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到48万辆 广州共享单车适宜规模拟进一步降低

时事   2025-02-10 18:29   广东  

图片


2月10日,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发布通告,公开征求广州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适宜总量规模评估结果(2025年—2028年)的意见。根据公告,2025年—2028年期间,广州全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适宜规模为30万—48万辆,中心六区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适宜规模为22万—36万辆;与第二轮评估相比,适宜规模进一步降低。


资料图。新快报记者 郭思杰/摄


2024年共享单车的车辆

周转率约为4.5次/车/日


自广州市对共享单车实施总量控制以来,企业、行业均实现了良性可持续发展。据统计,广州市2024年共享单车的车辆周转率约为4.5次/车/日,较往年有所上升,对比国内同类城市也处于较高水平,企业间竞争从过往的单纯比车辆数量转变为比拼现场精细化管理和提升车辆骑行体验服务,企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数量

已超过560万辆


近年来,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数量迅猛增长,截至2024年底,全市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数量已超过560万辆。市交通部门大力推动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停放区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优化改造,截至2024年底,全市主次干路非机动车道里程已超过2900公里,全市城市道路划设的非机动车停放区容量也超过了70万辆。但电动自行车与共享单车均属于非机动车,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广州城市交通出行结构仍将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因此,在本次总量评估中,重点考量了电动自行车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共享单车与其他交通方式之间的协调发展。


中心六区互联网租赁自行车

适宜规模为22万—36万辆


据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广州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办法》(穗府令第174号)有关规定,为持续做好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总量控制,更好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广州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开展了广州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适宜总量规模评估(2025年—2028年),形成了初步评估成果,现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


本次评估在系统分析广州市共享单车行业发展现状以及出行特征,总结近年来行业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时空资源(骑行资源承载力、停放资源承载力)、居民出行需求特性及电动自行车对出行结构的影响、区域公共交通供给差异等多方面因素,同时借鉴国内其他城市确定总量规模的经验,科学测算广州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适宜总量规模。


综合评估后,2025年—2028年期间,广州全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适宜规模为30万—48万辆,中心六区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适宜规模为22万—36万辆。此外,本次评估还细化了各行政区和属地镇街的适宜规模,以更好指导经营企业做好区域车辆均衡调度管理,减少区域淤积和乱停乱放现象。


各行政区适宜规模为:荔湾区2.5万—4.4万辆,越秀区2.5万—3.7万辆,海珠区3.1万—4.9万辆,天河区3.7万—6.6万辆,白云区8.9万—11.0万辆,黄埔区1.3万—5.4万辆,番禺区2.6万—3.6万辆,花都区1.9万—2.9万辆,南沙区1.4万—2.1万辆,从化区0.9万—1.4万辆,增城区1.4万—2.1万辆。


为什么适宜规模进一步降低?


记者对比2021年开展的第二轮适宜总量规模评估结果,即广州全市45万—65万辆、中心城区30万—40万辆,发现本轮评估的适宜规模进一步降低。这是为什么呢?


交通运输部门分析,随着近年来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政策的调整变化,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数量迅猛增长,出行占比也逐年增加,一方面,电动自行车占据了越来越多的道路通行资源、停放资源,压缩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出行的基础设施资源,导致基于设施承载能力的计算规模有所降低;另一方面,居民的出行特征与上一轮规模测算时期有了较大差异,电动自行车对自行车出行产生较大的转移替代,这导致基于出行需求的预测规模有较大幅度降低。


此外,随着国内各大城市对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的精细化,各地的投放运营规模保持平稳或有所降低,与此同时,各地的人口规模、建成区规模仍逐年增加,这导致基于对比分析法的计算结果同样有所减少。


3月11日前可反馈意见


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已将有关征求意见稿在广州市交通运输局网站公布,欢迎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提出宝贵意见。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可在2025年3月11日前,通过以下方式提出意见:


(一)信函:请将意见信函邮寄至广州市交通运输局交通调控处,地址:广州市天河南二路1号,邮编:510620,请在信封上注明“广州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适宜总量规模评估”。


(二)电子邮件:以正文或附件形式将意见发送至电子邮箱(sjwchenjianfeng@gz.gov.cn),请在邮件主题标明“广州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适宜总量规模评估”;建议中注明“建议内容及建议理由”。


(三)网站:广州市交通运输局网站(网址:http://jtj.gz.gov.cn),栏目:“互动交流”-“意见征集”。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彤

编辑:陈楚仪

校对:吴习



图片


图片

关注新快报

关注民生,消费维权,力推公益,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深读城市,守护家园,为留住乡愁奔走疾呼,为传承文脉献策建言,以专业调查探求真相,以舆论监督促进法制完善;深入田间地头,为乡村振兴奔波不息;深耕文化,专注文艺,助力文化强省建设……


想获得授权转载,请与后台编辑联系,留下希望获得转载授权的文章题目、转载公众号(包括ID)、联系方式等信息。


新闻线索报料微信:xkb_86

报料热线:020-87776333

发行热线:020-87133914

广告热线:020-87508868

报料邮箱:xkb315@126.com   

商务合作QQ:1315561244

刊登声明:020-87568381

设为星标

不迷路

图片
图片

★添加小新微信报料(微信号:xkb_86)

点亮“在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