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国土空间规划?为什么要建立?主要目标是什么?

文摘   2024-11-05 20:03   云南  

国土空间规划是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规划体系,它具体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规划层级:

国土空间规划可分为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市级国土空间规划、县级国土空间规划、乡镇国土空间规划五级。每一级的规划都是对上一级规划的具体落实和细化。


规划类型

国土空间规划包括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三类。


总体规划

是对乡镇及以上一定行政区域范围内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作出的总体部署与统筹安排。


详细规划

是对具体地块用途和开发建设强度等作出的实施性安排,包括城镇开发边界内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镇开发边界外的村庄规划


相关专项规划

是指在特定区域(流域)、特定领域,为体现特定功能,对空间开发保护利用作出的专门安排。






规划内容

国土空间规划应当细化落实国家发展规划提出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要求,统筹布局农业、生态、城镇等功能空间。

划定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明确耕地保有量、建设用地规模、禁止开垦的范围等要求。

统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用地布局,综合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合理确定并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施需要建立监测网络,确保规划的有效执行和及时调整。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施和监管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和约束。





总的来说,国土空间规划是一个层次丰富、类型多样、内容全面的规划体系,它旨在实现国土空间的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什么是国土空间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在空间和时间上作出的安排。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包括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国家、省、市县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各地结合实际编制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相关专项规划是指在特定区域(流域)、特定领域,为体现特定功能,对空间开发保护利用作出的专门安排,是涉及空间利用的专项规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详细规划的依据、相关专项规划的基础。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对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作了全面部署。
为什么要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存在规划类型过多、内容重叠冲突,审批流程复杂、周期过长,地方规划朝令夕改等问题,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建立全国统一、责权清晰、科学高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整体谋划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综合考虑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是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举措,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建设美好家园的重要手段,是保障国家战略有效实施、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建立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要求,到2020 年,基本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逐步建立“多规合一”的规划编制审批体系、实施监督体系、法规政策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基本完成市县以上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初步形成全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到2025年,健全国土空间规划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体系;全面实施国土空间监测预警和绩效考核机制;形成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统一用途管制为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到2035年,全面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基本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安全和谐、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


以上信息来源:
图书《〈土地管理法〉知识百问》

自然资源课堂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我国辽阔的陆地和海洋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永续发展的美丽家园,建立“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标志着我国空间发展和空间治理全面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



什么是国土空间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在空间和时间上作出的安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具有“五级三类四体系”的特点。依规划层级分为“五级”,国家、省、市、县和乡镇级;依规划内容分为“三类”,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依规划管理运行体系,分为编制审批、实施监督、法规政策、技术标准四个子体系。


为什么要开展国土空间规划?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解决耕地减少过多过快、生态系统功能退化、资源粗放利用、环境污染严重、空间布局和结构不合理等以及规划类型过多、内容重叠冲突,审批流程复杂、周期过长,地方规划朝令夕改等问题,通过建立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把每一寸土地规划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安全和谐、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全面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任务有哪些?


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是要统筹划定“三区三线”(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强化底线约束,为可持续发展预留空间。
工作任务包括:一是支撑国家主体功能区和“三条控制线”调整,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二是参与全国和重点区域(流域)国土空间规划和专项规划编制,为省级以下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技术指导与服务。三是开展能源资源安全、水平衡、防灾减灾、土壤安全、气候变化、城市地下空间、清洁能源、战略性矿产等影响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的重大问题研究。四是探索不同空间区域“双评价”方法,开展不同层级“双评价”。五是推动开展大中型城市地下空间调查、评价、开发利用,为地下空间规划编制及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开发提供基础支撑。六是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体系,支撑规划实施全过程监督。


地质调查支撑国土空间规划取得了什么进展?


为全力支撑“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加快地质调查事业转型升级,中国地质调查局紧紧围绕新职责、新定位、新需求,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构建了地质调查支撑服务国土空间规划的业务工作、组织机构、人才队伍、条件保障等新体系和协调合作新机制,快速提升国土空间规划重大资源环境问题研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以下简称“双评价”)、综合数据管理、理论与技术创新和智慧服务能力。2018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支撑国土空间规划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是以“双评价”夯实国土空间规划基础。“双评价”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通过开展不同层级试点,构建“双评价”技术方法体系,支撑发布了“双评价”技术指南。中国地质调查局也先后承担和参与了全国、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及重庆、辽宁、福建、西藏、安徽,承德、大连、锦州、广安、宁德、大庆、榆林等“双评价”工作,为不同层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奠定了坚实基础,并参与全国、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
二是以“双评估”筑牢国土空间安全底线。“双评估”即重大风险识别评估和规划实施评估,中国地质调查局专题开展了能源资源安全、水资源、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战略性矿产等影响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的重大风险识别研究,提出了重大问题风险规划解决方案。深化开展主体功能区规划评估,划定了重要水源涵养区、地下水战略储备区等,识别重大基础设施空间冲突,为科学划定“三区三线”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是以“双监测”动态把握规划实施效果。“双监测”即规划实施监测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中国地质调查局基于地质云建立了“双评价”信息系统,初步实现了在线评价,大力推进国家重大战略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评价,依托自然资源、地下水、地质灾害、生态环境等监测体系构建综合监测网,全方位、全过程支撑服务规划实施监测、城市体检评估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


未来国土空间规划将会形成哪些成果?



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着力提升国土空间规划科学水平,紧紧围绕政府、社会、公众等需求,提供不同层级“双评价”成果、支撑编制的各级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划定成果、专项规划成果等规划产品,资源环境综合监测网络、“双评价”在线服务平台等信息化产品,重大资源环境问题风险规划解决方案、规划实施评估报告、白皮书、科普成果等智慧服务产品,为实现规划能用、管用、好用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中国地质调查


地理空间从来都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先决条件。古有四大文明古国依托大江大河孕育繁荣,今有海洋国家穿过大海大洋连接世界。一个地区地理空间的资源禀赋,很大程度影响着这一地区的比较优势,进而决定这一地区的发展路径乃至发展上限。我们知道,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是全国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依据。
从2023年7月开始,以省级行政区划为单位,国务院陆续批复各地的国土空间规划,截至2024年5月17日已批复了26个省级行政区划的规划,目前仅剩5个尚未批复(台湾省、香港、澳门暂不纳入统计)。通过汇总、对比国务院的各个批复文件,笔者计划按照综述、6大区域(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来进行解读,试图解析党中央国务院在构建经济大循环中赋予各地的职责定位。

一是批复文件的谋篇布局。以《国务院关于<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国函〔2023〕69号)为例,这是第一篇,也由此确定了各地国土空间规划的结构。整体来看,分六大段落:

(1)这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定位,明确地理位置及在有关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承担的职责,强调发展目标;

(2)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确定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比例、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沿海省份独有)、用水总量等指标;

(3)构建支撑新发展格局的国土空间体系,进一步细化这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发展要求,特别是与其它重大战略联动下的新格局内涵;

(4)系统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从内部各板块的定位、资源开发保护、中心城市及都市圈建设、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网络构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等详细阐述;

(5)坚决维护规划严肃性权威性,这一部分在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表述均一致,是标准化写法。这中间体现出的关键一点是,国土空间规划是总纲,任何部门、个人不得随意修改、违规变更。

(6)做好规划实施保障,这一部分在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表述也基本一致,在国务院前期和后期的不同批复中略有区别。

二是批复文件的时间进展。第一份文件发给了江苏省,时间定格在2023年7月25日,2023年总共批复了16个;2024年批复了9个,最近的一份文件发给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3年12月,国务院一口气批复了7个省(市、自治区),使得2023年全年批复数量达到了16个,在31个省(市、自治区)中占比过半。保守判断,今年年内一定会完成剩余的全部6个,如果更激进一些,国务院可能会在6月底前完成全部6个,这样可确保国家31个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在一整年内全部完成(2023.7-2024.6)。




三是批复文件的省份空间分布。根据国家统计局在《中国统计年鉴》中有关的区划划分,整体划分为6大区域。华北区域,由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共5省市构成;东北区域,由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市构成;华东区域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共7省市构成;中南区域由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共6省市构成;西南区域由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共5省市构成;西北区域由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共5省市构成。目前来看,东北、西南和西北区域的省份均已全覆盖,还未发布的剩余5省市分别为三大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湖北省、内蒙古自治区。



考虑到第一份、第二份批复给到的是江苏、广东这两个最重要的经济大省,笔者判断倒数第一份、第二份的批复应该是给到最重要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城市,即北京、上海。笔者预测,接下来5省市发布的顺序依次为天津、内蒙古、湖北、上海、北京

理由如下:华北目前还有3省市尚未公布,华东仅剩1省市、中南仅剩1省市。从加快区域协调性布局的角度,华北需要先行一步,在天津和内蒙古中间应优选天津,这可以整体补齐全部沿海地区的最后一个拼图,也适当加快直辖市的进度(目前仅发布了重庆);接下来,应是内蒙古,它横跨东西,东北、西北的区域已完成布局,它的链接有助于完善中国北部的整体空间区划;再下一步,应是湖北,湖北作为中国版图上九省通衢之地,在沟通南北、连接东西上极为关键;倒数第二,即是上海,这是国家最重要的经济中心,需要国务院反复推敲确定它的定位;最后一个,当之无愧便是北京,国家的政治中心,为全国的国土空间规划完美收尾。

四是部分省市的特别表述河北省的经济发展质效要求最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1%,这是已发布的26个省市中要求最严,绝大多数是不少于40%(西藏是不少于30%、新疆是不少于32%),还有“严格地下水管控”,这显示出国家对于河北省集约发展的更高要求,也体现出对华北地区地下水开采的严格控制。广东省则需担当改革开放大任,强调改革开放,是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要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广东实践。海南省是最大的经济特区,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海南路径。四川省是我国发展的战略腹地,要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四川篇章。西藏自治区是国家重要安全屏障,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要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是目前唯一没有特别强调经济发展的省(市、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利用效率要求最松,是我国西北重要安全屏障,是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的控制是最松的,为1.35倍以内,其他省份均为1.3倍以内。

以上,就是笔者就已发布的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的一些归纳和思考。


来源:自然资源知识
审核:荣科南
责编:线喊召

自然微语
推介自然之声,搭建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