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活,住在客厅300天

文摘   2024-07-18 11:09   英国  

标题噱头了。住客厅给人的印象是不稳定、妥协隐私,不过我住得挺开心。


也是没想到客厅会这么成为我identity,以至于毕业设计拿它来做选题(是的,现在只有写作业的压力能推动我完成写作,怎么会这样)所以它是我的生活中非常具有象征意味的元素。


借它做标题,写写我在英国读硕士至今的感受,生活向的。

客厅机缘|前情提要|建设历程|毕业设计



住客厅不是啥稀罕事。比如「厅长」,即住在客厅的人,是留学生中的登记在案的一个物种,主要出没于香港纽约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但爱丁堡不至于那么寸土寸金,虽然它在过去两年也荣登某英国学cost of living榜第一名*


* Student living index, NatWest, 2023


得知我也住客厅后,刀:你是故意的吧!感觉爱丁堡房源不至于紧俏到这个程度。


我:啊哈哈哈被发现了确实是。



这是客厅最初始的样子。



这是我自己搭建完基础模块后的初始状态。



然后又经过了很多变化……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文详解。但先补充些机缘巧合和前情提要。



|客厅机缘|

  要拥有公共空间了!


 客厅怎么找到的?


决定来读硕士后,想象在堡的生活方式是最让我兴奋的事。


几乎没有在国外生活和旅行的经验,我不知道如何开始想象一座城市,我对爱丁堡一无所知。于是想象的载体落到——找房子。


决定得晚,便宜方便的学生公寓没了,反而放开了选择思路:我查了共居空间*,各种学生公寓,各种社会房源,甚至找房到绝望的时候想着大不了先住青旅或者当沙发客吧……


* 爱丁堡有个苏格兰最大的学生发起的住房合作社 Edinburgh Student Housing Co-op(https://www.eshc.coop/),看起来超狠棒,但是要提早好几个月申请


搜索房源时,我关注:

  • 离学校近不近:经历过深圳上海的长距离通勤,决心不在路上浪费生命。且国外公交费用也贵。

  • 周边好不好玩:有没有有趣店铺空间和能闲逛闲坐的地方,带来社区感。

  • 价格是否合理:当然越实惠越好,但是硕士阶段有家里撑腰,舒适度要保障。

  • 空间内部可能性:思考不同的房可以有什么样的可能,最小的学生宿舍也考虑过怎么投影邀请朋友来看电影。


思考归思考,最终何去何从全凭运气。


现在的住处是从小红书找到的,小红书的推荐机制实在伟大。8月20日,距离起飞前三周,我刷到了那则三缺一招室友的帖子。当时还没注意到是在出租客厅,私聊得知时,我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啊——缘!分!都记得那时候我身在香港窜访各种社区,一边见缝插针手里刷小红书回消息,双重兴奋。


我的三位室友们都是本科生,商量好了一起合租,看房好几月,花了很多心血,地理位置超棒。八月中的时候房子的HMO(Houses in multiple occupation)licence下来了,可以多住一个人。所以出于分担房租的想法,她们在小红书上寻找一位新室友,住在客厅。


小红书通信



 为啥能接受客厅?


首先,这客厅好。客厅和其他房间都是分开的,与卧室、厕所浴室通过一条走道相连。客厅内带开放式厨房中岛;除开厨房的区域,面积还比卧室大点。四舍五入就是超性价比 studio*

* studio:含私人厨房、厕所的学生公寓房型


客厅平面图。右下角那个是个橱柜不是门。


而且,我很追求公共性,反而对私密性要求略低。


过去的居住让我知道自己对于空间共享很开放。我住过2个月以上的地方有:家、学校宿舍、青旅、和朋友合租的房间、亲戚家。其实都不算有独立空间。但我无所谓。因为我知道空间虽少隐私,但无人在意我(例外:家人不敲门就进我房间时候,会烦躁……);睡眠质量和专注力好像也都挺好,能屏蔽环境的复杂嘈杂。就是很不好意思在宿舍偶尔熬夜会影响室友……所以我也尽量不在宿舍熬夜。


过去的空间使用体验有关也让我知道自己重视公共性。在学校,我几乎可以住在社会实践中心的学生办公SC402。到处乱跑到时候,我发现但城市空间和青旅公区的丰富与可及让我感觉到了自在和支持,私人空间需求可以低到能躺就行;各种实习和项目机会中,在城市街区乡村社区的那些格外让我开心;706的城市客厅活动和各种朋友的行动,也让我感受到室内私人空间可以创造很棒的公共性。



也对自己的韧性和冲突应对能力有数。相信自己能处理其中的人际关系,对外界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够强。


所以,客厅可以让我(暂时)拥有自己的公共空间诶,这吸引力太大了。



|前情提要|

留学的动机与期待


(删减版,完整版之后有缘写学习总结再放)


还想写写为什么决定读硕士得晚、为什么对生活方式期待而不是学习体验。因为也是这些动机和期待,让客厅变得重要。


 动机:为什么要读硕士? 


恨内卷思维和学历通货膨胀,所以对读研有些审慎。


我在大三结束gap了一年。那一年很重要,对于我想探索的领域(社会设计和社区营造)、期待的生活方式(游牧的分布式的)、喜欢的人们(说你们呢),原先只有模糊的直觉,现在可以确定彼此兼容和欣赏。


但是大四,本科要毕业了,要先工作、读书还是想办法漂流呢,依然完全没想好。在学校的分享会上,我说出这种模糊性。伙伴们问:那你是想gap吗?


我:那我的人生可能就是一gap。


这个问法很有意思,我不会再把任何时间称gap。任何探索和尝试、停顿和犹豫都是人生中必要的过程,是我未来的一部分。不需要「上岸」到一座已被命名的大陆,我是我自己的小岛。


有模糊性不代表不自信。我喜欢我的模糊。非常认同仁科说的「你说不出来,但是你不能够因为你说不出来,而去过一种清楚的生活」和「掌握不确定性」。


在模糊中寻找安心也需要些策略,不能完全反叛(还是因为不敢呢)。比如利用主流框架可以获得暂时自由,有益情绪健康。比如,gap时我会先定下来第一步去哪实习;在大四时,我确定要走完一遍申请季。


是的,申请硕士并不是因为想去,我确定的只有:无论如何要好好走完一遍申请季。


没那么想直接读硕士,因为我希望有更多经验与困惑,带着更明确的目标去学习;希望更有自己的作品,再在世界的舞台上交流,现在只有视角观念;而且有工作经验,申全奖研究生的机会更多,就没有买学历、花家里钱但回报飘渺的愧疚感……


想走完申请季,是因为我想好好总结过去、思考人生。但我发散性思维又强,就是想太多,所以申请给了我免打扰安全时间和截止日期,也提供了框架来整理思绪:设计类硕士要作品集,逼我回顾自我认可的实践;个人陈述让我书写下过往经历的意义、对自我定位和未来探索的思考。那时候把未来该咋活都想了一遍。什么东西对我来说重要,什么品质重要,什么人对我来说重要,什么地方……地点本身对我来说似乎不重要。把抽象的思考落下很难得。且不用像找工作一样急着把自己套上职务简介。


但最终还是决定来。主要是考虑到父母期望和家庭经济可承担。时间有限,我也并没有获得其他更突破性的机会,对于独立自由还有些顾虑。硕士也契合我流浪探索的目的,甚至直接加速把范围扩大到世界了。


也因为对于申请结果的佛系心态和迷之自信,我全DIY,只申请了四个项目。本来只想申仨的,爱丁堡这个是在招生最后一轮截止前一天递交了申请,所以拿offer也晚。在纽约、伦敦、爱丁堡中纠结选择了爱丁堡也晚,本科学校出学位证换无条件录取通知也晚。


所以,到我能申请学生公寓的时候,了解到名额应该早没了。


 期待:为什么到爱丁堡? 


申请的四个项目是:


❌ 阿尔托大学 Aalto University - Creative Sustainability

✅ 帕森斯设计学院 Parsons School of Design, The New School - Transdisciplinary Design

✅ 伦敦艺术大学 UAL - Design for Social Innovation and Sustainable Futures

✅ 爱丁堡大学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 Design for Change


从开gap到最后决定来堡,中间询问了很多前辈的建议。非常多元和有帮助,主要是关于理想的教育和个人成长路径的要素与决策因素。


但最终选择来堡的理由是:

  • 综合排名高

  • 花费较少

  • 喜欢综合性大学的气质、跨学科研究的潜力

  • 这个阶段更想安静自闭,爱丁堡比较小,喜欢城市氛围

  • 自然生态很好!


感谢章xx、JK、小怪的通信


前两点是最重要的原因。我逐渐明白,这时选择读硕士的主要目的是满足社会预期,让家人安心。那么,我对硕士教育和留学的期待可放在次要位置。既然要买来一年国外生活的自由,就找个「性价比」最高的,即能满足我的出国体验,同时学校名声不错,花费又稍少的。爱丁堡是一个务实的选择。


最吸引我的变成了留学生活体验,像是一年游牧生活模拟器。我想测试自己在不同文化中构建生活秩序(每天做什么)与社会支持系统(获得和使用公共资源、产生人际链接)的能力,以及实现独立(经济与心理)、探索世界(创作和玩耍)的可能性。


不过作为学生,也有机会把期待落脚到了解学业,尤其我申请的项目都是我感兴趣的方向。但首先一年制硕士太短了,不抱期望这个教育产业化的产物能带来多大收获;其次爱丁堡设计并不算强(看专业排名的话),网上也搜不到太多信息、也不认识前人,所以找不到能期待的东西,所也并没有「我终于要读设计了」的感叹。结果是真香!学习体验挺满意的。


客观的优先级妥协外,堡也有主观的吸引力,即后三则!很感谢各种朋友前辈的分享,让我找到了更多意义。



|客厅建设|

物品,空间,人与事


客厅约十五平米,原状态俯视看下来只有沙发和大茶几。



但其他视图可牛了,墙壁内的厨柜;封上的烟囱壁炉,上方有电视。壁炉的花纹配色、顶灯的花雕都很好看。背面墙上有镜子。窗外有绿色的树。


 居民档案 


常驻居民有:


PROFILE

沙发

#人类猫窝 #模块化设计


PORTRAIT

点击展开生平故事



在完全还不知道会住哪的找房阶段,我就查了一堆模块化家具,畅想着像搭乐高一样搭我窝。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世界总是充满惊喜,我获得的模块化家具就是房间自带的:沙发。


属性一:人类猫窝


402 给我的重大启发,就是懒人沙发+地毯绝配,便于搬运迁移,且让你随时随地能倒下休息,不管自己脏不脏。而房间自带沙发那也是极好的,虽然它大件但是很好拖动。


而且在入住第一个月,我还没淘床,都是睡沙发,体验也很不错。英国的床垫很软,沙发的硬度有些伙伴更习惯。


属性二:模块化设计


这个沙发组件带给了空间很多的可能性,可以摆出不同的阵型,对应空间不同的用途。拖来拖去的时候有种七巧板的感觉。


像开头放的图片这样——



这些阵型分别对应什么样的场景呢……居民档案末尾揭晓!





PROFILE

橱柜

#朋友们的爱の陈列柜  

#材料回收


PORTRAIT

点击展开生平故事


这个镶嵌在墙壁内的厨柜是爱丁堡的特色,有自己的名字:Edinburgh press。据说这墙内的开口就是为了方便建筑工人在各楼层之间进行施工。所以怪不得在公寓的平面图中它是一扇门!在爱丁堡的一些室内设计中,它也保留了一扇完整的门的样子,外观和房间里的其他门一样,然而拉开是酒柜储物柜什么的,很魔法。


属性一:朋友们的爱の陈列柜


我从过年带来了些小东西,各类信件、几本书,都是亲人和朋友们的爱。我希望直接看到他们。


属性二:材料回收站


更直观地,它堆满了一堆废品材料。一方面是希望自己不消耗那么多塑料,想记录我的罪行;另一方面是学设计总感觉用得上各种材料,所以都存着,也会淘一些来。


它记录了一些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失败:

● 有想过去周末market打奶,然而牛奶坏得快和经常懒惰,没有形成习惯。

● 想存下我所有消费后的塑料和纸壳包装,但存到放不下之后开始摆烂了。

● 想尽量去可持续的店铺消费,买无包装的或是本地的有机的食物,然而我家里离最近的可持续店铺要步行12min+,然而离连锁英超只要2min+……所以碍不住离连锁超市太近、他们太便宜、供应链发达所以食物看着更新鲜……


也有些成功:

● 会refill洗发露沐浴露,只在到爱丁堡的第一天买了罐装。

● 专业上需要做东西的时候,除了基础工具颜料外,基本没买过其他材料





PROFILE

电视

#极简版家庭影院/游戏厅/KTV

#瓶瓶罐罐花花草草背景板


PORTRAIT


PROFILE

厨房中岛

#聚气之魂


PORTRAIT

点击展开生平故事



食物没有食堂包办,过程变得更丰富而有意义。


感谢人每天都要吃饭,感谢各路朋友给我做饭。看电影和吃饭真的是最简单自然的社交活动。


做饭吃饭对我来说有点西西弗斯,食物对我来说原本很不重要,一个人呆着可以白人饭到天荒地老,最喜欢的环节是切菜和洗碗。全靠会吃会做的朋友们,让我在借着吃饭的机会和大家见面之余,真的帮我打开了食物鉴赏大门(的门缝)。


而且这个学生友好的公寓,自带了所有必须的锅碟碗勺叉烤盘,就可以大家一起用……实在是方便。



P.S. 这个暑期我们专业终于有了超大工作室、有了自己的工位,我发现给自己工位上淘的物件都很厨房,是不是一种潜意识……厨房的存在让我有家的感觉?






PROFILE

#拼贴板


PORTRAIT

点击展开生平故事



从国内带来的、在堡乱逛和在旅行中收获的一些有趣的折页海报纸制品,还有各种生活痕迹。


这些是我来前就住着的。此外,我还邀请入驻了:


PROFILE

安心组:折叠桌 + 灯 + 草地毯

#氛围担当


PORTRAIT

点击展开生平故事



身价:20磅(原价约90磅)+ 25磅 + 0


身世:

● 折叠桌:IKEA(已绝版) -> Edinburgh Furniture Initiative(二手家具店)

● 灯:IKEA

● 草地毯:ECA free use hub(爱丁堡艺术学院的免费材料回收站)


收放自如的折叠桌超级适合小空间。宜家灯是我唯二购买的一手全新物品,非常值得的投资。


有了这几件套,就有种「不管多晚回家总有一盏灯在等自己」的温暖……





PROFILE

安睡组:床和床垫 + 被子 + 床单枕头被套


PORTRAIT

点击展开生平故事



身价:24磅(仅运费)+ 35磅 + 0


身世:

● 床和床垫:Gumtree(二手网站)

● 被子被套:John Lewis,落地爱丁堡那一天堂弟和叔叔从曼城开车来机场接机,然后帮我一起购置的,哭

● 枕头:一个来自室友的一个来自朋友

● 床单被套:粉色的那一套来自同学


天呐,盘算一下,我真是靠大家活着……


大件家私不能随便丢弃,要么自己送去回收站or垃圾场,要么花钱约政府或者二手店的上门取服务。所以二手网站上会有一些家具是免费出的。


头那侧的顶端缠了毛线球,因为靠在床上坐着的时候铁梁摩擦头发头皮不舒服,然后野猪神来之笔找到了合适的材料……





PROFILE

开放式衣柜:挂衣架 + 收纳格 + 衣架 + 晾衣架


PORTRAIT

点击展开生平故事



身价:10磅(原价19磅)+ 6.5磅(原价9磅) + 0 + 5磅


身世:

● 挂衣架:白色可调高矮的开放式衣橱,二手,来源为IKEA -> Gumtree

● 收纳格:IKEA Circular Hub(宜家的非全新物品区)

● 衣架:都是朋友送的5555

● 晾衣架:左边那个用来晒衣服的,爱丁堡空气挺干燥,直接放着一两天就干了,也是二手,忘记哪个国外平台的了





PROFILE

屏风

#衣帽首饰架


PORTRAIT

点击展开生平故事



身价:99磅 + 17磅(往返宜家的公交打车)


身世:IKEA


巨大的投资!所以尽量把其他的基础物件都价格控制下来,预算花在这边。屏风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安全感,让客厅门开后不会直接看到我的床。


而且它满足了我的审美,其他的隔离物件要么太实要么太丑,这个轻巧又好看;又超有用,能挂各种东西。






PROFILE

小托

#储物架 #幽默担当


PORTRAIT

点击展开生平故事



身价:0


身世:Aldi购物车 -> 朋友野猪家楼下的垃圾桶边


鉴于爱丁堡最近的一家aldi在三千米外,我们觉得它是被遗弃了。所以和野猪一起推了一路扛上楼回来……取名小托。



后来有次设计项目外出做测试,也用到了它。






PROFILE

梵高高椅

#名画同款


PORTRAIT

点击展开生平故事



身价:15磅


身世:Edinburgh Furniture Initiative(二手店)


喜欢木藤竹制品,并且厨房只有两个高脚椅感觉不太够,所以把它带回家了。后来发现它长得和梵高的椅子一个样!加高版!





PROFILE

引力波曲面椅

#侘寂美学(希望是……)


PORTRAIT

点击展开生平故事



身价:0


身世:Edinburgh Furniture Initiative 免费区


因为松动了梁,坐上去会摇摇晃晃,所以它在免费区任人领取。


喜欢它,跑到学校的木工坊学习如何修复它。技工老师跟我说它有被好好对待,修补了很多次。



但是四肢好了椅面坏了…… 暂时不知道去哪学藤编,也懒得用毛线啥的重做一个坐垫,就先变成了置物椅。





PROFILE

植物

#水培实验室


PORTRAIT

点击展开生平故事



身价:1+磅


身世:Zero Waste Hub,中英超市


除了小吊兰是花了一两磅领养的,其他土豆、胡萝卜、芋头、葱、牛油果就是各种食物店铺里买的,如果发芽or留核or用不完,就水培…… 但是有些精神状态不太好有些养不活呜呜。


绿色很重要!





总体来说,感谢成熟的二手产业和平台,让我能够淘到低价好物。感谢爸爸妈妈亲人朋友的爱,让我的生活开局就很有安全感。感谢室友同学朋友的分享,让我的小窝逐渐充实。基础家具(桌、床、衣柜、屏风)是和室友们平分钱的,让我个人的整体花销在客厅建设上不算多。


 客厅阵型图 


不只是物件的增多,他们摆放的位置也在不断更改。


做了示意图,来表示不同的阵型和其对应功能。其中的色块代表啥见下:



上图是写这篇文章时候客厅的阵型!但是太乱了,现场照片图不给看。下面的10个阵型对应的不同期待场景,都有附上实景图。


感兴趣的话,你可以先猜猜为啥要这么摆,然后点击图片,揭晓我的版本的答案。




 客厅事件簿 


作为居住空间:圆我airbnb房东梦


在来爱丁堡之前,我就注册travel ladies,一个免费的全女性沙发客平台,那时候想的是能在流浪世界的时候蹭住;在客厅建设完成后,我也发了一则小红书,接沙发客和日租。


目前有9位陌生的朋友曾住过这里。其中5位有与我碰面。3位沙发客中有2位都是第一次体验沙发客,包括一位是外国背包客女孩。


加拿大沙发客女孩送我的钩针枫叶,她自己做的!呜呜呜呜。她趁读博前背包旅行几个月,从去年七月开始。她也参与了除夕夜的客厅活动后半部分,在很认真地倾听(即使我们讲中文的时候)和后面一起聊天。散场后她兴奋地跟我讲今天她过的,竟然看到了小羊多莉,因为她研究的就是microbiology。


收获了不少投喂和小礼物和反馈。谢谢你们增加我对世界的信任……


受到两位姐姐「你这个上airbnb真的肯定很多外国人会喜欢!!!」的鼓励,我甚至真的也airbnb上发了。可惜苏格兰法律并不允许这样所以并没有公开上架成功。


作为公共空间:办了几场活动


比起来自同一个地方/学校/专业的连接,我更信任因为兴趣而产生的。而且我不擅长建立和维护私人联系,很不会主动建立一对一的关系,但好像还算擅长开始一个群体并在里面潜水。所以倾向通过参加和举办活动和人产生联系。


消息只在小红书上发布,再次感谢小红书的推荐机制,来参与活动们的朋友都好可爱。



第一场是欧洲生态村纪录片放映,借706的全球联动放映的策划。也顺便加入706全球漫游网络。出国能格外感受706的重要性,作为一public infrastructure……办活动我熟,但还是需要一点外界推动力和支持,比如宣发、时间、公开观影片源版权,和大家一起联动就不用都自己搞定。


活动报名的唯一机制就是会私聊问大家为什么感兴趣来,非常简单有效的沟通和双向筛选。活动体验也很棒,讨论氛围超出我预期(这点挺珍贵,因为我真的参与和举办过很多活动),可能因为都是学生且基本是女生吧,所以气场很舒服。也有多元性,讨论中大家会带着自己的学科视角,感受到大家喜欢自己在学的东西;表达方式也不一样,有的很能使用专业名词、有的很会说人话,有的表达欲强、有的更收敛,有的更会联系私人体验、有的更基于思考观念。


对我来说,只要把场子氛围基调搭好差不多就能隐身了,观察大家很好玩;不facilitate的能力还是可以再练练,对话语和空间的包容性可以更敏感点。也遇到了一面之缘就极其欣赏的人,极其难得,即使后续没啥交流。和客厅遇见的伙伴会有深层隐密的连接。后来也有朋友自己发起了行动,好开心。



后两次都是和伙伴一起策划的。活动都有在动手,没那么依赖语言,更自由一点,观影会围坐有一点点让人拘谨。不过不以语言让我无法更关注每个人的参与体验。


第二场,我们在除夕一起吃饭,讨论节日与家;饭后每个人分别写一个字,竟然真的集大成拼贴成了顺畅句子。于是客厅里有了春联。



第三次是妇女节,讨论劳动手作和我们性别身份探索的关系。我们一起做了沙拉饼干甜点;几位伙伴都带来了新鲜花花,于是客厅又多了好些干花;还有很多贴纸和毛线暂时没用,都储存在了客厅。




机缘巧合,有好朋友携猫到来;室友都喜欢猫,所以她们接了猫咪寄养……目前为止有4只猫在这里生活过。



客厅空间大、地形丰富,而猫猫喜欢探索和跳跃攀爬。所以出于猫猫福祉,我会把客厅开放着。为了让猫在夜深人静之时能自由穿梭,我和几位室友们会留着门缝睡觉,猫猫助于人类团结。


其实我非猫奴,不爱撸猫,除了图图。所以他们在我这里就是相敬如宾互不打扰的状态,就是啃植物的话会被我赶走。


但是啊,不太建议留学生养猫啊,很难对它负责……


 所以,客厅为什么重要?


这是我第一次拥有自己的空间,自己的家。


掌握空间自主权的感觉很棒。感觉就是拥有了一个空展厅,我把思维观念和日常生活都注入里面。


而且它的位置很中心,而爱丁堡的中心区都是街区制,爱丁堡大学也是学院散落各处的开放式校园,所以没有封闭性。我的家出发,2分钟超市和书店,5分钟图书馆和大草坪,8分钟健身房岩馆,15分钟火车站和艺术学院,20分钟上山俯瞰城市、到周末农夫市集、到我最喜欢Zero Waste Hub小店,步行。就很15分钟生活圈,所以我的生活可以以小窝为锚点。


这是我第一次拥有自己的客厅。


直接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a room of one’s own升级,a living room of my own。它让我有了招待新老朋友的地方,空间化了我想要去爱和照顾人的愿望。


出国读书还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探亲访友型旅行。陆陆续续有许多亲戚朋友来访,这是在国内读书少有的体验,可能距离越远见面越重要吧。有客厅,他们就可以来休息聊天,或是住宿过夜。在不用消费的地方,容易有更松弛的交流。


@早见 表述得更生动!


这是我第一次创建公共空间。


除了家乡的家之外,有两个地方会让我回去的时候感叹「回家了」:402,大鱼。这两个公共空间其实都算我的工作地点……工作对我来说比较重要……意思在空间里有所创造对我来说重要……


在国内我不需要自己从头创建,只需要去发现和贡献,就能如鱼得水飘荡停留。出国后感受到了@不合时宜*播客中提到的文化资本的断裂」我不再能像从前那样,迅速收集和识别判断信息、和人们对上触角了。


* 不合时宜:成为第一代移民,生活在欧洲和美国有什么不同?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58067dd157cd445ee89faaf


一开始有过在爱丁堡融入在地社区的梦想,也参加过不少活动讲workshop,做过一点志愿者。但一学期后,我粗浅的感受是,混不了一点,small talk建立不connection。可惜,这就是语言文化带来的人际壁垒吧。公共空间是有的,甚至可以说丰富,但我可能太心急,且本来就不知道能呆多久,所以感到自己无法参与到那些公共空间的创造中。


参加的一些活动……


思路转变,不如联结文化近似的人。我感兴趣社会设计本来就是因为感兴趣中国社会,离散的中国人也是中国社会。如果能再扩大一点到中文使用者最好。但也没什么中国学生为主社团让我感兴趣,平时参与的校外活动里亚裔面孔少之又少。这很神奇,因为中国学生占了爱丁堡大学的1/5*,但是很少会参与本地的活动?

* 学生数据来自:https://www.ed.ac.uk/sites/default/files/atoms/files/student_factsheet_31072023_0.pdf


所以自己来。


客厅是我最能掌握的空间资源。它是日常的,连续的,发生的一切都会留下痕迹。它是我的,给了我安全感,我也想试试它能不能给别人。从朋友们的反馈来看,是可以让大家感受到一些连接的。有朋友说在爱丁堡emo,但因为认识大家的缘故都可以在爱丁堡留更久一会儿了……


但是那三次活动后,因为赶作业、旅行、毕业设计开始等等原因,并没有继续举办公共的活动了。我和客厅认识的伙伴们变回网友。即使我很舒适于网友的状态,但隐约觉得如果没有让客厅和群聊保持存活,会辜负期待。即使我知道做点事情本来就不容易,要尊重自己的精力限度。但这也让我意识到,需要仔细思考私人客厅作为公共空间的能力边界。



|毕业设计|

面对我自己的问题


感谢你看到这里!!!接下来开始没啥图片了,碎碎叨叨的,阅读体验会更艰难。但很真实!可迅速划过随缘停留。



 目前的想法 


我的核心困惑是如何处理自身的流动性。我完全不知道自己未来会在哪,我也不介意永远流浪,直到遇上到想要落脚的地方、想要互相陪伴的人;我不觉得人要有一份固定的工作,要购买固定的住所;不觉得一定要结婚和有孩子。这和我对气候变化、政治形势的担忧有关,总觉得资本学术家庭等等制度都摇摇欲坠……


我想做些只有现在才会做的事。曾想过更严肃的移民问题,因为能看到自己的亲戚们的生活状态(我们福建人),觉得我有立场去探索。但是作为一个纯自主发起的、以实践为基础的毕业设计和论文项目,并且只有两个多月时间,需要考虑资源和个人能动力上的可行性。范围一缩再缩,从移民一二代互动,到慢旅行,到现在以家的建homemaking为聚焦点……还是做和我最贴近的议题,做些真的东西吧。


我的客厅是我的家,它承载了我的日常生活,支持着我对可持续、公共性等价值观的探索,物质化了我的自我和关系。我想讨论流动性如何影响我们建造家。为了缩小项目范围,讨论的群体是国际学生。


这其中隐含着对传统家的观念的颠覆(一定要定居买大房子、要依赖传统的家庭婚姻制度才能有好的生活吗)、对社会制度的质疑(为什么生活费高、为什么房子难找,为什么客厅不能住人、租户不能再把房子做airbnb)、对流动处境的反思(我们真的可以变亲近吗)和倡议(如果很难有有归属感的公共空间,那么可以利用私人的创造)。我想激发人们对当下空间使用处境和个人能动性的思考。


我觉得流动性避免不了,所以我相信稳定与亲密可以通过流动性来体验


那么,我想探索什么样的叙事策略,可以让人们把流动的状态看作一种更富有群体韧性和支持的机会,而非与脆弱性绑定? 

What narrative strategies can transform perceptions of vulnerability associated with displacement into opportunities for collective resilience and support?


在客厅办展览,这个想法从很早就开始有。我觉得展览是最为人所熟悉的空间体验之一,让人们具身化地、完整地感受到我的概念;展览也满足了我的自我梳理剖析暴露欲望。写这篇文章起到了类似的初步作用,相当于基于我的自我民族志来阐释空间,而展览能把人们直接带到这个情境中来互动。尤其对于重视社区感的人,我希望大家可以互相启发。


它是设计吗?老实说到现在我还是没想清楚。它显然是一种有意识的生活实践(concious life practice),是一种包含思辨的自我表达;好像也可以是一种叙事设计和设计虚构(假设人们在流动中、居住空间并没有那么充裕和稳定的情况下,可以有什么体验)。也能带来影响力,因为确实有一些朋友第一次有客厅作为公共空间的体验、很受到我的启发有自己的实践。


这是一种探索实践。但其中的设计够充分吗?设计是不是意味着要有规模化的潜力,所以我最好有个工具包给到别人或者出个运营模式啥的(但觉得这好无聊……主要是很难让人真的复用。加油解决下这个问题吧)。


 我的设计哲学 


这是一个非常私人的项目,很自恋,要素过多。因为动机是想搞明白自己,这野心有点大。


虽然我知道自恋是有价值的,解决自己的问题必然也会解决别人的。自己的问题很真实,有感触和发言权,有做设计的合法性。


从自己出发也是我一直以来的创作和设计思维。做申请作品集的时候,总结了我的设计哲学:I design for a more sustainable state of society as well as my life. 放的三个项目也是与我的个人思考非常相关:未来在乡村生活和实践的可能,基于当下生活创造附近(校园空间)的可能,为喜欢的学科领域做贡献的可能。做这些事情让我感受到真正的快乐。梦想就是自己开心,然后也带给别人开心。感觉大家都不太开心。



我的作品集里也全是真的东西,作为一个野生设计实践者,所有的设计机会都是真的。所以我无法想象一个只是可能性的设计。


之前的文章里写过,我喜欢设计,因为它是我表达的中介:「我不太会向他人直接诉说自己,比如现在写文章更像在对自己说话……设计就是我表达的中介,躲在设计后面,趁着帮助他人表达,来建立我对事物、对世界的理解。借由这个过程,我也可以看到我如何理解我自己。」喜欢非虚构写作也同理。


但毕业设计这个项目几乎就是完全从我自己出发?自我民族志也是对于自己的非虚构写作。这很艺术家。我不想做艺术家,让我感觉太自大和危险……


但我不介意挑战一下自己。


还回想作品集里的项目,乡村社区的,校园社区的,还有感兴趣的学科领域的社群的。再对比现在,用客厅作为设计对象,好像象征着我的生活范围的收缩……我除了旅行之外暂时没办法到处乱混,我并不能驰骋校园,也不能做个社会创新小喇叭/花蝴蝶(曾收获的两个称呼……)了。我依然可以体验很多东西,但是深度不够,并没有找到自己创造的方式。我的生活坍塌到客厅。


这种生活好吗?我期sustainable lifestyle,我现在的生sustainable吗?什么是可持续呢?


我的设计导向是什么?


 对别人来说的意义 


我自己的感受是:找房真的好烦,出国前没有人告诉我生活的细节,大家缺少连结,深度的对话、行动的默契……我希望可以探索这些的解决方案。


住房问题


最近不少同学朋友都在搬家。因为租约到期、学生公寓装修噪音大到不能忍了、房租上涨所以不想续租了…… 搬家是一个很消耗的事情,像游戏重开一样。


对比之下意识到了自己的幸运:中介手上的社会公寓有看房制度,如果不是我的室友们是已经在爱丁堡生活的本科生提早订了房子,我很难自己租到社会公寓;这个社会公寓没有租期、随住随走,更换成员时交接好就行;因为多住一个人,单人房租显著降低,目前我所认识的人里面,我的房租是最低的;涨房租也有规定不能超过百分之个位数。所以我不用提心吊胆提前愁苦必须要搬走的那一天,不用担心暴涨的房租。


这种幸运是可以参考的吗?


多元性


为我原来对留学生活的期待是很多元,能和各种文化的人交流玩耍,但发现没有那么简单。


一方面是爱丁堡已经被中国留学生占领。据说是因为脱欧之后学费生活费上涨,欧盟的学生来不起了,但我们愿意付费。拿我的专业来说,28个人只有7位朋友不是中国人(诶而且都不是欧洲人诶),这个环境是很可怕的。而据说平面设计硕士项目全是中国人,且五年前就已经是全班只有一位非中国人的状态了…… 但这显然不只是中国学生的问题,政府和学校需要留学生来经济输血。


另一方面是时间太短,语言文化比较难迅速找到兼容的方式,难达到信任和亲近。比如host的那一位加拿大沙发客女孩,她超nice沟通能力超级棒,才让我能点开和她的消息框并持续沟通,其他很多异国消息我会假装没看见或婉拒……


归属感与公共资源


其实在爱丁堡,会讲华语的移民、留学生非常多。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大家依然觉得没有归属感?


一方面有关中国学生的意识与能动性。如果只是来获得学历和游玩体验的话,我们确实不需要和在地有多深刻的联系。也有客观限制,一年制硕士的弊病就是时间短,要塞下学习、生活、旅行、思考未来,真的很难。即便是我有点意识,也自觉一年时间不足以让我混熟哪个既存空间。


另一方面有关来自学校和城市针对国际学生的支持。我能感受到群体之间的割裂。在参加城市里公开的讨论社区发展的大会/工作坊时候,我发现很少有学生参与(亚裔更少),也自然少有学生视角的建议;参加校内公开的关于社区参与的讨论时,来的也绝大部分是教职人员。学校有很多关于学生福祉的资源,但是好像不那么可即,可能是爱丁堡大学规模太大,或者硕士一年太短我无法了解太多,也没有人给我领路带我了解?


更深层的原因还没有仔细搜查论证。我的粗略感受是还是和教育产业化、移民政策、生活费危机、政府公共预算缩减之类的有关。


 私人的痛苦和纠结 


我在反思自己对于公共和隐私的态度。我甚至不知道隐私是什么。是不是生活贫瘠所以不害怕暴露?是不是我太不复杂?


想到在客厅办展览,想到如果展览是特别公开的……这个念头第一次让我感到了害怕和担忧。害怕和担忧让我觉得很有趣。感受到了行为艺术家们的伟大。好像也无法真正行为艺术,完全暴露自己。需要有筛选的私密性。


想碰撞一下自己的边界,我相信不可能没有。私人空间的暴露不可能是未经审视的,我想审视我的自我审视。写作也是一种自我暴露,写下来让你哪里没想明白都无处遁形。喜欢这thinking through making的过程,设计、空间实践、写作等等都making。面对自己是这样的。


但是面对人群呢,我喜欢在人群中藏着的感觉,观察,协调。我也在想为什么自己会有这种公共群体偏好,是不是潜意识里觉得弱连接会更自然和安全,靠太近了会暴露不好的东西?好像不是,我很愿意暴露,很重视建立深度链接,也很想要接住别人的暴露,只是太随缘,和或许能力还不够吧。


在客厅的回忆也不都是好的,它变复杂了,有时候会想时光能不能倒流。可是好像真的会意识到,人与人之间无法互相理解,关系也无法修复。我想要坦率地应对世界,但是好像坦率会突破别人的边界。


我发现我想要学会更自我和锋利,学会沉默和撤离,学会有点攻击性。我有点厌倦了用过于积极的语气描述自己的生活,虽然生活真的很有趣……


我太想结构化问题和解构问题了,然后跳跃到构建解决方案。其实也没那么必要?自己的感受不用通过那些来印证。不过还是很享受思考的过程。


就是话可以不要那么多!!能不能精简点!




结尾一般得有call to action或者升华,但我没什么结论,没什么号召,也没想好下一步具体怎么办。只能说,保持思考和尝试。

粘粘呼呼
所以有点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