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长城看中华·甘肃|待君重谱出塞曲,万里边关奏华章

旅行   2024-10-04 17:44   甘肃  



编者按

1984年,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等单位发起“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邓小平、习仲勋等领导同志为活动题词。40年后的新起点上,北京日报社发出“爱我长城 兴我中华”新倡议,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今年暑假,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响应倡议,与北京日报社联合开展“沿着长城看中华”暑期社会调研实践活动,组成15支队伍赴长城沿线15省、市、自治区,围绕长城保护与文化传承、生态保护、乡村振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主题开展调研采访。


年轻的00后学子们将用文字和镜头记录人文故事、采集长城岁月,书写“爱我长城 兴我中华”的全新故事。





雄关巍峨,商旅络绎,使者相望于道

瀚海百丈,大漠孤烟,天马驰骋于野

烽塞关城,驼铃丝路,义士戍守于疆

敦煌长城

既是守家卫国的关口

也是开放交融的门户

更寄托了诸多文化意象

成为了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标识
















2024年7月21日至7月25日,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沿着长城看中华”暑期社会实践团由学院赵睿老师带队,赴甘肃省敦煌市阳关、玉门关长城沿线展开调研。踏上“秦时明月汉时关”的黄沙古道,追忆“西出阳关再无故人”的真挚情思,领悟“黄沙百战穿金甲”的家国豪情,体验“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旷远辽阔。用脚步丈量中国大地,用镜头记录边塞风光,用耳朵倾听长城保护工作者的戍边故事,用真心感悟古今同频的民族精神,体会长城文脉在新时代迸发出的生机与活力。













【砖石诉史 丝路遗韵】




提及敦煌,除了莫高窟的千壁丹青,鸣沙山的大漠清泉,还有一处独特的历史古迹——以阳关、玉门关为代表的汉长城。敦煌两关要塞,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是通西域、连欧亚的重要门户。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大破匈奴,为保障边关安全,汉武帝下令修筑河西长城,于河西走廊“列四郡,据两关”,历经20年,形成了横贯河西走廊,绵延1000余公里的汉长城。玉门关、阳关两关与敦煌城遥相呼应,构成了一个防御的三角形,保卫着丝绸之路的畅通。



(玉门关遗址)

(阳关烽燧)




自此,驼铃在大漠中不断响起,中原与西域以及欧亚各国交往日益频繁。北行出玉门关,南行出阳关,两关分扼天山南北路的咽喉,成为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作为西汉时期抵御匈奴过程中建置的重要关隘,它们不仅在军事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成为中原与西域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商业贸易交通、使者通信往来的关隘要口。敦煌也因此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镇。驼铃声声带来各族交融繁盛,黄沙漫漫孕育出灿烂文明,举世闻名的敦煌文化由此而生,成为绽放在沙漠中的金色玫瑰。



(敦煌泥版画)




在敦煌,长城不仅是一道抵御外侵的屏障,更是一座见证千年文明交融与碰撞的丰碑。古老的墙体如同一条条纽带,将古今紧紧相连。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风沙轻拂过岁月的尘埃,留下了一串串历史的印记。为了深入了解长城文化,实践团走进阳关、玉门关、敦煌市博物馆等地展开实地调研。



(实践团与阳关长城工作人员合影)

      

【阳关古道 边塞长歌】










阳关,建于汉武帝时期,是丝绸之路西出敦煌,通西域南道必经的关隘。阳关位于敦煌市西南70公里外南湖乡境内的“古董滩”上,“山南水北谓之阳”,阳关位于玉门关的南面,以是得名。


实践团首先参观了敦煌阳关博物馆。这座位于阳关景区内的仿汉城堡式建筑群,由两关汉塞陈展厅、丝绸之路陈展厅、汉阙牌楼、阳关都尉府等九个部分组成。展列了古代边关军事文化和丝绸之路文化的遗迹,千年古迹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悲欢离合,仿佛触及到了那一段遥远时代的脉搏。


(实践团参观阳关博物馆)


阳关博物馆副馆长吴丰萍与阳关结缘已逾二十载。从一名讲解员到博物馆副馆长,她的坚守源于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她说,新一代长城保护工作者都是新时代的“守关人”,“守关人是分量很重的一个词,它是一种荒凉寂寞的象征,更是一种家国情怀,一种责任担当,一种舍弃小家、保卫大家的勇气。”新时代的守关人,不仅仅是一份荣耀,更是坚守与奉献,只有当每一个人都成为文化的守护者时,才能真正实现文化遗产的赓续发展,让这些跨越千年的历史记忆继续照亮未来之路。


(吴丰萍副馆长在阳关烽燧)


























随后,实践团走进阳关长城遗迹,探索古代通信的秘密——烽燧,作为军事信号系统的烽火台是古人智慧的体现,无论是点燃芦苇束做成的苣火,还是堆起巨型草堆的积薪,都在戈壁滩上历经了两千多年的风霜雨雪,讲述着千百年前戍卒将士每日伐薪戍守边关的生活。


(阳关汉长城遗址)


如今,沙场喧嚣已经淹没进历史的尘埃,阳关景区唯有游客络绎不绝。谈及阳关文化遗址的开发和文旅产业的发展,吴丰萍副馆长表示,阳关博物馆不仅仅是文物的展示地,更是阳关文化的现代“翻译者”,如何以更加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方式呈现长城文化,是阳关博物馆近年来传承长城文化的重点。


为此,博物馆组织了各种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项目,让游客深入体会长城文化。特别是融合了阳关文化、长城文化的研学课程,如阳关壮别、修建长城、烽火传递、拓片制作等活动,游客登临长城追古怀远的同时,还能取一份“通关文牒”,逛一逛阳关都尉,走一走“阳关道”,在寓教于乐中全面展现长城文化、敦煌文化以及丝路文化的博大精深。这种互动式体验与情景再现,是阳关博物馆对于长城文化的“活态化传承”的尝试之一。


(实践团与阳关“关长”对诗通关)


























登城远望,浩瀚戈壁,苍茫大漠,万仞山间,孤城一片,丝路南道在群峦叠嶂中蜿蜒延伸。阳关不再是三叠阳关中的离别之地,而是雄浑壮美的大漠绿洲,是感受长城文脉的历史胜迹。


(实践团与阳关博物馆副馆长吴丰萍合影)

(阳关景区王维雕像)








      

【玉门关外 白杨俊挺】



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长城从来不是凭空而生的神迹,而是一代代戍边守城人坚韧不拔共同谱写的传奇。在敦煌玉门关长城,实践团探访了扎根大漠十八年的“戈壁夫妻”——长城文保员张吉全和闻春瑜夫妇。


玉门关长城位于大漠深处,距离敦煌市区97公里。一路戈壁延绵不绝,沿途不见人烟。2006年,张吉全应聘成为敦煌市文物保护中心一名文保员,负责守护离家百公里的玉门关汉长城遗址。初来玉门关,土坯房、咸水井,戈壁晚上不通电,白天要提前把手电充满。白天烈日暴晒、黄沙漫天、夜里狂风卷地,砂砾如斗。长城文保员的职责除了每日巡护、观测记录长城本体及周边环境的状况,还要徒步驱赶靠近长城保护区的牛、马、驴、骆驼等大型动物至数公里外,就这样日复一日,风雪无阻。


(张吉全、闻春瑜夫妇接受实践团访谈)


2011年,闻春瑜也加入到了守护长城的队伍中来。守护长城的工作全年无休,玉门关不曾有过一起安全事故,意味着文保员十八年如一日的恪尽职守。十八年来,家中大小事项只能轮流操办。大女儿出嫁那天,没能挽上父亲的手。张吉全是在回门礼那天才夫妻换班,见到了已嫁做人妻的女儿。提及这些,闻春瑜不禁落泪。


(文保员张吉全身着长城保护工作服)


随着国家对长城保护力度的加强,对基层文保员的保障设施也更为完善。玉门关深处,当地政府为夫妇二人建起了新房,通电、通网、供水逐一实现,监控和扩音设备也安装备全,帮助他们更好地守护汉长城。


张吉全在房子一侧种了一排白杨树,闻春瑜在后院开辟了一方小菜园,园子里种了玉米、白菜、小葱。戈壁滩土壤是盐碱地,但就在风吹日晒中,这些作物居然也顽强生长成活,像张吉全夫妇一样,在茫茫戈壁扎下了根。


(张吉全和他种的胡杨树)

(闻春瑜种的白菜)


汉长城多为就地取材,玉门关附近多红柳、芦苇、罗布麻等植物,修筑该段长城时,人们以植物枝条为地基,然后以一层砂砾一层芦苇,层层夯筑。及至今日,墙体两侧被风沙侵蚀出一层层深浅不一的沟壑,如同岁月刻下的年轮,记载着两千余年的光阴荏苒,也记录着一代代基层文保员的坚守和奉献。他们传承的是历史文化、守护的是长城古迹,在茫茫戈壁书写着新时代的守关故事,践行着新时代长城精神。


(张吉全、闻春瑜夫妇与实践团巡长城)

(玉门关汉长城遗迹)

(实践团在玉门关长城合影)

      

【长城文脉 再展新貌】












在敦煌,长城精神不仅被铭记在历史中,更融入到现代文旅产业的发展中,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敦煌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将长城文化融入旅游项目和文化活动中,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文化爱好者。敦煌文旅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鸣沙山无人机表演“西出阳关有故人”)


























在敦煌博物馆的长城展区,陈列着大量与长城相关的文物和资料,包括古代的军事装备、建筑构件以及记录长城修建和维护的历史文献等。这些展品不仅展示了长城的建设过程和军事功能,还生动再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博物馆更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数字化展厅,进行全方位记录和展示,使得更多人可以近距离感受到长城的宏伟与壮丽。


(敦煌博物馆长城文物展列)

(实践团参观敦煌博物馆)


























在新时代下,敦煌文旅产业正以长城精神为指引,走出一条融合创新、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随着长城文化在敦煌文旅产业中的不断深入和推广,敦煌这片神奇的土地将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世界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


(敦煌文创)

(实践团拍摄敦煌文创)













【实践团成员感想】



在甘肃敦煌,玉门关与阳关,这两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文化底蕴的古迹,仿佛是两扇穿越时空的门扉,引领着我们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调研之旅。此行不仅让我们亲眼见证了古代丝绸之路的辉煌遗迹,更深刻地体会到了长城文化守护者的执着与奉献。


初抵敦煌,那连绵不绝的沙漠与远处隐约可见的烽火台交相辉映,瞬间将我们拉回到了那个金戈铁马的时代。在玉门关与阳关,每一块风化的石砖、每一道斑驳的城墙,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过往的故事。我们漫步其间,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那份跨越千年的沧桑与坚韧。


尤为难忘的是,我们拜访了守护长城18年的文保员夫妇。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默默守护着这片神圣的土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守护”二字的深刻内涵。在交流中,我们被他们的执着与坚持深深打动。他们不仅讲述了自己在长城保护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和挑战,更分享了那份对长城文化的热爱与敬仰。他们的话语虽朴实无华,却如同沙漠中的清泉,滋润了我们的心田。


此次调研,让我深刻认识到长城不仅是一道军事防御工程,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它凝聚了无数先人的智慧与汗水,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兴衰更替。而这样的守护者,则是长城精神的传承者,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展望未来,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长城保护的行列中来,共同守护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我也将把此次调研的所见所闻所感,融入到我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努力成为长城文化的传播者和守护者。我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长城一定能够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2022级本科新闻学专业 孙彦洋

踏入敦煌,便是踏入了那片承载着千古风华的土地,如同步入一部厚重的历史长卷,每一砖每一瓦都镌刻着往昔的荣光与悲歌。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诗人的墨香,每一缕风都携带着古代将士的铁马金戈之声。远处的山峦如同沉默的守护神,静静地见证着一切变迁,而脚下的戈壁,则像是时间的沙漏,记录着无数个日夜交替。吴副馆长与张大哥夫妇,就如同这片土地上的最后的守夜人,续写着千年以来未曾中断的篇章。他们既是守护者,也是讲述者,以一种静默的方式,将长城的故事一代代传递下去。他们,是这片土地上永不消逝的灵魂。

2023级新闻与传播硕士大数据传播方向

宋兴雨

长城,这座历史的丰碑,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程,也寄托了民族的未来与希望。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和团结协作,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当漫步在烽燧脚下,仿佛可以听到历史的回音,悠悠驼铃,咚咚战鼓,呜呜号角。古代诗人笔下的阳关、玉门关,是边塞诗中的经典,充满了壮志与忧愁。如今的汉长城已经逐渐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文化象征,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在这次调研中,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两千年的文明遗迹如何在开放中获得新生,也被如吴丰萍副馆长,张吉全、闻春瑜夫妇为例的新时代守关人所深深感动。

2022级本科广告学专业 么坤

甘肃之行留下了太多难忘的回忆。我们在40多度的戈壁暴晒、在玉门关走过沙尘暴,还遇到“沙漠下暴雨”真实版;也在在天气晴朗的阳关看到远方的雪山,在玉门关陪张吉全、闻春瑜夫妇巡视长城,在敦煌夜市遇到阳关故人……


回顾这段实践,总会想起吴副馆长说的那句——“长城不仅仅是伫立在那儿,是千百年无数将士用血肉保护了边塞的安全和丝绸之路的畅通。”人是最大的能动性,如今的长城保护,也是新时代守关人在大漠中书写了一段段关于守望与开拓的故事。

2023级新闻与传播硕士融合新闻方向

柴吴昊




供稿|柴吴昊 宋兴雨

供图|孙彦洋 么坤


END

来源 | 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责任编辑 | 吴丰萍

编辑 | 年超君  张奕瑗

校对 | 吴雪芹  张 玲 




往期精彩
国庆假期:带娃追寻王维笔下的阳关

如梦敦煌醉金秋

有一种“古代签证”,叫“西出阳关”

敦煌阳关景区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代大诗人王维的千古绝唱《渭城曲》,让敦煌阳关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故乡。这里曾雄关巍峨,商队络绎,使者相望于道;这里曾绿树成荫,街道纵横,天马驰骋于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