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的旅行中,那些不经意间的遇见,让人难忘。
偶遇快餐竹筷的制作场面,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和专注的神情令人动容。一双双看似普通的竹筷,背后却是劳动者们辛勤的付出。从挑选毛竹到精细加工,每一个环节都饱含着他们的汗水与心血。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劳动者生活的不易,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着便利。
来到花油畈村,品尝那一碗油面,口感细腻,香气扑鼻。手工油面也叫“龙凤贡面”,粗细均匀,易煮不糊,口感劲道,百吃不腻,是罗田的名吃。花油畈村有个油面一条街。这传统的美食是当地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历经岁月的洗礼,传承至今。制作油面的工艺复杂而讲究,从和面、拉面到晾晒,每一步都需要精湛的技艺和耐心。它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承载着先辈们的生活记忆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与皮影戏艺人的攀谈,则让我对传统工艺的传承有了更深的感悟。他们坚守着这门古老的艺术,用双手赋予皮影生命。在光影交错中,演绎着一个个精彩的故事。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下,传统皮影戏面临着诸多挑战。这些艺人却依然执着地守护着这份传统,努力让它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这些传统工艺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它们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有责任去保护和传承它们,让它们在未来的岁月里继续熠熠生辉。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每一位劳动者,感恩他们为我们的生活所做出的贡献。
油面开始是粗的
慢慢抻的细长
有吃的,有干的——还有看的
上下抖动抻拉,颇具节奏美
男人腾出手,坐下来削茯苓
品尝刚出锅的鲜油面,胜过大餐
留个纪念
堆积如山的竹子是做快餐筷子的原材料
分割竹柸、消毒以及打柸的过程我们没有看到,只见一捆捆整齐排列的竹柸正在晾晒
烘烤竹柸
偌大年纪还在劳作
码在一起等待进一步加工的竹柸
遇到一位皮影戏艺人,生意好像并不太好
老先生拿着皮影道具给我演示
一旁卖花生老两口
七十多岁上树摘柿子的老人
拎到集市卖个好价钱
大田劳作的乡亲
船夫
END
赵登勤,网名找乐,高级职称,业余喜好摄影,曾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摄影专业学习,系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新闻摄影学会会员,山东省艺术摄影学会会员,德州市摄影家协会理事,山东图片库签约摄影师,1999年入集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摄影家全集》……
专访 ▶ 我看摄影 【我拍我的幸福生活】
发烧不发疯 调色不好色
拍片不拍马 找乐不找事
联系邮箱:zhaole18@163.com
感谢您抽出
·
来阅读此文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