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破浪前行——河池市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时事   2025-01-25 11:17   广西  
年终岁尾,是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单的“交卷”时间。2024年,河池表现不俗,书写了高举旗帜、真抓实干、团结奋进的新篇章——

投资99.4亿元的龙江河谷灌区工程开工建设,河池(宜州)西过境线高速公路、河荔高速(广西段)建成通车……一个个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建成见效,擎起发展的“硬脊梁”;

宜州西高速重点控制性工程全村枢纽互通联结四方。姚忠俊 摄

大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政务服务标准化成为全区唯一获批的国家级试点项目,落实减税降费及退税37.8亿元……一项项优化营商环境具体措施落地,筑牢发展的“新根基”;

成功入选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创建名单,统筹抓好教育、社保、医疗、“一老一小”等民生大事……一桩桩民生实事掷地有声、温暖人心,绘就幸福生活的“新底色”。

河荔高速(广西段)川山互通枢纽。高东风 摄

亮眼成绩,彰显战略定力。过去一年,河池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把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攻坚提质建设“六新河池”,全市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健康发展。


“稳”的基础更加牢固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开春即开工。2024年2月29日,河池南丹(天峨)工业园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项目启动仪式在南丹县举行。该项目是目前国内装机容量最大的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是广西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点项目,也是河池建市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工业项目。
河池南丹(天峨)工业园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项目启动。
重大项目建设是促投资、稳增长的“牛鼻子”。河池坚持项目为王,奠定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石。自治区级和市级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开工104个、竣工84个,完成投资348.6亿元。其中,投资99.4亿元的龙江河谷灌区工程开工建设;成功创建自治区市级水网先导区,完成水利投资21.48亿元;全市完成交通投资140亿元;统筹推进东兰弄好岭风电场等43个新能源项目建设,完成投资超50亿元。
南丹工业园区航拍图。
坚持政策引领、项目带动、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河池工业领域、重点行业和重大项目呈现出多点开花、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河池预计完成规上工业产值808.8亿元,同比增长21.65%,预计增速排全区第一;预计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2%,排全区第一;新增66家企业上规入库,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40家的165%,完成率排全区第二。
好的营商环境是压舱石、生产力、竞争力。河池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落实减税降费及退税37.8亿元,撬动投放“桂惠贷”120亿元。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17项重点工作纳入自治区“2+4”盘子;大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政务服务满意率99.9%,政务服务标准化成为全区唯一获批的国家级试点项目……通过一项项实打实的举措,助力把河池打造成为投资的洼地、兴业的沃土。
苦干实干,换来经济回升向好。据统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404.15亿元、增长5.3%,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3%、9.6%、3%。


“进”的势头不断增强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发展。
近日,在广西嘉联丝绸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全真丝壮锦设备正高效运转,工人各司其职,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2024年12月3日,广西首条全真丝壮锦生产线在嘉联丝绸公司正式投产,填补了广西全真丝壮锦织造的空白。
这是河池工业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
纵观全年,华锡集团提高核心竞争力建设一流企业工程列入自治区重大产业标志性工程,河丰药业东巴凤大健康生物医药、天龙泉万吨年份酒陶藏库建设等重大项目开工,南方公司锌氧压浸出和锌精矿配矿、佑灿公司磷酸铁锂新能源新材料一期、环江祥盛公司刨花板、誉升公司深加工50吨锗等重大项目竣工投产……各企业铆足干劲、加速冲刺项目建设,为河池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
广西嘉联丝绸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有色金属、桑蚕茧丝绸两大支柱产业成为全区先进制造业集群,有色金属产业实现产值360亿元、增长27.5%,茧丝绸产业实现产值45亿元、增长15%。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9家,任务完成率连续两年排全区第一。获认定自治区级创新平台载体5个,2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家企业获认定为自治区瞪羚企业,5家企业获认定为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企业。河池高新区获评“自治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新增上规入库企业66家,2家企业成为广西链主型龙头企业。实施重点产业链“链长制”招商,引进强优企业9家,招商引资项目完成投资180亿元……充分展示了河池以工业为城市赋能,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信心、决心和担当。
农业稳则基础牢。河池是传统农业市,长期坚持企稳求进,高效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全市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单产实现“三增长”;油茶、肉牛产业获得中央专项资金补助9亿元;蚕桑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不断壮大,桑园面积、蚕茧产量连续20年位居全国地级市之首;获批创建全区首个肉牛产业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河池成为广西首个冰鲜牛肉供港城市。建成田园综合体23个、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74个,农业优势正加速转化为发展胜势。
南丹云观天云朵音乐会。南丹县文广体旅局供图
文旅消费提档升级。2024维也纳联合国中文日系列活动上,河池首次较为全面地把本地民族文化推向国际舞台,为开拓国际文化旅游市场迈出了坚实一步。天峨“蓝刀鱼风暴”、凤山“果冻海”、都安“一条会开花的河”、红水河玻璃水等成为网红地标和打卡胜地,河池成为“全国最受欢迎小众旅游目的地”。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39家,数量居全区第一。去年,河池接待游客6441.4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63.7亿元。
……
过去一年,河池立足实际,注重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支撑。


“暖”的温度更有质感


去年11月,位于宜州新区内的河池学院新校区一期项目首栋公共教学楼封顶,预计今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在交通建设一体化的驱动下,东兰、巴马、凤山三县高速公路总里程新增223公里,东巴凤与各大城市、经济圈的时空距离越来越短,老区处处充满生机与活力;全市保交房项目建成交付5965套,交付率93.50%,远超预期……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集中财力优先保障民生。统筹发展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各项民生事业,全市民生类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例达82.8%,持续提高群众幸福指数。河池成功入选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创建名单,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51万人。
新建成的金山大道工程(一期)。
民生项目统筹推进。抓好金宜同城化、东巴凤区域一体化等改革措施落实。宜州新区、高铁新区、金宜城市走廊建设稳步推进,金山湖花园一期顺利开售,河池高中宜州新校区和宜州新区配套中学、小学、幼儿园启动建设,金城江城区城市更新及老旧小区改造有序实施,金宜双核驱动发展效应逐步显现。实施东巴凤区域一体化项目105个,完成投资45.12亿元。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河池中心城区(金城江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9%,并列全区第一;河池辖区内12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100%;土壤污染防治成功经验入选第六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
绿色发展底色更足。在全区率先出台绿色项目和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7家、自治区级绿色工厂11家、自治区级绿色园区1家。大力推动“广西国家储备林林票”制度改革等试点扩点增面,广西首批林业碳票、取水权抵押融资贷款在我市发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双拥模范城“三城”联创,河池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2个集体、2名个人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河池籍作家凡一平荣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
一件件暖心实事,为百姓撑起了民生保障伞,绘就群众幸福生活的明亮底色。
站在时光交替的新起点上,河池踔厉奋发,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勇毅前行,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池篇章中展现新担当和新作为。




者丨河池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潘剑
编辑丨杨念松
校对丨毛秋霞
值班主任丨谭丽娴
值班编委丨谭福恩
河池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河池融媒
河池市官方权威新闻资讯发布平台。投稿邮箱:2757396115@qq.com;hcrbnews@163.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