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节的头俩计划:回顾过去的工作;改作品集。
现在完成第一件事!这篇最想写的部分类似生活手记!不过想完整有条理地回顾一下来龙去脉,所以会有些走流程的说明,仅一己之见个人体验。
大部分写实习,因为刚结束一个实习。末尾也写点其他事情。
按我在自己学校的认知,大二暑期是大部分同学第一份实习的时间。不过发现后面一级的同学许多都更早,可能是优秀可能是卷可能是本就该如此……对我而言,实习、学习、校园活动、科研是同级别事项,都是为了获得经验、探索兴趣、涨能力。在不同的阶段里有不同的重要性排序。
大二暑期想开始实习:在校园搞事中有一定成果积累可以谈,关键是对自己的探索方向有点想法。还有客观条件:学校放假早,暑期实习时间多,方便;刚好就疫情了,出国暑课无望,学校暑课online,安心找实习。
疫情时期宅家窗外景象
有想法很重要!最开始找实习会有点迷茫,看起来信息很多,缺觉得“那些岗位好像都不是我想做的呀”。一方面可多翻翻多投投,总有合眼缘的;一方面是若有想尝试的方向,平时就关注喜欢的领域的各类信息渠道(公众号、社群、直接加人等等),去熟悉的、有认同感的地方打工感觉应该相当不错!不过呢很靠缘分,会出现不急招所以回复慢、刚好招完人了、JD写的和实际工作所需不一样等情况。
我现有的俩实习分别是:
📚 大二暑期
⌚ 3个月
🗓 20年5月底-8月底
📚 大三下学期
⌚ 4个月
🗓 20年12月底-21年4月底
找工作时期共同点:
1 都是实习僧上翻到的;
2 JD都没写到平面设计,但我投简历时都附了作品集,面试沟通时发现设计是被选择的关键理由;
3 因为都是喜欢、有一定认知基础、能力符合的岗位,所以面试蛮顺利。
壹基金
我能实验室
JD就写的很对胃口!!比如基础要求里写的“性别不限、性取向不限”;高阶要求写的”你骨子里是一名 Change Maker,你坚信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去营造一个更好的未来“。哈哈哈哈!招聘即广告,就像对暗号。
JD(职位描述)
那时候我的简历上主要写的是传媒策划类,毫无公益背景,因为那时候在SPC(学校的社会实践中心)做的事情不算多、不够整体,不好意思写进简历。HR小姐姐打电话的时候,有表示设计是超出预期要求的能力(说明一个蛮丰富的作品集是敲门砖,能让人注意一下),和补问简历里没提到的对公益和社创的了解,谢捞!
后面的面试就是TT的圈粉时刻(这句话是在我离职前夕、参与面试新实习生之后才说出来的!)。具体聊了啥忘记了,大概是条理清晰和理解深入让人折服……
当时选择这份实习,主要是因为:
1 疫情时期,好奇公益行业的运作模式
2 想更多接触社会创新
哈喽是我
这两点算达到了。
了解了基金会行业状况一点儿:
第一个直接印象是人少(虽然1基金较大),很扁平!
资金来源和使用限制多,尤其是没企业直接支持的公募基金会,由于政策、组织规定等原因,在没非定向资金的时候,很难自己发起事情,也很难改进组织效率(比如有个通用的内部信息系统;比如建立资金使用和自动反馈机制,给捐赠人推送资金使用情况。没钱没办法做);靠企业合作和政府购买合作时,做什么事就取决于金主的财力和需求(比如疫情时期,投入到社创里面的钱肯定少,我部门做社会创新就不能像早几年那样做社创赛事去赋能;所以状态类似社工机构,在主题限制内做事情,但是会用社创的手法思维做!)。
使命愿景、评价事情的理念也都受限于各种资源?比如为他人做嫁衣的事情可能就不做了。想起在离职之前想产出一份报告,提提建议啥的。但是越和大家聊,越觉得问题太结构性,改变不了,作罢。
更了解了社会创新一点儿:
部门的对外品牌是“我能实验室”,很早就关注了公众号,有些社创访谈稿和活动。但我在的那个时期社创机会变少了,可以说主要不是从部门工作中了解,是从领导TT身上。爱!她!!!!!环保女权等理念的践行者,知行合一,为理想找现实办法,respect。
摘录TT名言两句:
“其实追求稳定或者是长期规划是有别的方法的。”
“像我这种选自己喜欢的兴趣的事情,必然是会比其他的职业有风险,那就更需要安排好自己。”
期间有次线下活动,是给腾讯志愿者协会会长做体验式培训/团建。参与式活动的体验真的很不错,TT策划和培训师带领都非常有经验。肢体动作、流水线画画等方式自我介绍和相互熟悉,身体戏剧表达观点、探讨志愿者工作理念,便利贴分享个人经验、展望未来。收获:对办这种活动有经验了,能在轻松的氛围中相互交流真好;认识了一些人;了解了企业内志愿者组织发展的挑战(人力、资源、传播、时间精力、团队成员成长、公益理念和能力、结果评估与背书、他人理解)。
还有个工作之外的事情,参与筹办了Global Service Jam深圳站,了解了服务设计一点点,了解了活动怎么搞很多点点……两周搞这么大活动我真的五体投地。一套成熟的活动表格/文档和其使用即共享机制,超强的组建团队和链接资源能力,规划清晰的沟通和复盘时间,现场执行的机动敏捷……都很重要!同样也认识了很多人,开心。
主要学到的:
1 基本的办公工具和习惯
2 超强的链接资源推动事项能力
3 知行合一,有追求就努力找办法
想和大家说的:
看到一篇文章说支持基金会最好的方法就是月捐,嗯嗯,从我的工作体验来看,壹基金值得信任,伙伴们风格朴实实干,大家可以捐!一些外界负面声音其实来源于对公益行业的预期和实际行业发展的差距。(比如:不知道个人捐赠者不知道非定向捐赠的小额资金使用情况,是因为没有信息系统去仔细分谁的几块钱用到哪里并进行推送;重大灾害后资金使用缓慢,是因为灾后重建本来就是个长期过程,比起物资缺乏买来补上,更重要的是可持续的设施配置和能力建设,且一个机构的能力有限,无法一下支配太多资金,要负责任地使用只能慢点花。)
有伙伴说公益行业门槛低、好接触,适合第一份实习。可能是吧……鼓励大家有兴趣尝试一下!
公益不是单纯捐钱,钱要怎么用是很专业的事;也不是单纯提供服务,服务怎么带来持续的价值也是很专业的事。公益的外延挺大,NPO公益组织、基金会、共益企业社会企业、企业CSR部门、共益公益CSR相关咨询等等(我用的命名不一定对),我觉得都是在做公益,为了公共利益。哎,好像有点虚无,就是带着公益的理念,努力找到能落脚且能活得不错的地方。
做公益不应该要求公益人“奉献”自己,从业者需要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才有精力和能力优化社会资源分配、促进社会福祉。找公益方向的实习也要考虑实习生活质量……
宿舍阳台外
办公室窗外
好的!!!来到了最想写的生活环节!
很喜欢那个暑假,宿舍和办公室楼层都高,时常想跳伞,时常望楼兴叹。
免费实习生宿舍是预期外的大惊喜!老旧的上下铺、各类柜橱,从没见过的方形空调箱,据说刚装花洒的浴室,环境有点破破复古,大家住在一起,不经意间体会了波co-living。
我在宿舍的最后一天,阿姨做的午饭。特地做了我最喜欢的洋葱炒蛋,都是不辣的!
宿舍到办公室走路五分钟,太爽了;早上我们上班出门,阿姨来煮饭,中午宿舍变身食堂。阿姨四川人,做饭油盐多,但超好吃,而且特别便宜实惠,午饭也是大家变身阿姨夸夸群时刻。
城中村小径
有次午饭后和聂主任去向西村探秘,这绝对是那三个月最浪漫的时刻之一。聂主任,一个怀有历史老师梦想的男人,我在实习期间的精神支持之一。他有种“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的沉思气质和饱满精神,又有种对某些事情就当作顺应潮流功成身退的悲观。印象深刻的两句话“前途好像一片光明,然后呢?”“对我们来说是失败,但是对整个行业来说呢?”前一句话和实习机构无关哈,后一句指某件事情,不指整个机构。他是看了文章还是电视节目,了解到向西村的历史,于是午饭时候提出来想去看看,我加盟,说走就走的city walk。后面还发现我们都去过relook组织的水围村探索。
还有一些可爱时刻,比如TT的自制饼干和第二杯半价果汁,TT面对55楼的窗户举杯喝水的样子特别清冷孤傲像幅画。
还有,比如室友叽叽喳喳聊天的所有时候。
头几星期,一般的学校还没结束课程,实习生少,所以宿舍人少,那时候我瘦了好多。家里养得太肥了,凭着喝果汁和懒和投喂我的人不多,几周瘦到了前年同期水准。前年去台湾之前就差不多这么重,在台湾吃太多了导致之后体重一直高居不下。
快乐榨汁实验室
把家里的小破壁机带来宿舍,头几个星期榨汁贼勤快。香蕉酸奶、番茄蜂蜜、紫薯牛奶(天呐太好喝啦,但是后面美团买菜就没有卖紫薯了!)、火龙果葡萄猕猴桃木瓜葡萄黄瓜胡萝卜等等,忘了咋组合了。每天早上榨汁,满怀期待,快乐。
原生态东北饺工作坊
后面开始上暑课,暑课也很美好,韩老师的Gender Matters;加上学校的其他事情,作息就又不健康了一些。睡得晚,所以渐渐不榨汁了。宿舍人变多,我,一个理直气壮的厨艺技能点0分选手,在宿舍里理直气壮蹭吃蹭喝百家饭。不过还是会出食材的啊哈哈哈!有钱,要花钱,才觉得赚钱不容易。美团买菜叮咚买菜互相邀请赚优惠券。表姐和爸爸妈妈寄来鱼丸、烤鳗和鱿鱼,食材分外宝贵。吃鱼丸和烤鳗好幸福。有个周末做了饺子,从和面擀皮开始的那种,本南方人目瞪口呆别开生面;璐璐的双皮奶也好吃绝了。怎么又会擀面又会双皮奶啊,南北合璧!
实习最后一周,过得特别快,一点儿厌工情绪都没有。周三约完了最后一场羽毛球,肉眼可见的进步。和丽丽愈发默契,和波波做队友的第二场赢了大神威哥和璐(波波太可爱了耶耶耶耶耶耶耶)。周五开始有淡淡的愁绪,其实前几天也开始有了,在室友们偶尔提起“斩风就要走了呀”的时候。
白天的阳台
哎呀,好喜欢有客厅的宿舍生活。
20200810写的:在傍晚洗澡,把窗户拉出一道缝,日落光线穿过大楼,梳过羽毛,发出冰晶鳞片的声音,我像一只楼际的鸟。客厅里室友们一阵一阵笑,忽然觉得(偶有个人空间的)群居生活真好。还有很多这样的忽然,在听到打闹,被投喂,围在一起看综艺吃零食玩剧本杀,围在一起吃火锅…的时候 。
腾讯青少年科技学院 - 腾讯创想编程
下面这俩岗位一起刷出来的,也根据内容判断是一个部门,都投了,最后捞我的我去的是左边。不过实际做的事情和里边写的不一样哈,实际做的是编程课程项目运营、视觉设计,偶尔有营地等活动支持。
JD
选择这份实习的原因:
1 对教育创新感兴趣
2 大厂不错,对腾讯印象不错
同期还很想去的是设计互联,想参与艺文公教活动!!不过设计互联很晚才打电话来,就没多聊了,希望之后还有机会尝试那类的叭。
部门关注K12科技教育,面试通过后聊天才知道是”公益“性质的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线下。
HRM final project - cover slide
公益性质是意料之中,互联网公司整合资源探索创新教育,听起来就很CSR嘛。觉得很巧的是部门在HR线下,因为上学期刚上了HRM人力资源管理课(Tim的课,MGT3260,强推!),期末project的case就是腾讯,感觉有些东西串起来了,从case走到现实哈哈哈。
比如case里边提到了个外部竞争的关键问题:
The New Battlefiled for Talent
Talent development had to support Tencent's entry into technologies, expansion to B2B businesses,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实习的部门可能也兼顾着培养科技人才的使命,从K12阶段就开始。
case也提到了内部组织协作等问题,查查查发现转型结果可能就是腾讯18年的第三次战略升级(简而言之是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和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也从HRM的角度理解了下为什么要成立CSIG。噢,上个月腾讯又宣布第四次战略升级(设立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SSV),那时case里一笔带过的社会价值终于作为战略出现,不知道会对部门有什么样的影响呢,期待!希望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方便做事!
mini鹅营
去年末还没入职就先去参加了mini鹅营地,那些小朋友贼厉害,谈吐思维非凡(顺便让我明白创新前沿的东西很多会先落到privileged的学生头上)。
友成签约的线上会议虚拟背景
我在的组对外品牌是腾讯创想编程,关注编程教育,在做很多推进编程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事情,赞赞赞喜欢喜欢喜欢!比如和教育局、公立学校合作上课,比如和友成基金会签约,合作编程·创未来项目……还有其他酷酷的事情暂不透露!
实习必晒之工卡
实习上手挺顺利,第一个月有出现效率不高的问题,熬了几个夜,逐渐领悟到把工作带回家/宿舍和熬夜没必要,会有方法解决;过程中有过迷茫,大概在两个月的时间点,觉得做的事情好像就只有那些了,后来和leader聊也想明白,短期实习无法接触到长线的事情,我做的事情其实挺完整且深入,把它们做好就不错啦!
我的工位,课程最后一波要邮寄的东西
最完整的事情就是课程运营,对参与课程的素未谋面的小朋友有点感情,也因此多实习了一个月,跟完课程才溜。课程之前已经开过一期,有现成的视频、作业、推广文案、FAQ等资料,但还有很多流程需要摸索,因为课程运营覆盖的职能有客服(答疑解惑、反馈收集处理)、助教(改作业给反馈、交流互动)、设计(各类运营物料)、策划(直播、课程节点和节日抽奖活动)。之前的实习感受到表格功能强大,所以我做的时候特别注意梳理记录每件事情,整成SOP。有产生运营方法论的感觉!还趁机学了点Python艺术编程啊哈哈哈哈!
奇迹logo
路透一个线稿鹅
其余就是各种设计,b站封面、活动视觉各类物料、IP形象(还没弄完整,有个完整人设、形象、世界观是个大工程哎)、交互线框图视觉稿(结尾画了一次,对比几个软件的结论:figma好用绝了)。伙伴们都很有审美且会给适当的建议!感谢艺术家(们)!椿雨是超好的导师,给我充足自由,也会帮我和教我把控工作节奏。比如,对我来说两天弄出了个满意的logo简直是奇迹,直呼椿雨的流程管理牛逼!
工作之外的体验也挺丰富,嘿嘿!
年会后礼品合集,有些是椿雨和小郑送我的
经历了年会,听部门老大们分享成立历程和工作生活经验,玩游戏搜刮一堆奖品;
返工收获,好丰富鸭!
春节之后讨利是,一包赚回一天工资,快乐;
和隔壁部门老哥AKA班车聊天伙伴打乒乓球,或因手上牛鹅太多,我打输了也还是送我(谢谢磊哥!);
团建去了滑冰;
初中小朋友到成都腾讯上课
出差去成都,晚上吃火锅嗷。
旅行蛙蛙:成都站
生活状态也说说:
实习的第一个月,人丁兴旺!
这学期边上课边实习,并不忙碌,反而非常work-life balanced。因为只选了四门课,比正常学期少上1-2门;学校课余搞事也不多,这让我深刻反省,校园活动是不是因为缺经验和方法论,才成为时间黑洞。一周上两天课、三天班,当然不上班的时候也要完成工作,学习和工作的效率都挺高,除了online还放远古录播视频的那门课基本没学。这让我非常珍惜校园生活,也蛮喜欢上班。
班车上
腾讯有班车,挺方便的,这是身在郊区还能去城里实习的基础。规定工作时间是早10晚7,午休两小时,还要吃晚饭,合理。不过早上七点半多出发、晚上九点半到学校,一程1h+,算一算时间就觉得可怕,深刻感受到通!勤!浪!费!生!命!刚开始通勤路上会听播客,后面就听歌睡大觉。以后工作一定要住近一点!
中午出去吃饭
骑车回公司
傍晚下楼
可我没出去看看
滨海大厦挺漂亮,办公环境很好,食堂就那些但也能换着吃,做什么都可以在里面完成,有时感觉被关在大楼里了。偶尔中午出去吃饭,走在夹道树荫下;偶尔傍晚去一楼寄快递,看到夕阳斜照金灿灿,都有重获呼吸恍如隔世的感觉……
从庄周可以看出来我是个混子;若有缘再打王者,我就使用改名卡改成这位仁兄的名字
实习之前特地下载了王者荣耀啊哈哈哈哈哈哈,趁机尝试打游戏,如果工作伙伴们打我就可以观摩(确实打,但我太菜了就只自己消遣)。昨天刚把王者卸了,可能是我没把王者当社交游戏,就没体会到和朋友组队的乐趣;自己打往往就晚上回宿舍打几局,不想干活学习的时候会打开,反思反思也觉得它并没让我放松,而只是麻木;我对游戏好像也没啥征服欲,没想钻研怎么打更牛;发挥菜的时候网友戾气好重,不喜欢。。。。我就偶尔玩玩光遇治愈心灵吧…………
偶尔躺躺草地
总而言之——做自己想做的工作,就很开心!
(小企鹅是网图表情包)
我很重视工作,认为工作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换个说法:认为应该在工作中找到存在的意义、找到价值感、感到快乐,而不是用生活来治愈工作(这个说法参考了和子龙聊天时他的描述)。
接触社会创新相关的理念和实践、自己有了工作经历、上过管理学、社会学课之后,就对不同的组织模式、工作制度感到好奇。比如每个人在不同时间做事情的效率不同,如果我晚上做设计效率高,能不能不采取定时上下班制度,让我把白天的工作时间挪到晚上呢;疫情逼迫人们习惯了远程线上办公,以后会不会产生很多虚拟组织,生活地点在哪都可以,网络一线牵就可一起工作;常规科层制怎么发挥优势,创新的组织形态怎么维持效率,工作怎么带给人更好的生活……
面试和工作时候聊到专业,有个问题被多次问到:为什么学Marketing会关注公益。答:天然理念吸引,且有学校平台(感谢SPC,还有各类通识课)。
天然理念吸引背后可能有对商科的反思,大一时候特别迷茫,后面回想起来,是学那些商科基础课没让我感到快乐,好像都在讲怎么做,都围绕着钱,默认钱是准则,没人说为什么。好像也没人关心理想,顶多问问你想选什么专业。大一下上中文课和通识课之后很快乐,迷茫就渐渐淡了。
学年初做的SPC招新图,也是公益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普
SPC是精神家园,感谢小易的造梦支持,霍霍阿若阿棋在我心里就像高中的醋鸡梦婷林忆凡一样……虽然我和他们并没有多少一起工作的经历,但是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啊哈哈,看他们探索就觉得心里有底气,看现在在校的小伙伴探索也是!SPC是学生助理高度参与的部门,很有活力,现在也有些不稳定,感到组织更新换代中出现了些问题,希望之后能花些精力和伙伴们一起重新思考整顿下。
突然想顺便安利一波CPR传讯公关处和UAC大学艺术中心,去这几个部门做学生助理亲测体验极佳!赞美学生助理制度,做喜欢的事情又有钱拿!CPR是学校“门面”,有想法有能力的话,作品展示平台和活动参与机会都是校级的。UAC,文艺启蒙,设计天堂,心灵放飞之处,打工期间有很多想参加的UAC活动没法参加,遗憾。在这三个部门遇到了特别多好老师和伙伴。
书托邦和林老师的围炉之夜
公益周之后觉得下沉广场人变多了,虽然大家说是subway的功劳但还是很开心
超级反对网络上“校园经历没用”的说法。虽然不知道HR怎么想,但是对自己来说,校园是一个最附近、最可能发挥影响力的地方。找工作是在找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在校园里做事情也是在创造自己想要的校园生活。哎呀说到这里就提提Parklife生活在公园,目前为止大学生活中最浪漫的事情就是做这个项目和认识一群伙伴。一直在想它未来要怎么继续,最近一次和喻喆聊天是觉得可用设计工作室的形态……然后决定找些伙伴和老师聊聊!或许有人能看推送看到这里,给我们点启发吗!
乡村调研的支线:给小朋友上课
改作品集估计劳动节内完不成了,我搞完这篇推送必须先进入学习状态,然后见缝插针弄作品集!之后想尝试下造点、msc这类组织,探索服务设计和咨询。伙伴们有啥推荐的去处求分享!之前领悟到方法论和知识的重要性,所以最近在ABC公益咨询做志愿者,发现咨询解决问题是挺好玩的;ABC的组织模式也很神奇,怎么让志愿者用爱发电呢,观察学习ing。之前还参与过和乡村建设(乡村复习论坛)、乡土文化(茉莉留声机)相关的组织,对这方面也还是挺感兴趣的,因为工作模式不太适合我现阶段做,所以先退后一步。
写这篇是想给过去的实习一个交代,留下痕迹;也想趁机呼喊下观点,给自己壮壮胆、招呼下有类似想法的伙伴:不要放弃寻找理想的工作,坚持双向选择!打工人联合起来!争取不要被制造甘愿、不要陷入赶工竞赛等等原子化内卷竞争中!
这学期GEC Living Sociology最后一节lecture:在生活中打开对社会学的想象力&社会学在于实践。不好意思把韩老师拍的歪歪扭扭!
这学期社会学通识课,我们组刚好做科层制主题的报告,提出的讨论问题是996。伙伴们的讨论非常深入全面,大都表示认清现实但无法改变:“996工作制的弱化只有当社会达成反抗共识……时才能实现了”。俺也不知道具体有啥办法,反正先自己试试,而且知道有很多人在一起探路,就让人觉得有希望。希望青年能既不卷也不躺平,站着进入职场;希望出现有“反抗共识”的领导者和创业者,摸出不996的发展道路。
希望大家拥有理想工作和理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