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不盛产竹子,精通竹编技艺的就少,而武城县甲马营镇盐庄村就曾经盛行竹编,家家户户编织喂牲口的竹筛子,并以此养家糊口。随着社会的发展,家中养牲口的少了,人们对竹编的需求也越来越少,村里曾经辉煌的竹编盛景早已不可再现。而总有养牛专业户的需求,作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竹编也需要传承下去。柏中荣作为盐庄村唯一的竹编筛子手艺人,决心把这一技艺传承下去。
传统竹编筛子工序繁多,需要锯竹、划竹、编筛底、制筛托、编筛筐、铺筛底、剪边、搭圈、缠筛子等多道工序。
我曾经两次造访柏中荣——
一根根普普通通的竹子,在他的巧手打造下,化成薄薄的篾片,篾片不断交织穿插,变成了家用器具——竹编筛子。筛子通体用竹,不仅结实耐用,而且天然环保。他编织的筛子,那精致的纹理、牢固的结构,无不展现出他的匠心独运。每一个筛子都不仅仅是一件实用的工具,更像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在他的手中,竹子仿佛有了生命,它们经过巧妙地弯折、交织,幻化成各种美妙的形状。那一双粗糙却灵巧的手,诉说着多年来的坚持与付出。
每一个动作、每一道工序,都是他对传统技艺的致敬,也是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非遗竹编技艺的传承至关重要。他曾经到学校为学生展示竹编技艺,不遗余力地将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年轻人,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传承的意义,让这份古老的技艺得以延续。
生活如同一根长长的竹片,而我们是那执着的编织者,用自己的双手和心灵,编织出独特的人生画卷。
在时光的穿梭中,我们用每一个选择、每一次行动来编织生活的经纬。那些平凡的日子,就像是一根根丝线,或许单一看来并不起眼,但当它们相互交织、缠绕,便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图案。我们精心挑选着丝线的颜色和质地,时而用明亮的色彩勾勒出快乐与希望,时而用深沉的色调描绘出挫折与困难。生活的编织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会有纠结、有失误,但正是这些不完美,让我们的生活画卷更具真实的质感。
我们每个人都在编织自己的生活,编织自己的梦想。也许我们的织品并不完美,但它独一无二,只属于我们自己。它承载着我们的汗水、泪水、欢笑与感动。让我们用心去编织,用爱去填充,让生活与梦想紧密交织,创造出属于我们的精彩人生。无论未来的路还有多远,我们都将坚定地走下去,继续编织生活,追逐梦想,让生命在这无尽的编织中绽放出最绚烂的花朵。
锯竹
划竹可不简单,要把竹片根据需要从外到里破成三层薄片,很考验功力
编筛底要用外层篾片,筛子才结实耐用
老伴也来助战
编织生活的双手
原料
“不能有毛刺”
心里有底,手上有数
老柏的心里不只有竹编,孩子们也是他的骄傲
我还上了德州日报!
知道柏中荣家这个石槽是干什么的吗?
竹编是现实的,也是精神的。生活如同一根长长的竹片,而我们就是那执着的编织者,用自己的双手和心灵,编织出独特的人生画卷
END
赵登勤,网名找乐,中学高级教师,业余喜好摄影,曾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摄影专业学习,系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新闻摄影学会会员,山东省艺术摄影学会会员,德州市摄影家协会理事,山东图片库签约摄影师,1999年入集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摄影家全集》……
专访 ▶ 我看摄影 【我拍我的幸福生活】
发烧不发疯 调色不好色
拍片不拍马 找乐不找事
联系邮箱:zhaole18@163.com
感谢您抽出
·
来阅读此文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