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征集中美友好故事,环球时报提中日关系改善释放什么信号?

文摘   2024-12-29 23:18   河南  
环球周末新媒体系列公众号“环环物语”感谢您的关注
近日,人民日报、环球时报等官媒集中提及“中美友好”、“中日关系改善”等话题。
12月25日,《人民日报》突然启动了一个“中美友好合作故事”征集活动。
而且,这个活动不光是在网上吆喝,还正儿八经地登上了纸质版报纸。
据《人民日报》报道,他们要“记录中美交流感人至深的故事,展示中美合作友好画卷”。
紧接着,12月26日,《环球时报》也发了篇社论,题目就够直接:《现在就是中日关系改善发展的好时机》。
这篇文章里头,《环球时报》直接指出,“脱钩断链”不符合中日关系的现实,还说任何想在中日之间搞这一套的,“都不可能实现”。
这话说的,就差直接点名批评某些国家了。
这就是那个反美反日急先锋的胡锡进曾经主政的《环球时报》
一时间,中国的网友有点找不到北,特别是以前逢美必反、逢日必反的网络大v们。
给人的感觉,最近国内媒体上的一些动向,似乎在悄悄地改变风向。
当天,央视新闻报道,外交部表示希望中日双方扩大双向往来。中日双方梳理了机制首次会议以来两国在人文领域的交流进程,围绕青少年、教育、旅游、友城、体育、文娱、媒体智库、妇女等领域的交流合作达成10项共识。并表示,希望双方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扩大双向往来,创新交流内涵,营造健康理性的民意环境,树立正确客观的相互认知,搭建起更多民间友好交流的桥梁,助力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环球周末赞成支持国家倡导的“营造健康理性的民意环境,树立正确客观的相互认知”这一中日交流发展定位。
但不知一些高举反美反日大旗的网络大V、带鱼、司马、战嚎、克文之流情何以堪?
该怎样对自己的言行交待?
我想,至少也得罚酒三杯吧?
既然要营造健康理性的民意环境,那么中国人可不可以穿日本和服?日本人学校能不能在中国继续存在?日本的富士山的图片还能不能在中国出现?日本的红太阳图还用吗?进口日本的海鲜还能吃吗?
这些问题都在科研着我们的智慧和格局。
既然双方都达成共识了,我建议有关部门非常有必要进行一轮又一轮旗帜鲜明的正能量宣传,否则网络大V和民间反日积极分子一时半会可能摸不准方向。
否则,类似这样啼笑皆非的笑话还会重现。
那么,这两家重量级媒体,为什么会突然在这个时候,发出这样的声音呢?
近年来,中美关系、中日关系都经历了一些波折,甚至可以说是相当紧张。
各种摩擦、争端,层出不穷,大家也都看在眼里。
前段时间,网络上“反美”、“反日”的情绪,也是一浪高过一浪。
不少自媒体,靠着煽动这种情绪,赚得盆满钵满。
可就在这个时候,《人民日报》和《环球时报》却开始“踩刹车”了。
这背后,自然有深层次的原因。
难道这突如其来的“友好”背后,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先说中美关系。
这两年,美国那边,无论是特朗普还是拜登,对中国的态度都不怎么友好。
各种打压、制裁,一个接一个。
咱们这边,自然也是不甘示弱,针锋相对。
双方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再说中日关系。

日本呢,作为美国的“小弟”,自然也是跟着老大哥的步伐走。
在一些敏感问题上,时不时地挑拨一下中国的神经。
中国和日本的关系也是起起伏伏。
咱们老百姓,看着这些新闻,心里自然也是憋着一股气。
在这种背景下,《人民日报》和《环球时报》的这两波操作,自然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热议。
有人拍手叫好,说这是“大国风范”,“有理有利有节”。
也有人表示不理解,甚至质疑,觉得这是不是“软弱”,“投降”。
还有人想起了历史上的一些事情。
比如,上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破冰”之前,国内的舆论氛围也是经历了一番转变的。
当年,为了迎接尼克松访华,《参考消息》还专门刊登了一些关于美国的正面报道。
当时的说法是,“要让群众对美国社会有个具体认识”。
这跟现在《人民日报》征集“中美友好合作故事”,是不是有点异曲同工之妙?
那时候的转变,为后来的中美建交,乃至中国的改革开放,都奠定了基础。
那么,这一次的转变,又意味着什么呢?
这背后,究竟有没有什么大棋?
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中国从来不会做亏本的买卖。
“友好”的背后,一定是基于对国家利益的深思熟虑。
无论未来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咱们老百姓,都要擦亮眼睛,理性看待,不能被一些极端的情绪所裹挟。
毕竟,国家之间的关系,复杂得很,不是简单的“好”与“坏”就能概括的。
更何况,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咱们老百姓的福祉上。
只有国家强大了,咱们的日子才能越过越好。
在历史上,俄国是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新中国刚成立时,苏联曾派出大批专家帮助我们搞建设,但后来又和我们反目成仇,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甚至还用核武器威胁我们。
那时候的俄国和苏联是我们的敌人;
但现在呢,由于美西方的原因,我们又走到了一起。
此时此刻,俄罗斯又成了我们的朋友;
美国呢,在历史上,中美确有一段美谈佳话。
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在抗日期间,美国向中国提供了大量军需物资支持中国抗日,甚至还派出陈纳德将军率领飞虎队轰炸日军,对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用现在的话说,那时候的美国也是在“拱火”支持中国抗击日本。
但对于美国的这种支持“拱火”,中国人民是欢迎的、感谢的!
那时的美国是我们的朋友;
但在朝鲜战争期间,我们抗美援朝,将美国打到谈判桌上,取得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这个时候的美国又变成了我们的敌人!
综上所述,国与国之间,其实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样的。
敌人可以转变成朋友;朋友也可以转变成敌人。
当他是敌人时我们也不能对其赶尽杀绝、全盘否定;
1969年苏联叫嚣对我国“核打击”
当它是朋友时,你也不要对他掏心掏肺,因为它会变的,还是防着点!
凡事,不能做绝,不能走极端,不能一棍子打死。
还是那句话: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如果您觉得今天的内容还有些道理,请一定不要忘了给我点在看、点赞、评论。如果您把它转发到微信群、朋友圈和微信好友,我自然是感激不尽的,非常感谢,非常感谢!


环球周末
在这里,读懂中国,洞悉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