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这一年龄,就该给娃一些压岁钱了,再不给,他会“偷”家里的钱
教育
2025-01-31 21:50
山西
![]()
她前些天整理东西时,发现茶几上的 50 块钱不见了。她以为是自己花掉了,没太在意。结果,后来又发现钱包里的100块也不见了。她有些怀疑,就问10岁的孙子:“你有没有看到家里的钱?”婶婶当场就炸了:“这么小就偷钱了?我平时怎么教育你的?!”晨晨一听“偷”字,眼泪一下子掉了下来,哭着说:“可同学都有零花钱,我也想买……”可布谷妈听完后,第一反应却是——这事的根源,不是孩子“偷钱”,而是他“缺钱”!其实,孩子到了这个年龄,家长就该给点压岁钱或零花钱了。尤其是现在过年,孩子们收的压岁钱金额大,几乎全被家长“代管”。自己手上连个几块、十几块都没有。而如果孩子长期“缺钱”,他可能会选择“偷偷拿”家里的钱。大人拿着 100 块,跟他讲“这可以买5个玩具”,他可能不屑地挥挥手:“我才不要钱,我要玩具!”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在 7 岁左右,会开始建立“金钱意识”,他们会:知道钱可以用来买东西,而不是“爸爸妈妈的钱包里自动会有”;开始想要“自己支配”一些钱,比如买零食、游戏卡、文具;如果这个时候,我们总是说:“你还小,不需要钱!”“压岁钱我替你保管,给你交学费。”那么孩子会想:“我要买东西怎么办?只能自己想办法了……”如果孩子缺乏正确的金钱教育,他就可能会“偷偷拿”家里的钱,因为在他看来,这不过是“先拿一点,反正爸妈的钱很多”。她9岁儿子特别喜欢奥特曼,班里有个同学,每天带不同的奥特曼到学校玩。儿子很羡慕,也想要。于是,他开始在妈妈钱包里“悄悄拿”10 块、20 块,攒够了就去一个奥特曼。等妈妈发现时,已经过去了一个月,钱包少了 200 多块!儿子哭着说:“同学都能自己买奥特曼,我也想有,可是你从来不给我……”这位妈妈后来才意识到:“孩子‘偷’钱,不是因为贪心,而是因为他没有‘合理得到钱’的机会。”当孩子产生了金钱需求,但家长一直不给,他要么借,要么“偷偷拿”——而后者成本最低,风险最小。有的家长觉得“给钱没什么”,于是500 块、1000 块的压岁钱,全给孩子自己保管。正确做法:给孩子少量的钱,让他学会管理,而不是挥霍。有的家长觉得,“孩子有饭吃,有衣服穿,根本不需要钱。”看到别人有钱,会产生“嫉妒心理”,甚至会想办法“借”别人的钱;正确做法:孩子对金钱的概念,是需要正确引导的,而不是“封锁”。心理学家建议,孩子到了 7-8 岁,就可以开始接触金钱,学习如何管理钱。我们可以每周或每月,给孩子固定的零花钱,比如每周10 块,让他学会规划钱的使用。但同时告诉孩子:“这笔钱你自己支配,用完了就没有了。”我们也可以在“代管”孩子压岁钱时,换一些小额压岁钱给他,1块、5块、10块,总金额不超过50或100.这些钱,我们就完全交由他自己支配,他怎么花的,什么时候花完,我们都不要管。我们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存钱罐或者存折,将压岁钱存起来。还可以让孩子提前计划,比如想买100块的玩具,就存 5 周零花钱,这能培养他的延迟满足能力。我们出门购物时,试着让孩子算账:“我们今天买了 3 袋牛奶,一共 60 块,那每袋多少钱?”这样,孩子能学会计算价格,也能知道钱是有限的,不是“随便花”。我们总以为,孩子“拿”家里的钱,就是道德问题,是孩子“不诚实”了。与其等到孩子“偷偷拿”钱,再去责备,不如在他该接触金钱的年龄,教会他如何合理使用金钱。孩子的压岁钱,你是怎么处理的?你平时会给孩子压岁钱吗?作者简介:布谷妈妈,读书、带娃、写作,关注我,育儿路上捡知识~
![](/static/goto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