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诗词】天涯

文摘   2025-01-09 22:13   宁夏  


天 涯


[唐]李商隐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注释

1 莺啼:莺鸟啼啭。人哭泣叫“啼”,鸟鸣也叫“啼”。这里把两种“啼”合到一起,并且如钱锺书《谈艺录》中论曲喻所说:“认真‘啼’字,双关出泪湿也。”

赏析

诗歌前两句写正值春日良辰,诗人却远在异乡,若如此便罢了,偏还是夕阳暮景,遂引起他无限的羁泊沉沦之痛,日暮乡关之思。两句中“天涯”、“日”字叠用,回环几转,凄怆无极。后两句欲借莺啼来祭奠春花,而所祭对象的重点却是“最高花”,又特别深曲。姚培谦说:“最高花,花之绝顶枝也。花开至此,尽矣。”徐德泓说:“最高之花,到后始开。”最高花,开得最高,惹人注目,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否开在最后,却成问题。植物生长发育有顶端优势,多数植物皆是顶端之花开得最早;少数由下而上,节节开放之花,开至顶端已呈衰萎状态,甚至蔫而难开(如芝麻)。所以,李义山此诗中的“最高花”,乃是开得最早最美之花。而由于开得早、开在绝顶枝上,也最易招惹风雨摧残。这样的“最高花”,应该会引起李义山某种相怜相惜之感。李义山才华早著,参加进士和博学宏词考试,都曾有优异表现,不啻早开之最高花。然而,其结果却是“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这不就是诗人面对“最高花”伤感的原因吗?至于为什么要借莺鸟为其洒泪祭奠,在构思上也十分深曲,《红楼梦》第五回中有曲子云“欠泪的泪已尽”,诗人因为早已泪尽,才转而乞莺鸟为之洒泪。意极悲,语极艳。构思如此之曲,却又写得“一气浑成”(田兰芳评语),非常难得。


来源|学习强国

编辑|金浩然  校对|石瑞霞

审核|乔心雨  责编|王元芳

宁夏理工学院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欢迎关注宁夏理工学院,宁理就在你身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