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周末新媒体系列公众号“环环物语”感谢您的关注
王毅外长和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在北京见面了,双方各有一个特别身份,边界问题特别代表,深入探讨后,最终达成6点共识,简单总结是:
第一,中印双方继续努力维护边境安宁。
第二,按照2005年两国达成的原则,继续寻求一揽子解决方案;
第三、细化边境管控规则,加强信任措施建设。
第四、允许印度香客来西藏朝圣。
第五、加强中印外交军事谈判协调。
第六、中方同意2025年在印度再进行一次特别代表会晤。
6点共识,都在解释一个重点,那就是印度不想在边境问题上得罪激怒中国了,有什么争议都可以坐下来谈。在印度排首要位置的,是和中国搞好贸易关系。
中印边界问题一直是两国关系中的敏感话题。1976年双边关系有所改善,但印度投靠美国后,对中方的态度开始变强硬。不断在边境制造摩擦和事端,引发激烈冲突。
当前,为什么紧张异常的中印边境为什么就突然缓和了呢?
一是印度在与中国的几年对峙,使其背上了沉重的军备负担
印度高层是非常清醒的,印度之所以敢于叫板,主要是印度知道中国的战略方向与对手不是印度,而且印度出于对美国压力需要,向美国邀功、要价。
从对峙成本上,中国在前沿部署两个重装旅,随后呈梯度部署,空军有歼二零坐阵,察打一体无人机随时监测前线情况。
印度方面则在前沿部署了三个山地师,后续20㎞纵深配备两个集团军,即二十万军人被牵制在前线。印军开支的大约20%被消耗在这里,而且还不占优势,成本巨大,效果差,印度感到与中国对抗在军事上没有前途,它只会消耗印度国力。
美国利用印度的野心和盲从,挑拨中印关系,边境线隔三差五有摩擦。但世界格局变化快,东方渐盛,西方渐衰,印度墙头草本性难改,权衡利弊,开始想和中国和解。
因此缓解同中国的紧张,恢复边境地区一度长达几十年的和平稳定,符合印度利益。
二、印度投入美的怀抱,并没有得到美国对其的承诺。
美国拉拢印度,有几个由头:入常、技术转让、市场开放、产业链转移,现在看美国政府一个也没有满足印度。对印度市场开放不仅没有实行反而加大了市场准入难度,至于产业链转移,美国自己都搞制造业回流,后怎么可能转移到印度?再说制造业产业链转移的权力根本不在美国,而是中国!
美国对印度的态度就是把印度当成对付中国的工具,但又不愿意给太多的饵料让印度上钩,搞得印度空欢喜一场。
印度也在为美国大选后布局,印度知道特朗普上台是只看利益的主,如果印度仍然执迷不悟,一旦特朗普调整战略,印度哭都来不及!
第三,印度与中国经济脱钩,没有带来其经济利好。
莫迪原本指望通过边境冲突,同中国的经济脱钩,振兴印度制造业。但结果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几年下来,中印贸易不降反增,大幅度增长。
中印贸易逆差几乎翻番,去年达到了850亿美元。而莫迪以为印度的本土制造业能够站起来,但是事实是印度的制造业急需中国的资金,技术,根本不能摆脱对中国的依赖。莫迪是白忙活了一场。
总之,印度的妥协不是偶然,而是在国际形势变化下的一种必然。美国在俄乌冲突、中东混战中陷入战略困境,影响力大不如前,威望不再。印度需要在中美之间找到自己的立足点。
尽管中印边界问题取得突破,但我们仍需警惕印度的反复横跳。特朗普重新上任后,印度作为金砖国家之一,对美国威胁加征关税很惶恐。莫迪当然明白,美国只想收割印度,也很清楚美国不会给印度任何好处,但是又得罪不起。
所以,为了不影响印度的经济发展,莫迪还是会在中美问题上继续反复横跳,而美国也会继续利用中印边界问题挑拨离间。
如果您觉得今天的内容还有些道理,请一定不要忘了给我点在看、点赞、评论。如果您把它转发到微信群、朋友圈和微信好友,我自然是感激不尽的,非常感谢,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