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北京办公楼的对面,有一座佛塔。
塔为13层密檐式实心砖塔,仿辽天宁寺塔而建,通高50米,塔身集雄宏与秀美于一身,玲珑精巧,被称为玲珑塔。
该塔原本位于一座佛寺――慈寿寺中,所以其正式的官名为慈寿寺塔。慈寿寺毁于清光绪年间的一场大火,殿堂俱焚,唯佛塔独存。
慈寿寺原本的规模十分宏大,始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是万历帝为其母李太后祝寿而建,故名“慈寿”。
名为祝寿,实际李太后当时只有31岁,称为庆生或许更准确一些。李太后,是我早年读史最早“认识”的明代后妃之一,曾在《三宫六院那些事儿(十一)》中叙述过她的生平,在此不赘。
李太后崇信佛教,自号“九莲菩萨”,其生前在全国兴建、重修佛寺无数,仅在京城修建的寺院就不下十余座。可叹的是,除了慈寿寺塔外,大都已消失于历史的尘埃之中,只有极少数还有迹可寻。
就在慈寿寺开工建设的第二年,万历五年(1577),由李太后主导的又一座寺院在长河北岸的聚瑟寺旧址上开工,这就是经过清代多次重修、留存至今的万寿寺。
万寿寺现存为清代重修建筑,1987年被辟为北京艺术博物馆,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在定居北京后不久曾游览过。
2018年,万寿寺封闭开启新一轮修缮。2022年9月重新开门迎客,适逢疫情期间,实施限流预约制度,曾经一票难求。
万寿寺坐北朝南,分东中西三路,西路和中路最后一进万佛楼不对外开放,东路建筑基本无存,只留有最后一进方丈院。
万寿寺具有自身特色的,首先是其山门殿,不论是石雕穿堂券门和券式假窗,还是两边卡子墙与影壁上的宝相花砖雕,都十分精美。
山门殿顶部的青天流云百蝠图,也饶有趣味。
山门后的各进建筑都不失精美。
天王殿前一棵古槐,一棵古楸,都有三四百年的树龄。东西两侧为钟鼓楼。
大雄宝殿名慧日长辉殿,东西配殿分别名祝延万寿殿、安心竟殿。
大雄宝殿后为两层的万寿阁。
万寿阁后为大禅堂。
大禅堂后的院落为万寿寺最具特色的部分,院落的前部为假山及三大士殿。
在假山上分别修建三大士殿,这种布局为我平生仅见。
假山后为乾隆御碑、无量寿佛殿。院落两侧有一雄一雌两棵古银杏,无量寿佛殿东西两侧设对称的月亮门与最后一进院落相隔。
隔墙与中间的月亮门中西合璧,建于乾隆年间,月亮门顶部砖雕采用金刚宝座塔式造型,雕刻各式莲花造型,院墙采用透花窗式装饰,四周雕刻缠枝莲纹,将西方的巴洛克风格与中国传统雕刻工艺完美融合,是今北京留存的四处清代西洋门之一(另三处为颐和园养云轩大门、恭王府花园大门、今北京动物园大门)。
中西合璧的月亮门与隔墙,是万寿寺的代表性建筑。
无量寿佛殿后的院落有光绪御碑、万佛楼,不对外开放。
从东侧门拐到东路,可看到最后一进的方丈院。
方丈院设抄手游廊,游廊墙上开设形态各异的什锦窗,凭添出几份园林气息。
万寿寺内无宗教活动,作为一座艺术博物馆,在各殿堂有若干古典艺术品(主要是中国古画,还有佛教造像、明清家具等)陈设,在此不赘。
但无量寿佛殿内的陈设,不能不提。
无量寿佛殿,重檐歇山顶,一开间,与其说是一座殿,勿宁说更像一座亭。
无量寿佛殿内,置一座铸于明天启年间的渗金多宝佛铜塔。
铜塔高5米,为13层密檐式,与慈寿寺塔的形制相似。塔身上有佛、菩萨、罗汉、力士、天女等多种雕像,造型生动,铸造工艺精湛。
这座罕见的佛教艺术精品,不是无量寿佛殿内的原物,而是来自宣南地区的长椿寺。
长椿寺位于西城区长椿街9号,2005年辟为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馆,2019年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被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佛寺有两座:一为长椿寺,二为智珠寺。疫情期间我曾先后前往探访,智珠寺进去了,在长椿寺吃了闭门羹。
长椿寺的始建年代,有明万历二十年(1592)与万历四十年(1612)两说,长椿寺内的说明为万历四十年,当以长椿寺内的说明为是。长椿寺是万历帝为祈母如椿寿而建,故名长椿寺,其时李太后67岁。长椿寺始建时规模宏大,地位显赫,在明末有“京师首刹”之称。
长椿寺坐西朝东,山门面阔一间,形似随墙门,十分简洁。
长椿寺现存为清代重修建筑,原本有四进院落,2005年修缮只恢复了前三进,天王殿、正殿、藏经楼均为硬山顶,结构都很简洁,等级不高。
长椿寺青砖灰瓦,建筑风格低调,但正殿两侧的配殿令人惊异地居然是黄色琉璃瓦覆顶,十分抢眼。
配殿的等级高于主殿,为什么会这样?
这就要说到长椿寺内曾经的“镇寺三宝”:一是万历帝生母李太后像与崇祯帝生母刘太后像,二是明代著名书画家米万钟撰并书《敕建大祚长椿寺赐紫衣水斋禅师传》碑,三即现收藏于万寿寺内的渗金多宝佛铜塔。
万历帝生母李太后像与崇祯帝生母刘太后像原分别供奉于长椿寺正殿前的两座配殿,这正是两座配殿以代表皇家的黄色琉璃瓦覆顶的原因所在。可惜的是殿内供奉的两位太后的画像,不知何时早已丢失了。
长椿寺第二宝《敕建大祚长椿寺赐紫衣水斋禅师传》碑出土于2002年,就矗立于正殿前的东侧。
水斋禅师为长椿寺创立时的首任住持,碑文记述水斋禅师生平,具有无可替代的历史价值。碑文由米万钟撰并书,米万钟是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的后裔,官至太仆寺少卿。米万钟书法与董其昌齐名,人称“南董北米”。该碑因其珍贵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被称为长椿寺的镇寺之宝。
长椿寺第三宝渗金多宝佛铜塔,因故被移置万寿寺陈列,但其塔基遗址保留于藏经楼内。
长椿寺作为宣南文化博物馆,展览内容以士林文化为主。
北京内城南城墙中间为正阳门,东为崇文门,西为宣武门。“宣武”之名充满杀伐气息,明清时期往菜市口处决犯人也走此门,让人下意识地以为宣南为武夫横行、粗鄙不堪之地,不料并非如此。崇文门外因靠近通惠河码头,曾经商贾扎堆;宣武门外却因各地会馆大都建于此,是上京赶考的士子们的云集之地,朝中清贵也多居住于此,反而文气十足。
所谓的“东富西贵”正是缘此。
“东富西贵”早已成为历史,但这种影响是深远的。直至如今,北京的东部依旧是商业气氛最为浓重的区域,而西部则是军政机关及要员的云集之地,只不过是清贵的读书人已转移到北部的海淀区去了。
三座发轫于明李太后的寺院,慈寿寺只留下一座孤塔,万寿寺因清末的大力经营而更多地刻上了慈禧太后的印记,只有长椿寺还留有不少李太后的影子。
参观长椿寺,可深入了解有清一代的京城士林文化,又可一窥李太后终生崇信的佛教事业,思古幽情俱在其中矣!
(2024年11月23日访长椿寺、万寿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