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保障力度 持续改善民生

时事   2025-01-16 11:22   云南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民之所愿,政之所行。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昆明市坚持民生为本,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1.0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86万人;社会保障更加有力,10件惠民实事全部完成;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组建14个基础教育集团,新增优质学校20所、优质学位5万余个;医疗水平稳步提高,试点开展“首诊惠民行”,实现“一次挂号、首诊负责、零元续诊”;文体事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上合昆马等活动……


新的一年,昆明市将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继续办好10件惠民实事,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生养病老等民生“小事”,维系着万千家庭的日常生活,牵动着百姓的喜怒哀乐,不仅关乎百姓切身利益,还关系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今年市两会,代表、委员在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后,积极提出众多心系民生、饱含温度的意见建议,助力增进民生福祉,让百姓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大学生参加招聘会

保民安

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就业是民生之本。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昆明市将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开展“1131”精准就业服务,深化菜单式、对象化、分众化就业培训,实施“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对困难群体制定“一人一策”跟踪帮扶措施……


“目前来说,高校应届毕业生在工作地域、薪资待遇、行业前景、专业对口等方面期望值依然很高,不愿降低自己的求职标准。”市人大代表苏琼芬建议,可以建立一系列激励大学生到县城、到基层、到中小企业就业的政策和机制。同时,进一步挖掘社区、中小企业潜力,在15分钟生活区打造、幸福食堂建设等工作中,整合一批项目,吸引更多中小企业、求职者参与其中,扩大就业面。


市人大代表沈硕认为,政府应进一步降低创业门槛,吸引更多人创业,催生更多市场主体,从而带动更多就业。同时,高校也要进一步认识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变化,提升学科专业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提高人才供给的前瞻性、适配性和耦合度,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针对当前就业形势,市政协委员杨力歌提出,政府相关部门应引导和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吸纳毕业生,积极开发政策性岗位,继续扩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政策性岗位面向应届毕业生的招录规模,扩大国有企业招工规模,增加基层项目招募计划。强化就业市场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就业歧视投诉和监管机制。大力扶持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在就业政策、社保降费、税收优惠、就业补贴、稳岗促就业等各项惠企政策上持续推进,稳住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盘。



“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现场


强保障

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我市持续开展“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推动社会保险扩面提质增效,扩大新业态等灵活就业人员参保覆盖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低保、特困供养人员提标扩围……


“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推动社会保险扩面提质增效,这一工作不仅有助于提升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率,还能为每位居民提供更坚实的‘安全网’。”市人大代表杨菊芬建议,各级部门齐抓共管、各司其职以推动社会保险扩面提质增效。“媒体应发挥更大作用,通过典型小个案,以视频、卡通等更易于接受的方式宣传保险扩面的重要性,特别是针对老年人群体,可以通过电视公益广告宣传的方式提升效果。社区工作者也需要广泛开展保险扩面宣传,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全面普及保险政策知识,让每一位居民都能清晰认识到自己是全民参保的最终受益者。”


随着医疗保障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医保基金作为人民群众的“救命钱”,已然成为社会各界瞩目的热点与焦点。在常态化监管进程中,医保基金仍面临诸多挑战。对此,民革昆明市委会建议,构建稳定可持续的医保筹资机制,探索稳健长效的医保筹资模式,借助大数据赋能医保监管,筑牢医保基金安全防线;严抓医疗行为规范,各定点医疗机构应综合施策,强化对不合理诊疗行为的监督管控,杜绝骗取医保基金行径,提升医疗服务品质。强化药品零售企业管理,强化监督执纪,严控药品零售企业采购源头,护航民众合理用药。



老人在老年幸福食堂就餐



补短板

不断健全养老服务体系


晚年幸福关乎当下,也关乎未来。今年,昆明将进一步提升城市养老服务水平,加快建设老年友好型城市。


市政协委员晋玉芬建议,要做好昆明市失能老人照护服务工作,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加快养老体系建设。完善“失能老年人优先”的配套政策和保障机制,将失能老年人照护关键指标纳入昆明市“当好排头兵”高质量发展大竞赛体系,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动员、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以家庭为基础打造“居家养老”,以社区为依托推进“社区安老”,以机构为支撑推进“机构享老”。强化养老机构兜底保障作用,对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应养尽养”。引导社会力量适度建设面向中等收入家庭的养老机构,满足多层次服务需求。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以签约、托管、对口支援等形式开展合作,整合医疗、养老、护理和康复资源,实现双方无缝对接、深度融合。



小学生在大课间练习五禽戏


提品质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可以让公平惠及更多家庭。代表委员纷纷建议,重视幼儿教育,给予幼教更多的政策倾斜;促进教育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发展职业教育,加大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力度;大力发展民办教育……


市政协委员吕丽建议,建立完善昆明市校园食品安全数字化管理机制,建设相应平台,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手段深度应用于校园食堂管理多个环节,打造便捷、高效、安全的校园食堂管理服务智慧平台,聚焦学校食堂管理廉政风险“小切口”,以数智化手段实现校园食堂更有效的管理和更精准的监督。同时,建议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成果,通过设置各项预警指标,如招标异常、采购异常、收货异常、财务异常等指标,积极推动监管数智化,以实现校园食品安全全链条无缝衔接、全方位集成管理、全流程有效监督。


此次,市人大代表李春光带来了制定《昆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睡眠管理规定》的议案。


“义务教育阶段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高质量的睡眠不仅能够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还对其体格生长产生积极作用,睡眠不足不仅会提高生理疾病的患病可能,还与心理健康问题密切相关。”他建议,制定《昆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睡眠管理规定》,通过立法,明确学生睡眠时间要求、统筹安排学校作息时间、防止学业过重挤占睡眠时间、合理安排学生就寝时间、指导提高学生睡眠质量和加强学生睡眠监测督导,以保证中小学生享有充足睡眠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市政协委员乐智乾认为,要优化外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政策,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开办面向外来人员子女的民办学校,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取消或放宽对外来人员子女入学的户籍、房产等限制。简化入学流程,推行“一站式”服务。设立外来人员子女教育专项补贴,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加大对外来人员子女学校的资金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缩小与优质学校的差距。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教育活动,如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指导等,促进其全面发展。



磨憨镇中心卫生院


夯基础

推进城乡医疗均衡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昆明将打好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收官战,深化疾控体系改革,全力配合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让群众享受“家门口”的优质医疗资源。持续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和县域医共体建设,力争全市95%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基本标准,75%的乡镇中心卫生院达到国家推荐标准。持续推进健康昆明行动,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


今年市两会,民建昆明市委会带来《村卫生室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待遇》的集体提案。其中指出,应加快推进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对昆明市统筹区内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情况进行逐一排查,确保应纳尽纳。加大对城乡居民医保普通门诊上传数据的系统分析,加强基金监管。在确保基金安全运行的基础上,适度提高居民参保人普通门诊最高支付限额。取消统筹区内居民普通门诊选点限制,统筹区内居民参保人在辖区内二级以下医疗机构看病就医均可享受普通门诊统筹待遇。加快智慧医保刷脸设备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布设进度。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人员加强培训,建立健全招聘、培养、考核、收入分配一体的管理机制,制定乡村医生培养培训规划。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医学院校毕业生到村卫生室工作。


市政协委员任碧成提出,昆明市需推动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取得新成效。卫生健康部门结合医疗资源配置情况和服务能力,细化研究制定我市双向转诊服务规则,落实“急慢分治”要求,规范双向转诊流程,为患者提供顺畅的转诊和连续诊疗服务。尽快搭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数字赋能信息化管理平台,依托信息平台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确保就地就近向群众提供安全、便捷、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此外,还要持续推进“四个一体化管理”(医疗、运营、信息、科教人才管理)落实,研究出台支持政策,为加快昆明市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昆明日报 本文图片均为资料图


撰文:孙潇 董宇虹 陈思伊 吕文康 方圆
制图:张鑫瑞
编辑:范志强
校对:王仪
审核:达娃梅朵
终审:董小龙

昆明发布
昆明党务政务信息公众微信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