表述重复以下,总之不要停顿太久,很影响听感。
第三,状态自信阳光。这一点看似容易实则最难,因为每个人平时的状态和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尤其是像我这种比较内向的人,如何打造一个“自信”的人设十分重要。我是觉得可以把在面试官面前答题想象成一场表演,而我的身份就是啥都会的主角,通过这样的想象可以暂时抛掉原来的自己,面带微笑、昂首挺虚、从容稳重的进考场、回答问题、出考场。
本文为及第街学员投稿,严禁其他机构或个人转载。
往期精彩文章
95+高手
部委学员取得结构化成绩95.8分
部委学员取得无领导成绩95分
94+高手
90+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