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开始,如何回忆我:家,大学,在人间 #

文摘   生活   2022-04-13 03:58  

21岁好像确实不太一样。18,20,21,时间越过越快,每个年纪都有里程碑事件。21岁的特殊在于,我开始认真思考、间断性审视、一次次回答,我是谁。


01

家,大学,在人间


「请在四分钟之内讲述你的人生故事。」第一次回答这个问题,是在7个月以前。一言以蔽之:过去的一些重大决定基本是爸爸妈妈帮我做的,现在我觉得我可以自己做决定。


迟来的成人礼独立宣言属于是……有志气,带着初次蹦出框架探索后收获正反馈的雀跃;很稚气,潜意识里视父母为自我的对立。现在的答案自然与当时不一样,我逐渐明白对面并不存在具体的人,除了自己的影子。不过不破不立嘛,反之亦然。先立起个标靶,再透视背后是什么,慢慢找到本质,慢慢消解症结,也无妨。关于父母和家,他们象征着传统的社会预期、永远提醒我桎梏和责任,但也真的给了我超出想象的爱与稳定支持。溯源我身上莫名其妙的安全感,它应当起始于我的家。所以希望能和家人们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在第一次尝试讲述人生的时候,我回忆了每个教育阶段,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高中、大学本科,去的每一所学校,都有爸爸妈妈在后面深思熟虑。比如他们努力从乡镇到福清工作,因为城里有更好的幼儿园;上初中时到处打探什么高中好,提早给我洗脑福州的学校;高三时被现在大学的教育理念打动并劝我申报奖学金,我因无兴趣专业而果断拒绝,没想到最后反转了。以上是高度简化且未经当事人确认的版本,仅保留对我个人的意义。


这些选择无疑「正确」,所有经历都是我宝贵的财富,谢谢你们。我无数次感慨,为什么他们能在孩子的教育上倾注这么多心血啊,换成我,做得到吗?也曾问自己,过往的「成功经验」里,关键决策人好像并不是我,日后我会有勇气自己做决定吗?我此刻孤勇的信念,会不会还是太狭隘了?


自问自答的结果直截了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是时候更有自信。


一方面,如果现在都还不能超越童年生活环境给我的视野,那不是白读书了!另一方面,在人生的分叉口上,或许选择另一条道路,我也依然会成为与今天内核相似的我。比如如果去读了新闻传播(知道会有对新闻环境和新闻无学的各种批判,但是学什么和真的学到什么、做什么是两回事),也很可能接触到解困式报道、接触社会创新,走到和现在同个方向,只是出发点和专业视角不同的地方。只要认真想过,以开放的态度迎接,都会是不后悔的决定。


还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面对预期?


我觉得自己太过幸运,愧疚德不配位。我觉得自己好像没有很努力过,没什么高光或低谷,没有经历过太大痛苦;拥有的一切只是因为遇到的家庭和校园环境不错,然后吃老本。像「冒名顶替综合症」,只是不担心这些被揭穿,因为我自己都恨不得暴晒它来窃取心安。后来想想,努力不一定是苦情叙事,乐在其中的状态很健康哇,就是心理很健康的同时得刻意关注一下身体健康;况且我对自己的要求本来就没有超级高,是信奉顺其自然知足常乐的;我确实对负面情绪比较钝感,即使痛苦挣扎,也常常好了伤疤忘了疼;在「主线剧情」玩得凑合之外,自己创造出的真正重视的那些枝桠,是蕴含反叛精神、体现主体性的,不算被环境支配。觉得「不配」很合理,因为幸运、特权多少是事实;关键是如何面对它——接纳情绪、找到矛盾,探究结构性力量、探究真正属于自己的行为,然后问问自己想借此做到什么。


如果还觉得自己「不够好」,就得问问,到底是什么好,要追寻谁心里的好。世界很大,有无数标准和特例。真会被我的状态影响的人很少,暂时只有父母、自己,和或许几位亲人朋友吧。于是尝试和父母沟通预期,话说到底不外乎健康、快乐;健康快乐需要复杂生态支撑,奔着营造生态去,具体路径便可以不那么局限吧。一边重建自己的坐标参考系,像追求真理一样寻找人生的意义,叩问自己的价值观和能力、了解他人的经验,从中寻找可行路径。


我依然觉得自己幸运,依然对此既充满感激又愧疚不安,不安变成向外的力量。






回到人生故事!莫名其妙地年纪这么大了,我到底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教育依然是其中重要的线索,可能还没毕业的人回顾人生,容易像就学史。现在尝试用更宏观的视角来看它,我的成长背后,塑造着我的家庭教育和正式教育的背后,发生了什么、对我的影响是什么。家庭太私人了,主要说教育制度。


小学到高中是公立学校。家乡福清是县级市,从幼年生活的村镇,到城区上幼儿园、小学、初中,我已经往教育资源更集中的地方去;高中以素质教育著称,在福州,(最没存在感的)省会城市(之一),更能直接感受到不同地域层级的教育差异。


关于小学,过年和同学们相聚、拜访老师时偶有了解,活动变丰富,班数剧增、人数上涨,教育集团化、资源更多更聚集。我本就是城市教育的受益者,这样的方向看起来解决教育问题更有效、让与我类似的人机会更多,但不知道村镇的学校和人们的情况如何。诶突然觉得聊天话题增加了。


关于初中,我的那届初中意义也比较特殊,是最后一届几所公立校平分秋色的时代。从下一年开始,福清的一所私立初中就成为了优秀生源进出垄断性的存在。超级中学凝聚优秀学生,同台竞技、强竞争或许更开拓眼界激发潜能,但是提高了受教育成本,也可能让教育生态不平衡;好在现在的公立学校也比当时多了跨校交流的机会。


初升高也挺有意思的。15年时,报考规则为考后未知分填报志愿,但没有平行志愿,同一梯队的学校只能报一所。即如果填报福州一中,就意味着不能去福清一中。福清到福州没有定向生名额,并有人数限制。在当时较为保守闭塞的气氛中,做出选择不仅要自身底气足,也需要对学校信息的了解。福州学生看来顺理成章的路径,对福清学生来说,有信息、心理、能力上的显隐性门槛。后来,17年开始福建全省中考统考,更高级别、大范围的资源筹措让跨区域交流变多;18年开始平行志愿,更保护高分考生。此外,重点学校面对农村乡镇和外市的限额特殊招生计划一直有。


高中就是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初中除了学习就追点星,一进高中,注意力瞬间被比学习好玩的事情吸引。重视体音美、丰富的学生活动,和大部分校风自由开放的中学类似。而且全是平行班,好公平啊。必须的,遇到了特别特别好的老师,点燃了对几门学科课堂的兴趣。期间有次机会去北京的高中参加活动,明白山外有山。它没有成都七中那样多前沿创新的课程模式,没有北大附中那样制度性的民主氛围,但已经用温和包容不激进的气质,在绝大多数人要高考的环境下,提供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创造出了素质教育的氛围、颇有青春感的校园体验;已经凭借着深厚底蕴和多元价值导向,成为许多人的原动力和乌托邦。不足之处、素质教育理念和应试教育体制的本质冲突、后来的变化暂不赘述。


福建的教育氛围本就比其他省份宽松,好高中基本都是公办的。所以,总体来说,我在一个竞争不强的环境里,在传统的公立学校制度内,因为拥有足够的信息支撑,得以通过常规考试顺利上升,接受到可见范围内最前沿的教育。






高考完报志愿那会儿,我目前为止人生中经历过的最大情绪波动期。我不明白为什么突然那么多人用「女生不要太累」、「女孩子还是要稳定」、「学这个之后对整个家庭都很好」、「学这个以后回来就业怎么办」来指导我。高考像个分水岭,在之前的年纪里,大家评价你好像只看成绩,并不会感到什么性别差异。然而到与你的未来走向关系密切的时候,周遭对你的定义会如此不同。我就像遭到了过往教育的背叛,学习好没有用,体育好没有用,有理想没有用,你就是个「女孩子」。


即便到现在,我知道社会的性别权力结构是怎样形成和变化的,理解长辈们对他们可见事实的阐述和抱着保护或控制出发的成见,自己也有了笃定信念和自觉可行的生存路径,但一旦涉及对女性指点未来、施加婚恋压力的场合,我依然会按捺不住、奋起顶嘴。我可能心底还是有种恐惧,我还是太年轻,我就想公开制造异见,即使大家已经心知肚明。因为我觉得,在我崩溃大哭的时候,如果有一个人能认真告诉我,这不是你作为女生的错,你的可能性会有很多,我会很感激。


并不只有难过的回忆啦,还是都在尽量沟通,很感谢能收获那么多建议,其中不乏相对客观冷静、相对现代前瞻的道理;还是有些治愈鼓舞我的朋友们。我理解,由于我当时志在新闻传播心理不在金融会计医学法学师范,劝退新传的理由中,涉及性别的部分有些也不过是个借口;我确实对兴趣过于执拗了,视野不够开阔,竟然没考虑过学建筑什么的;我对大学教育没什么想象,觉得高考本身也是个顺理成章的公式,成绩在公式左侧,右侧是去个和自己分数匹配的学校、学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继续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忽视了学校气质和培养方式。好在最后仍能达成共识,做出不错的决定。






关于现在在的这所大学,我当时自己能接受它的原因有三:一、通识教育做得很好,二、大二才选专业且换专业近乎无门槛,三、也有市场营销这个和传媒沾边的专业。我能有这个选项,和这所14年才成立的大学的推广策略有关,比如表层来看是因招揽了榜眼而在高中声名鹊起,通过宣讲会斩获众多家长芳心。之前从来没想过它,是因为它中外合作办学的身份、近似港校的学制学费,对我来说似乎从来不在考虑范围内。


回想起来有些戏剧性又有时代特色。「体制内」成长起来的人,来到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走进一所立着全人教育、结合古今、融会中西的旗帜,象征着教育精英化、市场化的「体制外」大学。有趣的是,在这个转变中,我个人并没有做额外努力,还是只通过高考成绩;提及此,是因为下一年港中文(深圳)在福建的招生就开始采631综合测评模式,一大部分学生会在高考后到大学参加笔面试,如果让高中刚毕业的我去讲对历史政治事件的看法,本理科生一定会当场懵逼,用英语面试和讨论可能更是根本说不出话。时机恰巧,我既在此前的学习旅途中享受到制度性的的教育保障,又在大学获得了市场化的奢侈机遇。


之所以说奢侈,是由衷认为用心的通识教育、自由自主的探索空间,太珍贵了。我上的每一门课都真的有价值,做的每一个选择都真的出乎内心,学校制度没有给我任何阻碍。在国内能拥有这样的本科体验,值得庆幸。大家对学校褒贬不一,可能是由于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和自我期许不同、对于自由和制度的预期不同、遇到的具体事件不同吧,而且学校确实也在发展中变化,所以只能说这里的环境于我而言恰逢其时、如鱼得水且够用。学费值得,它带给我金钱难买到的东西。


刚进学校的第一学期,觉得哪里不对劲。平心而论,授课的老师们都认真厉害平易,行政支持也丰富,也有校园活动让我有成就感,整体氛围挺自由包容开放的,没什么毛病,我为什么会没有热情,为什么没有多做些什么的动力?我对基于绩点、头衔、生活照片的朋辈压力基本免疫,这并不能促使我做任何事,只让我四顾心茫然,困惑为什么要追求这些、为什么一些伙伴因此感受到压力。


现在总结,当时学校的宣传导向并不多元,仿佛每个毕业生都要去知名院校或大公司,商科学生的未来就是快消四大咨询私募投行互联网;同学们似乎也视这些为理所当然的追求,自我定位与生俱来或潜移默化地精英,但我在意识到自己归属于中产的刹那甚至错愕;大一上课程默认为几门基础课,没啥选择空间,有些课我确实不太感兴趣,可能是因为总是在教怎么做、可以做成什么样,但不知道为什么要做,我也没潜心学习感受,所以课堂和我建立不起联系。后来,在官方报道上能看到更多样化的毕业去向,平日里认识的喜欢的老师、学长学姐、朋友也提供了各种不同的经验和视角,找到了聚集类似志趣性格的组织社群,上感兴趣的课,事情慢慢好起来。


感兴趣的课里,一大部分属于通识教育。大学中文让我惊叹于人们之间自由交流讨论所带来的治愈和启发。与自然对话、与人文对话两门基础通识课程直接铺陈了古今中外人文思想和自然科学发展中的许多经典文本, 世界宽广复杂,没有简单单一的结论,提醒我对待知识观点文化要开放包容又思辨。中国近现代史让我理解了环境和位置,通过建立主体意识化解身份认同上的断裂感;开始学会感知事件发展和人生经历里的阴差阳错和潜藏脉络;在家族史论文中借机更理解家庭故事和地域特征、时代变化的关系,虽然回头看写得不忍直视。社会学给我分析自己、关联个人当下生活和集体结构性力量的工具;比如明白了高考后那段时间的痛苦和独生女群体的特殊境遇有关,是计划生育造就的女性地位提升和传统性别分工观念存续的矛盾……


这些是对我人格形成极其重要的塑造。我能够意识到自己是谁并坦然面对,现在在尝试书写,也得益于通识教育里受到的训练。经过体系化设计的、有优秀引导者的、有共同讨论氛围的、有输入也有输出的,在大学环境外相对难获得。很难说已经学会了什么方法,和真正形成好的习惯;当初上那些课时,有些知识理念也并未真的通达开窍;但是能在学习中感到知足快乐,打开对事物的好奇心,已经够了,其他会逐渐有的。发现自己的无知和浑浊很痛苦,但是走向清醒的痛苦也真的很快乐。


在正式教育中「被打开」的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经历幻灭。我也愤懑于实然和应然的双重逻辑,但更多时候还是在感慨世界上有美好存在。看到了广阔的天地,不要只学会淡定,而该建立皮肤感觉,为一件件具体的事保持惊叹;理解现状不是犬儒、顺从的借口,应当要增长面对真实和选择的勇气。


通识教育提供的更多是「解构」,但如果只学会了质疑、评论、问问题,而无法建构,就还需要更多努力。一方面是可以在通识中产生更多关注当下、关注身边的,提出了新尝试新可能的讯息;一方面是多自主尝试,多接触真实复杂多层次的社会。我能依旧葆有理想主义,客观来说,也得益于大学鼓励探索的宽松氛围。因为没有保研这个选项,所以大家并没有度量衡固定的内卷目标。转专业方便,休学方便,有近三月半的完整暑期可以各种探索,自己安排好自己的事情、承担各种选择的结果就行。学生助理等校内岗位自主申请、付时薪,让学生发展和学校各部门发展能够平等互惠。「学 Marketing 是为了不学 Marketing」,课业压力较轻松的专业也给自由探索更充裕的空间。所以,我可以通过直接尝试来了解真实世界,从中发现理想的可行性时,深受鼓舞。


重视艺术也已经做得超好,之前的文章已多次爆夸。但是,不得不借此发表下意见,去年末开始,校园里出现的大面积浓颜色创意墙绘、阶梯地面彩绘等等,是不是有点过分了,还我简约大气的空间氛围来……之前没公开吐槽或者写邮件反馈过,是因为人不在学校,没身临其境接收感官冲击,没发言权……


说了很多我重视且感受到的好处,再提点担忧的。顶层设计里所蕴含的制度性优势、理念优势,如果没有更好的反馈交流机制,没有在校园中形成自发的文化氛围,会出现很多幺蛾子。顶层也会身不由己,也会出错。有些影响不了,有些创造得了。很期待扦插而生的学校会发展成什么样。






《最好的中学,最后的改革》文章中提到北大附中的培养目标:「我们希望培养出个性鲜明,充满自信,敢于负责,具有思想力、领导力、创造力的杰出公民。他们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够热忱服务于社会,并在其中表现出对自然的尊重,和对他人的关爱。」理想教育的绝佳定义。


北大附的教育实验可能以停止告终、被宣告失败,我所经历过的或大或小的教育机制也都可能会发生变化。可是但凡见过、甚至亲身体验过这样充满人文精神的教育,会更加相信教育该有的力量,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相信人生状态一定不可被单薄的维度衡量。我想让自己在受教育过程中感到的,不只在校园里有。我相信高中的「为天下人谋永福」和大学的「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是值得追求的使命。


评论区有位叫 Yi 的网友提到:「……既然最后要挤一扇窄门,为什么一开始要教我广阔?」因为广阔的路,需要我们继续去探寻出来呀。在资源如此不平衡的世界,能被授予广阔已经非常幸运。在这一站有人帮你打开门后的旷阔视野,但不会有人能一条龙地开天眼直视终点并铺好中间的路。不可能存在现成的外物寄托所有,只能自己努力怀揣未来、关心当下,去探路、或者找到下一个开门人。见过太阳的人,不应只是把光芒对比黑暗,而是对光线更敏锐,在暗夜里也能看到前进的方向。


近来日子不太平,最后分享一句中文老师的结课寄语:


「历史的演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你无法确切知道自己到底处于什么样的时代,而一旦人生遭遇挫折,陷入困境,最重要的是保全自己,保持内心清醒与自由。专业技能可以谋生,唯有文艺能使人度过艰难岁月。」


所有的学习和教育,最有用的价值可能还是回归于保全自己,让自己好好生活。而我们永远也有机会做到更多。

粘粘呼呼
所以有点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