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前言
为了解决当代社会中人们普遍感到时间匮乏这一社会性问题,公共管理学院特别举办了主题为“生活的节奏与节奏的生活——基于健康社会学视角”的学术讲座。该讲座于2024年12月11日在常州校区2号楼C110举行,由社会学系的顾金土教授主讲。
讲座伊始
图1
图2
讲座伊始,顾老师首先对“节奏”和“社会节奏”进行了明确的定义。他指出,现代社会受到科技加速、社会变迁加快和生活节奏加快三方面的共同影响,总是倾向于崇尚当下,不断追求短期效益的最大化。这种趋势不仅增加了人们的疲劳感,还导致了抑郁和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普遍存在。此外,现代社会的加速发展还使得人们的“待办事项清单”不断增长,其排序原则也逐渐转变为基于外在要求的“截止期限”。相比之下,那些没有明确期限但更具价值的事情往往被推迟或忽视。
讲座进行时
图3
PART 01
随后,顾老师引用了一份详尽的数据报告,讲述了现代职业群体的生活节奏。在分析这项数据时,顾老师尖锐地指出:在现代社会中,最忙碌的群体当属在大城市中务工的底层工人;在男女就业人群中,尽管工作时间相差无几,但女性仍然承担了更多的家务劳动;青年就业人群的通勤时间也比中年群体要长。这些数据详尽地揭示了当今社会生活节奏的痛点。
PART 02
在讲座的后半部分,顾老师从现代生活节奏对人们的被动影响谈起,深入分析了青年群体所面临的现实缺失症、“失神”困境,以及现代社会对自然睡眠模式的冲击等问题。他指出,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也削弱了人与世界之间有意义的联系。随后,顾老师提出了主动选择有节奏生活的理念,并详细介绍了“citywalk”城市漫游这种方式,强调通过亲身体验周围环境,重建个人的“地方感”,找回自我节奏。他还讨论了与周边社会-环境建立共鸣关系的重要性,包括人与人之间、人与事物之间,以及人与超越性存在之间的共鸣。
讲座尾声
图4
讲座总结
讲座接近尾声时,同学们积极提问,顾老师逐一给予了详尽的解答。最后,顾老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精炼的总结,并从健康社会学的角度提出了美好生活的四个条件:个体的主观开放态度与自我效能感、经济领域的民主制度、完善的福利制度,以及主流文化对人与世界关系质量的重视。他强调,只有在这些条件的共同作用下,同学们才能在自己的生活节奏中过上真正有节奏、有质量的生活。
图文 | 徐思阳 钱思宇 夏雯瑜 彭均荣 成家丽
编辑 | 刘心妍
责编 | 冯琳琳 张成怡
指导 | 强文丽
审核 | 朱志梅 任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