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工业经济实现新跃升;持续擦亮“四季如春营商环境”品牌;坚持生态优先,绿水青山成色更足,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过去一年,昆明市聚焦“六个春城”建设,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对外开放等工作交出了优异答卷。在市两会上,“六个春城”建设也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一个个议案提案和建议,为昆明以“六个春城”建设助推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
云南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园。记者李海曦/摄
实力春城大有可为
2024年,昆明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产业高地、实力春城”跑出“加速度”。代表、委员认为,2025年,昆明要坚持创新发展,持续推动工业、文旅、农业等产业发展,让“产业高地、实力春城”迈上新台阶。
“昆明拥有极为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市人大代表龙美光认为,深度推进文旅融合,首先要守护好昆明历史文脉,保护好昆明历史文化遗产,做到“保护在前,利用在后”。他建议,文物管理和文旅部门要对全市各类文物摸清家底,制定规范的保护利用措施,避免边保护边损毁,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由文旅、民政、宣传等部门协调联动,对全市的重要名人旧居、历史文化遗址制作相应地名标识,便于市民和省外游客寻访参观。
看到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电商直播的内容,市政协委员、云南省新农人总部基地负责人、云南省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协会会长孙立刚感到十分欣喜与振奋,他说:“报告将电商直播的数据单独列出,不仅展现了昆明电商直播行业取得的可喜成绩,更是对行业的肯定与鼓励。”孙立刚介绍,通过云南省新农人总部基地、云南省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协会的推动,促成会员企业完成农特产品销售3亿余元,其中仅直播电商就贡献1亿元左右。此外,昆明在物流方面的持续优化也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重要保障。下一步,孙立刚计划建立更多的“村播小院”,让更多农产品从田间地头走向市场。
列车行驶在中老铁路上。新华社
开放春城利好聚集
过去一年,昆明对外开放开启了新篇章,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领导人会议、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在昆成功举办,中老铁路黄金大通道作用日益凸显,对外辐射能力持续提升,“辐射中心、开放春城”建设的“国际范儿”更足。
“青年作为民间外交的生力军,已成为联通世界的有效载体。昆明可以进一步挖掘青年民间外交潜力,与世界各国青年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市人大代表孟庆毅建议,昆明市相关部门可以加强统筹协调和提供资源保障,建立青年民间外交基金,扶持重大研究项目及品牌性青年民间外交项目。依托在昆高校、科研院所和智库资源,开展青年民间外交理论性、前瞻性和实践性研究,建立数据库,培育长期从事民间外交的青年力量。创新设计多层次、多形式的青年交流活动,建设青年国际交往阵地,建立和拓展青年外交的承载空间。此外,还可以利用线上数字化工具作为媒介,编织青年交流网络,探讨拓宽多方面的交流合作,为“辐射中心、开放春城”建设贡献青年力量。
市政协委员李涵建议,将昆明打造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区域性国际会展之都。加大对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周边配套设施的建设力度,满足国际大型展会和展览的要求。加强会展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强与国际会展组织、行业协会、企业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会展项目的竞标和合作。优化政策环境,为会展企业提供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等政策保障。积极邀请国外嘉宾和媒体,扩大国际传播影响力。培育特色品牌展会,打造一批具有知名度和地方特色的品牌展会。“当前,昆明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期,对外开放多重优势叠加、多重机遇交汇、多重利好集聚,‘大开放’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内外资本、企业投资昆明,共享机遇、共同发展。”李涵说。
昆明营商环境智库成员接受聘书。记者刘凯达/摄
温馨春城筑巢引凤
创新推出线上“明白办”,全程网办率达97.38%;优化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远程异地评标率100%;“局长坐诊接诉”“营商环境监督行”等机制,为企业疏解困难6469项……2024年,昆明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投资沃土、温馨春城”,以优良的营商环境吸引企业到昆明投资兴业。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创新行政执法方式、全面推进包容柔性执法,对提升政府行政治理能力、维护经济社会秩序、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市政协委员尧宗梁建议全面推行柔性执法,强化事前行政指导,坚持严格审慎执法、教惩结合,建立健全事后督导服务机制,构建“预防为主、轻微免罚、重违严惩、过罚相当、事后回访”的行政执法模式。
昆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政府职能部门的办事效率持续提高,让民众真切感受到营商环境优化带来的好处。市人大代表张一琼认为,要促进昆明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产业的支撑,希望昆明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与国内外发达城市和地区加强交流合作,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在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围绕促进扩大就业、加大民生保障力度、进一步提升城市养老服务水平等方面出台更多举措,增强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大美滇池。记者黄晓松/摄
绿美春城魅力四射
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99.7%、滇池全湖水质连续7年保持Ⅳ类、阳宗海水质稳定保持Ⅲ类……过去一年,昆明市围绕“高原明珠、绿美春城”建设,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明显,生态资源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如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让“高原明珠、绿美春城”进一步造福人民?西山区代表团在加快修订《昆明市公园条例》的议案中提到,公众对公园的功能需求已从单纯的休闲游憩拓展到文化体验、生态教育、健身康体等多元领域,原条例部分条款已难以适应昆明市公园事业现代化、多元化发展的新趋势。建议结合昆明市实际情况,加快修订《昆明市公园条例》,进一步明确公园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运营服务、设施维护、安全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确保公园事业发展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为“高原明珠、绿美春城”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滇池绿道将滇池沿岸的生态美景一一串联,这不仅又为市民创造一个共享‘绿美春城’建设成果的绝佳地,也将让来到春城的各地游客有更舒适、惬意的绿色休闲体验。”市人大代表王玉娟建议,进一步挖掘文旅融合发展潜力,滚动实施“百园建设”,不断推动各类公园、游园增量提质,并持续打造六条“黄金旅游线路”,加大石寨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力度,全力打造昆明核心旅游目的地,加快建设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步伐,提升“高原明珠、绿美春城”魅力。
游客在云南民族村体验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记者赵伟/摄
幸福春城可感可及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1.04万人、新增公办幼儿园40所、1.6万余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437.4万居民、磨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成效显著……过去一年,昆明持续打响“团结花开、幸福春城”品牌,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的和谐画卷徐徐展开。
“在‘幸福春城’建设方面,我们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非常迅速,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市政协委员段友斌认为,家庭医生是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抓手,建议理顺家庭医生服务发展目标和考核指标,既重“量”,更重“质”。引导医疗机构对家庭医生服务内容和方式进行重点宣传,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与社区管理紧密融合,根据社区重点人群对慢性病管理、居家养老康养、营养食堂、儿童近视防治、宫颈癌疫苗接种、青少年心理健康、义诊等方面的需求,开展“家庭医生+慢性病管理”“家庭医生+银发联盟”“家庭医生+和谐社区”等服务,提供方便、连续、经济的多元化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市政协委员孙立刚建议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和乡村振兴融合推进,在增强各民族凝聚力的同时,有效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他建议,成立由市委、市政府领导挂帅的“民族团结进步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领导小组”;深化产业融合发展,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乡村旅游、民族手工艺品等产业,打造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点;强化文化引领作用,举办民族节庆、文化展览、技艺传承等活动;实施人才振兴计划,加强政策支持,为人才培养、项目实施等提供有力保障;广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和乡村振兴的典型经验,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的良好氛围。
昆明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新华社
效能春城勇立潮头
2024年取得的成绩背后,是全市上下攻坚克难的使命担当,是各级各部门锐意改革的决心勇气。过去一年,昆明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坚定不移落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国有经济布局不断优化;社会治理效能持续提升,社会治安环境持续向好……
市政协委员董明认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促进生产力发展、建设国企现代企业制度等具有积极意义,建议加大对国企混改的监管力度,委派熟悉企业管理和经营业务的专业人员,建立内行管企业制度,建立有效的股权和薪酬激励机制。同时,优化监管制度与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结合企业特点设立管理规章制度,让制度能够真正落实到企业管理中。此外,加大对第三方机构的监管力度,让第三方机构独立发挥外部监督职责;建立资源库,让资质齐全、经验丰富的第三方机构通过竞争入库,并实行考核淘汰制度。
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关键。九三学社市委会带来的提案建议进一步激活“产业人才引擎”,加速产业转型升级。高位统筹,围绕城市人才吸引力指数开展研究,加快建设人才友好型城市。推动教育与产业双向对接,引导高校根据昆明产业发展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鼓励重点企业选派骨干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参与人才培养,推动产教融合。开展重点产业领域摸底调查,建立人才数据化管理信息平台,找准企业需求、预测人才趋势、理清用人思路、助力产业转型。
来源:昆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