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什么样的设计呢?#

文摘   文化   2022-01-17 18:30  

选选 6 年多来的年度个人作品,顺便想想对我来说什么是设计。


六年前,进入高中,被 QQ 空间里制作精良的招新长图和环校路灯箱里的超有趣的海报吸引,就此踏入设计大门。


六年后的现在,我本应在深圳的校园里,开启本科时代最后一个学期;却窝在上海的各个角落里深夜码字。我给自己按下了暂停键,选择开始 gap year。在此期间想探索的,直白地说,是人生方向、未来工作和升学的方向;理想地说,是我该如何参与社会创新;串联起草蛇灰线地说,是设计要占我日后生活的多大比重。


这几年来,设计是我生活里非常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我唯一坚信的爱好,自信一旦开始就能进入心流状态的事物;它是我秉持的信念和思维,相信世界可以变得更好,相信自己还能够创造。


▲ 2017 年的讲座海报的部分


但设计的概念甚广,学科体系庞大。「Design is the transformation of existing conditions into preferred ones.」从最开始接触的平面设计,到中途以为想尝试但并无足够动力的交互设计,到现在正前往的服务设计和社会设计……我要怎么向别人介绍「设计」呢?


对我来说,设计是什么呢?


下面整理了部分设计作品,按年份记载成「成长史」;内容据近似阶段有所调整,不一定归属于那年;着重分享公众号过往没说过的东西。


在这个时间点总结,因为能够预见到我对设计的理解会有深层次的变化。或许改变就在撰写此文时发生,毕竟这篇文章断断续续写了将近半年……期待日后回望啦。



2015

平面设计基础原则


▲ 第一张海报


上面这玩意,我用 PhotoShop 做的第一张海报。有点羞耻,特意缩小了100倍。


这是第一个能称之为「设计」的练习。在此之前,和设计有联系的经历是:

•  小时候学儿童画,天赋平平、很少获奖;

•  小学混贴吧,用美图秀秀做个签;

•  初中时是个追星狗,画过不少 Q 版人物形象。


虽从来没想过「设计」,但美图秀秀和 SAI(一款轻量简便的绘画软件)着实为我打下了的数字工具使用基础,也让我知道通过软件能达成什么样的视觉效果。


到了高中的第一个国庆假期,我在家里电脑前宅了好久,完成忆凡学长布置的设计作业。时至今日,仍感叹他成熟的教授思路和节奏、循循善诱的语言表达技巧、对专业精神的追求,遑论极其出色的设计能力和创意幽默感。那是为数不多的纯练习,日后每次设计都导向着真实任务。


借此给我科普了平面设计四大基础原则:对齐、对比、重复、亲密性。@各位入门者和 PPT 纺织工们,若想要产出看着舒服,知道这些就很够了!惭愧的是,如今我能讲出的有关平面的原则依然停留在这几个词……



2016

有意义,有意思


▲ 防灾灯箱海报


学校的环校路上有灯箱,灯箱里要放海报,所在的组织当时负责设计那些公益海报。上面是我做过的相对满意的一张,防震救灾主题,借鉴了超级马里奥游戏的形式。希望有点趣味,画面尚可;但缺点很明显:信息层级不明确、重点不突出,且貌似并没那么有意义。


高中毕业时的毕业去向图设计也参考了像素风,游戏化的整体叙述也更完整~放在 2018 里了。


开头提到了,为什么想要开始设计呢?就是因为忆凡设计的公益主题灯箱海报!大家印象里这么形式主义灵魂乏味东西,竟然能做得那么有趣。一下子就把我对平面设计的认知起点拉得非常高。


▲ 节约粮食主题 @忆凡

▲ 防震主题 @莹


高二时,整理了两年来大家的海报作品,发在官号的社交媒体上。忆凡的转发语记忆犹新:


我们要突破传统的海报制作和设计想法,不是所有核心价值观都要配上天安门、红色,不是所有公共安全广告都得有人过街被车撞。谁说不能添加前沿设计元素,本来就没有所谓题材所限。只是绝大部分人都没有用脑子想怎么设计,但我们有。 


▲ 知乎回答:你是如何完成一份优秀的校园海报的?


当时还针对知乎问题「你是如何完成一份优秀的校园海报的?」写了一篇回答,目前有 797 个赞同和 97 条评论。「比我们大学校媒做海报的水平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答主的想法创意技术都很棒!」「海报说穿了就是创作者审美和知能体系的综合体现」获得这样的称赞真是感人!反馈都非常宝贵,比如「回答的排版注意下」、「少了一点层次的丰富性」、「信息与图片的传达需要注意一下,层级要搞清楚,还有色彩搭配也要注意」…… Yesyes,诸多不足之处,后浪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冕。



2017

附近影响力


从视觉上的专业性和组织的品牌性向前一步,更加具有蓬勃生命力的、关注身边事物的、试图直接在思想上有影响力的创造开始了!发现在舒服的视觉和有趣的创意背后,自己更着迷的,是看到人影响人,感受到存在的意义。


▲ 人在福一 logo,@33


人在福一,一个校园媒体/非虚构写作项目。看名字,显而易见启发自「人在纽约」;不过更相关的精神领袖是《人物》杂志和北师大附中校刊《Futher 附中人》。


▲ 首发版描述


在初创实验和定义这个项目的时候花了很多心力,相较之下稿件创作并不多。自知并非文字能力卓越的人,比起直接自己写,更希望能够提供平台给更厉害的伙伴。


也有非常想且必须自己写的文章,倾注了相当大的情感和时间,比如左一,在高三上学期不计成本地投入时间,天天跟着记录,常驻电子阅览室、用超机时,感性地认为写完这篇比复习高考更重要……


▲ 主导的稿件之二


当发现留下的痕迹能够跨越时空的影响很多人,就会加强未来也要坚持创造的信念。


影响的一方面是读者,比如有学妹在初中看过省赛的文章,高中后很想加入健美操队;比如创立公众号时把广为流传的校园 VR 全景放到菜单栏,并联系作者(是一位校友学姐的父亲)分享感言,他在感言中说到「走得再远,总有一个人牵挂你;过得再久,总有再见的一天!」质朴深情总在余音中体味,在作者逝世后,学姐找到那则简介推文中的留言,话语中寄予了互相的和更广阔的思念。世界还挺奇妙的,做过什么事情指不定之后就有用,说过什么话指不定就能用未来呼应。


一方面是创作者,在这个平台上,后续学弟学妹的创作质量远超预期,20 年的稿件文字和视觉水准极高。选题、讨论话题的层次、影像表达的质量,相信不管处于什么年龄段,阅读时都会有触动。转发推文时,看到大学伙伴们说「羡慕福一的校园文化」,心里有点小傲娇——这可是我们一起创造的!当然,建立在福建的教育压力较小、学校的氛围理念自由的基础上。



▲ 2020 的超高质量稿件们


其实那时候面临着不知如何延续的危机(现在也依然面临)。搭了概念框架、也尝试把它的运行嵌入到既存制度中 ,但还是没有有效的运营和人才培养机制;此外还有感觉高中课业压力变重、校园风气或有变化,做新闻纪实类的事情本身会受到限制等原因。那时核心的多数学弟学妹都已经大一,值疫情,大家在线上聚拢发挥余热,做了创作、宣传、机制搭建等很多事情,我一整个大佩服。



2018

看起来更完整有形式感


高中到大学的过渡期,设计方面是潜伏酝酿做着看看的阶段。时间更灵活自由,相比之前的设计感到更有形式感、更完整。


比如毕业去向图:

▲ 毕业去向图 P1;社交媒体 post 截图


▲ 更喜欢高考前收集大家留言做的给老师的纪念册


毕业舞会:没去参加舞会还是有那么一点儿遗憾,时至今日也没参加过舞会。试出满意的发光效果后,卓迅:看起来有仙气。我:嗯嗯嗯!!!(开心)

▲ Prom 2018


赚到的第一桶金,师兄在身旁家教团队:

▲ 师兄在身旁 6.0


上大学后第一个学期挺迷茫的,做设计找到了一些快乐。只加了一个社团:

▲ TEDxCUHKSZ L型文件夹


在社团后续和伙伴们一起做了两次大会的 VI 设计,有品牌意识但是显然不够熟练统一规整。

▲ 两次大会中负责的一些设计(图之前做的,有些粗糙)


在学校部门 CPRO(传讯公共处)做了一些媒体内容性质的功能性的一些设计,比如说屏保和贺卡:

▲ 2019 年度手机壁纸、新年贺卡


好的这个阶段的流水账结束。



2019

哲思和艺术


遇到 UAC(大学艺术中心)是一个转折点,参加了很多活动,然后终于感受到了艺术的召唤。


那时做设计的频次低了很多,突然要去表现艺术,感觉第一次打开了「哲思」,跳出具象的元素排列堆砌,体会到抽象图形的妙曼。有个质变的过程,此后在设计中的思考更丰富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唯一读过的设计类的书是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所以受到日式设计的影响。


▲ 驻校艺术家 Jean Abreu 折页


好玩的是,越忙碌、烦闷、痛苦的时候,越有反思的欲望、打破桎梏的冲动。比如 Jean Abreu Dance 这个设计是在期末考期间接的;在 UAC 参加过的所有活动里,印象最深刻的、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林奕华的艺术课程「当爱创作时」,那一系列讲座的最后一两节也在期末期间,强制把自己丢到教室接受心灵洗礼……在此之前我并不认识他,也不看剧。他的语言、肢体动作和展示的剧场片段刺到我了,原来成为大人依然是可以天真的,原来人是可以那样观察、质问、反叛,那样有棱角地、愿意去不断打磨且直面磕碰地活着。


然后开始打开对事物的感受。开始想要理解自己是谁、有什么故事;不用自贬自谦来逃避,尊重自己的不满和欲望;接纳自己的表达方式,小跳跃的私人化的表达也很可爱嘛;认真地想要做个有趣味的人;不必表演;多多和自己聊天;想要去理解别人……


也因为艺术,本死宅才走出了校门,去看展、听讲座、参加活动什么的,开始了解深圳这个城市。



2020

生活实践


Parklife 生活在公园是一个校园社区营造的项目,对我自己来说也是个人生活实践。

▲ Parklife Logo


在说它之前,必须先讲讲 SPC(社会实践中心)。让我了解到了社会创新的理念,感叹「竟然真的有人在做这些事」,就此燃烧了主动探索的热情;结识了志向相近的老师和伙伴,感受到社群支持,大家的想法是我超重要的参考;在学校里有了个最有归属感的空间—— 402 办公室。


▲ 两年的公园伙伴合影!


Parklife 是 SPC 土壤中孕育出的东西。一直想在校园里开展社区营造,一方面是觉得校园空间很好看很舒服,但是被浪费,大家行色匆匆,没有好好生活,很少在空间里慢慢感受和自我、自然、他人的互动之美;一方面因为学校算在郊区,而且深圳的规划本来就不是人的尺度,大家的日常生活就局限在校内,那能不能让校园内部更有社区感一点呢。


疫情是个契机,因为开始反思疫情造就的隔离和断裂,「社区营造」这个词进入很多大众视野。公益周由 SPC 主办,于是 2020 年的主题定为 SDGs 中的「可持续的城市与社区」,我负责组建「社区营造在校园」为命题的展览团队。在伙伴们的努力和老师们的支持下,诞生「Parklife 生活在公园」。


20 年公益周期间做的事情,定义是这样的:


「Parklife生活在公园」以校园中庭下沉广场区域这一公共空间为载体,策划同名展览,含多处展品与空间装饰;并联动校园内多个群体,开展空间活化行动;通过沙龙等思维聚焦形式,探讨校园与公园等相关概念。希望以下沉广场「小公园」为基础的在地化实践,启发大家一起去发现并创造校园中的「公园美学」。


21 年公益周以无障碍为主题,Parklife 再次策展「流动在公园」,延展了公园的内涵。作为团队的 Parklife 也有些定义,按下不表。


对我的意义在于,它让我感觉到我在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


首先是个人觉察,了解自己能做什么和想做什么。我在团队中的角色并不清晰。

•  发现自己的能力还不足以统筹,统筹是喻喆,想出了超棒的名字,深究策展的想法内核和展现形式,不断探索项目管理的方式,把控大家产出的质量。

•  我好像是个协调者,能够召集伙伴、链接外部资源,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做一些协调沟通;是相对来说最了解社区营造是什么的人,能够在这方面提供一些思维引导和知识输入,也参与帮助大家打磨想法;是知道大家所做事情的定义和意义的人,所以可以写下最终的概念文字。

•  本来是要负责传播,但发现自己并没意识到要如何让人真的理解我们的概念,关键决策是喻喆指引的,比如反响很好的抬头看天长图是他提出的形式想法,然后我拉上伙伴们一起做出来。

•  也没有特别完成一个展品,除了趁天气好即兴拉了个看天群,群也来源于伙伴们聊天中提到的想法。

•  至于平面设计,我能做,但是其他伙伴也能做,而且完全可以比我做得更好,所以在其中主要做了 logo 设计和传播媒体传播方面的产出,主视觉小羊负责。

探索角色的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缺乏对自己能力的了解和做事情的方法论,时常陷入无效努力。这促使我进行更有计划的能力建设。


▲ 挂起公园,@小羊


第二是校园环境,希望不管是物理的还是精神的空间里,都更让人有连接、有拥有感,有在生活的自在的感觉。比如实现了「在广场晒被子」的想法——小羊主策的「挂起公园」摄影展里,大家拍的照片印在了帆布上,挂在玻璃廊下飘呀飘的,走过长廊,心情飞扬~在三棵树的树荫里听风铃、看树影和「树洞」留言,在阶梯上头往下丢纸飞机的时候也是。在展览之后,看到下沉广场人变多了,超开心(虽然可能是赛百味的功劳)。


第三是伙伴们,完全意外之喜!我对友情的需求和预期本来不高,经此一役,深刻意识到了的朋友的美妙。看见彼此的个性,在各种方面互相支持,为每个人惊叹,然后感叹「啊大学还能这样过的」,真是太好了!养羊真是太可爱了(所有人都可爱!捉养羊代表一下大家)!一起夜宵玩耍,聊很多天,瘫懒人沙发和灼热刷剧太幸福惹!


很幸运能接收到团队内外部的伙伴对它的认同,更能感觉到没有满足到团队内部小伙伴和外界关注者预期的那部分。我们都在思考它的意义呢,对自己的、对团队的、对校园的,做和不做什么才不会遗憾,或许时机还没到吧。下一期校刊的主题报道会是生活在公园,我们趁机整理了很多东西,期待之后发布。



2021

沉潜


2021 更多是认知想法上的探索,设计本身并没有太多创新。


实习的过程中有用上设计技能,这两个 logo 相对是还比较满意的,产出的效率挺高,也赋予了他们足够意涵。但这两件事都还没有成长成更完整的系统。


▲ 两个logo


2021 的下半年基本都在上海,尽量接触更多人,观察大家的生活状态和组织、行业的状态;探索社会创新和可持续,后来聚焦学习接触社会设计。


在 MSC 实习的感受争取在下一篇文章(大概会在过年期间有个年终总结吧……)里提。2021 下半年发生的和设计相关的思考直接导向现在和未来选择,因此归在 2022 里写。



2022

社会设计?


过去几个月,对我的设计探索来说至关重要的两件事情:「社会设计在中国」系列公开课发布;加入大鱼营造。


8 月底,在 706「新空间主义系列」社区营造沙龙讲座中,周子书:「我自己所希望能达到的社会设计,实际上是如何处理好国家、市场和社会人群三者之间某种张力。」唰地点亮了我——啊就想做这个!!


9 月底,「社会设计在中国」首次系列公开课发布,大惊喜!上一次这样开心是在了解到社会创新的时候。创新的联合课程工作方法,推动本土化的学科建制,回应时代命题,了不起!还公开的,感谢互联网精神!


▲「社会设计在中国」系列公开课


课程通过网络直播,一周一节。有视频回放(bilibili @社会设计在中国 已经全出了),有文稿整理(微信公众号 @子书老师的社会设计 还有大半没出)。我偷懒,刚开始追直播的,后来就直接配着文稿看视频,方便直接整理笔记,所以文稿还没出的那几讲里好多还没去听……


目前听过的几讲已经收获颇丰!关联起设计史,梳理社会设计这个学科的内涵和与设计学其他子学科的联系,跨学科视角,当下的社会问题和宏观背景分析……都是我汲汲以求的知识。也发现社会设计神奇地串联起了我的许多兴趣。看到自己所共鸣和思索的事物,在更高层的逻辑上会聚成一体,妙。


▲ 社会设计学科集群,@张黎 课程分享

▲ 设计子学科间关系的几种解释,@张黎 课程分享


除了内容之外,形式也让我很受用。想补充设计方面的知识挺久了,尝试上过 coursera 的课程,但每次都坚持几天就搁浅;有看一点书,但觉得缺乏互动性,而且对「野路子设计师」来说,需要自己从零开始搭建知识框架,成本稍高。网络公开直播加社群讨论(谢谢 SSIR「社会设计」共享共创社群!)这样的社群化学习方式感觉特别好。课程质量超级高,像在学校上通识课一样快乐,还没有作业(倒是挺想有「作业」,比如想帮忙整理文稿……在线催更);知道有人和自己同样关注着分享,如有需要能相互回应,更有动力。内容真的非常丰富,时常有火花,还需要更多整理和消化,之后争取把自己的整理和一些思考分享给大家。



在我的理解里,大鱼在做的事情本质上就是社会设计。参加了很多次活动,和伙伴们聊了许多之后,终于感受到了势不可挡的内心冲动——一定要来!


大鱼是接触社会创新初始就关注着的团队,因为大鱼才知道的社区营造,立刻亮起星星眼。社区营造融合了我很多兴趣和天性:生活化、在地化,设计、记录、交流,附近性、公共性。还有有个具体的空间,社区。听着就很有着力点!社区也是议题富矿,城市探索、长者共融、艺术驻地……营造这个词也特别好玩,在设计的事前干预之外,还要持续营造。以上其实是几个月前的理解,比较轻浅,从想象中的期待的个人生活体验出发;而现在接触到了真实的社区,在学习从城市规划、社会学、服务设计的视角去看它。


我非常渴望浸泡在真实具体的场景里,目前特别满足。


生活方面,大鱼工作站就在新华路上的巷子里,从小窝出发骑车二十分钟内就到,天天上下班特别开心。骑来骑去,跑来跑去,巷子口的一圈小店集群就是我的乐园:crossover 前的空地随机掉落狗狗;想要制造吃夜宵的温暖就候去香花桥路炒面摊尝试各种面种和配料;想要放空自己的时候就会许愿六樘门的老板今晚一定要来、一定要带手碟,我就可以坐在面馆门口嗦粉听现场音乐撸狗……


▲ 社区节的一则记录,循环千百回

工作方面,社区节让我直呼浪漫竟在我身边;参与两个新项目的街区调研,管中窥豹了上海/中国的城市规划和治理,涨知识,社会学和服务设计两种风格的调研各有魅力。


喜欢每一位伙伴,都特别有意思,特别有人格魅力,而且想法多样、包容开放,却又有着相似的坚持的信仰,有爱。也对把大家联结起来的组织方式非常关心,拥有青色组织内核,甚至想实验 DAO,很有活力的同时是否能更有节奏有效率呢。


非常希望这样使命驱动的、追求长效价值的、些许理想主义的组织,能好好活下去;希望大家能平衡自洽地生活。是否可能,这是我给自己的命题。



对我来说,

设计是什么?


刚开始写的时候,觉得自己「作品」还不够多。虽然知道数量是挺多、每个当下都在尽量认真,但回看时常常不好意思不自信,问心无愧的、对自己足够有意义的、能够摆在台面上称之为「作品」的并不多。


过程中也总是陷入「不断解决自己冒出来的问题」的循环。无止境地,不可能回答完,模模糊糊放在那儿也没关系!


所以现在就是「管他的先写着再说!」别给自己定超出能力太多的标准,嗯嗯!写出什么东西没那么重要,写的过程自我觉察的过程更重要。对表达得有追求,但不可急于求成,还有许多讲故事的机会。


好滴,回到最初的问题。对我来说,设计是什么呢?


表达的中介


我不太会向他人直接诉说自己,比如现在写文章更像在对自己说话……设计就是我表达的中介,躲在设计后面,趁着帮助他人表达,来建立我对事物、对世界的理解。借由这个过程,我也可以看到我如何理解我自己。


创造的信念


设计对我来说就是创造,蕴含着「事情可以变得更好」的信念。



「也许你还不能改变世界 / 但你可以先在这里 / 和一群可爱的人一起改变福一」这句话刻在脑海里。有影响力没有那么难。


这种信念当然不完全是设计给我的,还是让我想会去想坚持做设计和各种尝试的人们带给我的。比如高中走出了 RAiNBOW 计划,有社联这样的组织;大学(曾经)有浅见、CMA 凤语台、小黑屋这样的媒体,有发起了好奇心奖学金这样的学长和他们的创业团队 Outing;还有众多致力于社会创新的个人和组织们。他们给予了我近距离的触动,于是我便觉得自己也完全可以让触动继续扩散出去。没有什么不可以做的,你已经是个高中生、大学生、社会的一份子。


连接的纽带


设计是我和人产生关系的契机。我自称独行侠和工作狂,后来发现因兴趣聚集起来的「工作伙伴」都是我超喜欢的朋友,是我重要的支持系统。在上海见到了许多高中的伙伴,有一段时间和 33 和花栗鼠住在一起,好开心。不在学校的日子看到 Parklife 的伙伴一起四处玩耍,酸死我了;但是看朋友圈和群里大家的各种生活思索,能给些回应,就觉得还是亲密的。超级感谢能遇到这样的伙伴们。


之前实习做内部分享时,子冲送了一句话给我:「独行者快,众行者远。」我想是的,人需要同伴一起走。


……


关于对设计的理解,曾经梳理过「审美愉悦 → 品牌价值 → 社会创新」的进化过程,但这个叙事有点像回答面试问题,就不在这里说了。


这一篇是设计成长史,基本上也是我的成长史。但其实我给自己的标签也暂时不是「Designer」,我好像只是想要创造些什么,于是对自己的角色也不定义也不设限;但不论如何,「设计」会是我创造的重要方法,作为专业能力,还有很多需要补充精进的地方。


哎呀呀,虽然就是说写出来满满的「但是」满满的纠结,但我还是很相信自己能够率性而为,并用尽量多的理性支撑作依据,做出不错的选择的。


想要做什么设计呢?目前觉得可能是服务设计、社会设计吧!先贴上标签,申请硕士得有个方向……但我也一直想工作两年更找到命题再去读是不是更好……


不过我有个更确定的答案!如果说有个唯一确定的想要做的设计,那就是——「人生设计」啦!梦想是做个快乐小女孩,最好还能够给别人带来快乐。俺会努力的_(:з」∠)_


粘粘呼呼
所以有点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