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开个“缝”就不会中毒?这5个误区一定要告诉家人

时事   2025-02-10 08:03   广东  

图片


寒冷天气下,很多人用上了“取暖神器”,还给自己安排了居家火锅、炭火烤肉、围炉煮茶……然而,却有人因此进了医院。


近期高发!

这些场景警惕一氧化碳中毒


近期,气温下降,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增多,全因在家长时间使用炭火烧烤、围炉煮茶、取暖时没有通风所致。


用炭火盆烤肉又取暖,女子在卫生间晕倒


30岁的杨女士(化名)家住湖北孝感,除夕夜当晚,她在家使用炭火烤肉2小时后又把炭火盆移至卫生间,后在卫生间洗漱时突然晕倒。入院后,医生根据杨女士的症状,考虑其为一氧化碳中毒。


居家烧炭取暖,女子重度一氧化碳中毒


除夕夜,40岁的陈女士(化名)因在家中烧炭取暖导致重度一氧化碳中毒,被送往急诊科。1月30日,在进行了两次高压氧治疗以及重症医学科的严密监护后,其意识才得以恢复并脱离危险。


用火盆烤火取暖,一家六口全部中招


日前,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一家人在家里用火盆烤火取暖,由于气温较低将门窗紧闭,结果突发一氧化碳中毒,全部进了医院。



据悉,我国每年一氧化碳中毒案例有2000~3000例,绝大多数是在日常生活中引起的,主要场景包括:


使用煤炉取暖、做饭,炭火炉取暖,燃气热水器洗澡、取暖。这些行为容易产生大量一氧化碳,再加上室内通风不良,导致中毒。


有些司机,特别是出租车司机,长时间在怠速空转的车里休息,发动机没有关,汽油燃烧不充分。一氧化碳废气会通过汽车空调的入风口进入车里,引起中毒。


在一些农村地区燃煤取暖,烟囱堵塞、烟囱倒风、烟囱连接不紧密等情况,往往容易造成室内一氧化碳浓度过高,引起中毒。



不只有烧煤才会引起中毒!

这5个误区一定要告诉家人


误区一:只有烧煤才会引起中毒


凡是含碳的燃料,如汽油、煤油、普通木炭、“环保炭”等,在缺氧而不能充分燃烧时,皆可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


误区二 :没有煤烟、臭味就不会中毒


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无煤烟不等于没有一氧化碳,若不做好通风,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内极易中毒。


误区三 :门窗开个“缝”就不会中毒


一氧化碳比空气轻,若门窗缝隙位置低,一氧化碳就不易排出,所以必须开窗通风。


误区四:装了烟筒或风斗就不会中毒


若遇大风倒烟、烟筒被堵塞等情况,一氧化碳排不出或排量少,可能发生中毒。风斗过小、安装高度不够等易导致一氧化碳排出不畅,也能引起中毒。


误区五:用湿煤封火或炉边放盆清水就不会中毒


一氧化碳极难溶于水,且水和煤在高温下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叫水煤气的混合气体,含有大量一氧化碳,且比重大,更易在室内积存,从而提高中毒风险。


如何判断一氧化碳中毒?

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很难被人察觉。


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时,身体一般会发出警告。当出现以下症状时,需要高度警惕↓↓


1.轻度中毒


可出现头痛、头晕、失眠、视力下降、耳鸣、恶心、乏力、心跳加速、休克等症状。


2.中度中毒


除有轻度中毒症状之外,皮肤黏膜会出现樱桃红色,多汗、心律失常、烦躁、行动迟缓、嗜睡、昏迷等症状继续加重。


3.重度中毒


进入昏迷状态,会出现阵发性或强直性痉挛,面色苍白或青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重度中毒患者死亡率高,即使存活下来也可能有严重后遗症。



医生提醒,一氧化碳中毒可能使人发生智力减退、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下降等情况,有的老年人可能会因此发生与阿尔茨海默病相似的痴呆症状。


一氧化碳中毒如何急救?

记住这些,关键时刻能救命!


如果真的遇到了一氧化碳中毒的情况,我们如何正确急救?这些要点请牢记↓


●立即开窗通风,迅速关闭燃气灶具、热水器阀门等设备;


●迅速将患者转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处,患者应保持安静休息并注意保暖;


●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保持侧卧,以防呕吐物吸入导致窒息;


●对有昏迷或抽搐症状者,可在头部置冰袋以减轻脑水肿;


●在进行现场急救的同时,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


●在冬天尤其要注意给患者保暖,避免发生冻伤和低温症。



生活中,有些人对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有错误认知,这三大误区不可取


1.冻一下就好


寒冷刺激不仅会加重缺氧,还会导致末梢循环障碍,诱发休克和死亡。


2.醋和酸菜汤能救人


对于一氧化碳中毒尤其是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硬往其嘴里灌醋或酸菜汤,容易呛入其肺内,阻断肺泡气体交换,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3.“醒”了就没事


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必须经医院系统治疗后方可出院,否则易出现并发症或后遗症。出院后应遵医嘱口服药物或进行其他对症治疗。


谨防一氧化碳中毒

转发告诉更多人!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何延国

校对:蔡佳



图片

图片

关注新快报

关注民生,消费维权,力推公益,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深读城市,守护家园,为留住乡愁奔走疾呼,为传承文脉献策建言,以专业调查探求真相,以舆论监督促进法制完善;深入田间地头,为乡村振兴奔波不息;深耕文化,专注文艺,助力文化强省建设……


想获得授权转载,请与后台编辑联系,留下希望获得转载授权的文章题目、转载公众号(包括ID)、联系方式等信息。


新闻线索报料微信:xkb_86

报料热线:020-87776333

发行热线:020-87133914

广告热线:020-87508868

报料邮箱:xkb315@126.com   

商务合作QQ:1315561244

刊登声明:020-87568381

设为星标

不迷路

图片
图片

★添加小新微信报料(微信号:xkb_86)

点亮“在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