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学习?
职场
财经
2025-01-30 08:30
上海
观点 / 刘润 主笔 / 由之 责编 / 黄静
今天,我们重发一篇过往比较受欢迎的文章《如何高效学习?》,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以下是这篇重发文章正文。
2020年,我估计在得到上的学习时间,超过了1000小时。今天,我就来跟你聊一聊,如何高效学习。
有了认知框架,你看到很多现象之后,就能迅速看透现象背后的抽象逻辑。在咨询行业,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就是从脑海中蹦框架、蹦模型的能力。当一个创业者来找你咨询时,在一个半小时的沟通中,你要充分了解他的情况,然后给出有用的建议。你可能只能问他你是怎么创业的?你是怎么想的?你根本就问不出来关键问题。当你脑海中有框架、有模型、有结构的时候,你就可以马上定位他的问题是产品问题、营销问题,还是渠道问题?做到这个的前提,就是你必须构建起一套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框架。
假如你要学习商业,那你就要先读那些最经典的商业书籍。
比如德鲁克,比如明茨伯格,比如哥德勒的营销学等等。
大嘴一张,管它是浮游生物小鱼小虾还是海水,先把所有东西吞进体内。但随着你大量学习,你的认知之树就会越来越茂密,长成参天大树。
今年,预计会超过1000小时。平均每天是3个小时。我一般2倍速听书,听3个小时,其实相当于6个小时的内容。得到上几乎每一门课我都买了,我也全部听完了,有的课程我甚至听了3-4遍。按照这个速度,再过3个月,得到的每天听本书我就全部听完了。哪怕一本书是讲你从来不感兴趣的领域,你也有可能从中获得很大的启发。我们在商业上经常说的求之于势,不责于人,其实本质上也是这个道理。比如走路去上班的时间、去机场路上的时间、早上洗漱吃饭的时间等等。因为最重要的不是听到每一个字,而是大量输入,让知识穿过你的身体。当各种各样的知识穿过你身体的时候,你就会获得一些在你预料之外的收获。你会发现,所有这些和新知识的相遇,其实都是久别重逢。很多人对读书有种莫名的崇敬感。觉得读一本书就要认认真真、从头到尾地读完。
而且市面上有很多书里的观点,其实一篇文章就能讲清楚。
每隔一段时间,出版社都会给我寄一些新书,希望我写推荐序。
但是我在翻阅的时候,发现有一些书其实不值得仔细读。虽然很多人觉得,读书一定要读纸质书,要的就是读纸质书的那种感觉。
那我会把市场上7、8本讲战略的最好的书全都找出来,放在两个显示器屏幕上,同时阅读。
这个时候你就不是顺着作者的思路阅读,而是自己建构一个关于战略的架构来阅读。读到特别好的章节,还可以直接用鼠标划线,自动同步到印象笔记里。等到以后我需要这些内容时,我只要在印象笔记里搜索关键字就能找到了。所以,尽量读电子书,不要读纸质书。
每一次受到启发的时候,我都会随手把零碎的想法写下来。过一段时间,随着积累的案例越来越多,这些想法越来越完善,就会集结成一个完整的逻辑。我就会把这些逻辑录下来,请我的小伙伴们,或者我亲自写成一篇结构清晰的文章,发在公众号。等公众号的文章积累到一定程度,一些主题的文章集结起来,就可以出版成一本书。你会发现,你本来以为想得特别明白的事,其实讲不出来。讲不出来,在大多数情况之下,不是因为你表达能力不够,而是因为你根本就没想清楚。所以,讲就是逼着自己,把刚刚学到的东西,理解得更加透彻。而且讲完之后,最大的受益者,其实不是听众,而是你自己。
品牌推广 | 培训合作 | 商业咨询 | 润米商城 | 转载开白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