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正式开始反击!富士康突然宣布重要决定,外媒:彻底不回头了

文摘   军事   2025-01-09 11:07   广东  
 

忘记挖井人,是很多人跌入井底的开始。”曾经的富士康,是全球代工行业里的“金字招牌”,靠着大陆市场的政策红利和廉价劳动力,迅速崛起为电子制造的巨无霸。从iPhone到亚马逊,从微软到戴尔,富士康几乎垄断了所有顶级科技品牌的生产订单。但这位叱咤风云的商界大佬,最近的一系列操作,却让人不禁感慨:水涨船高时,忘了是谁把船托起;水落石出时,他也忘了该往哪靠岸。

最新消息显示,富士康宣布追加5亿美元投资印度的特伦甘纳邦和海得拉巴工厂,并计划在第一阶段提供25000个工作岗位。对于一个代工巨头来说,这笔钱投得毫不犹豫,仿佛在告诉全世界——郭台铭彻底选边站了,重心已完全转向印度。

然而,印度真的能撑得起富士康的全球产能转移计划吗?去年,富士康在印度生产的iPhone15就因为良品率问题闹出了一连串风波,苹果不得不再次向大陆工厂下单,来弥补产能缺口。印度的基础设施、供应链配套和工人素质,远不如大陆市场那么成熟。郭台铭想用印度市场“接盘”,不免有些操之过急。

富士康的崛起史,其实就是一部大陆政策红利造就“代工王”的故事。特别是在郑州,富士康依靠当地的土地优惠、税收减免和大批劳动力支持,建成了全球最大的iPhone生产基地然而,当富士康赚得盆满钵满时,郭台铭却开始对这个“挖井人”翻脸不认。从主动切断与华为的合作,到积极响应苹果的“产能搬迁”计划,再到此次大手笔投资印度,郭台铭的每一步都在表明,他的目光已经完全聚焦在印度市场和苹果客户身上。

更令人愤怒的是,郭台铭还搞出了一个“舆论操作”。富士康宣布严格执行“双休+8小时工作制”,表面上看是为了给员工减负,实际上却是变相降薪。要知道,富士康的员工收入大多依靠加班费,如今取消加班,数十万员工只能拿底薪。这一调整,让舆论炸锅的同时,也让富士康员工的生活压力骤然加大。

郭台铭的算盘打得再精明,也掩盖不了一个问题:富士康未来的核心订单,真的还能指望印度市场吗?苹果虽然推动供应链多元化,但核心市场依然在大陆。近年来,库克频繁与大陆本土的供应商接洽,比如立讯精密比亚迪和硕等企业,已经在逐步瓜分富士康的订单。

 

而印度市场呢?政策多变、基础设施落后、劳动力素质参差不齐,早已被多家外企诟病。郭台铭想在短时间内将印度工厂的员工扩招至20万,但从现实情况来看,这一目标注定难以达成。

正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郭台铭认为,抱紧苹果和印度的大腿,就能继续稳坐“代工王”的宝座。但现实是,苹果正在逐渐摆脱对富士康的依赖,而印度市场的不确定性也远比他想象得更复杂。一旦富士康的印度工厂无法提供稳定的产能,苹果势必会将更多订单转向大陆的供应商。

人生如棋,一步错,满盘皆输。正如那句老话所说,失去根基的大树,终究无法抵御风雨。富士康曾经靠大陆市场扶摇直上,而未来,也极有可能因为舍弃大陆市场,跌入谷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