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詹小注:
作者MissMou从非洲回国来啦,
立即写了一篇文章谈第一印象。
不由感慨,国内真有这么难吗?
这印象是从与司机聊天得来的。
若问如今国内到底难还是不难?
恐怕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
各位读者你们的感觉怎么样呢?
“我和二姐回国啦”(一):国内这么难了么?
Miss Mou MissMou 2025年01月22日 20:58 湖南
我跟二姐乘坐昨天中午十二点的飞机,从达市国际机场起飞,在多哈转机,最终于今天下午近两点半抵达广州白云机场。接近年关,票不好买,飞武汉的飞机票没了,前两天好不容易花高价抢了两张高铁商务座,已觉幸运:总算能回家了!
出了机场,赶紧在滴滴上网约了一个车到广州北站。机场打车的人很多,但出乎意料的是我们很快就约到了,并且是特价车,价格便宜得让人吃惊:27rmb?! 我在达市坐半小时的bolt,还得花近50rmb呢!
不出五分钟,司机就到了。
他是个瘦小伙,最多三十出头。本地人,操一口广普。一上车就用冷淡的语气说:“你们需要交十块钱的机场停车费,我来接你们必须穿过停车场,所以要交钱。”
这种冷淡甚至冷漠的语气,倒没有引起我的心理不适,只是我能感觉到他的不开心和不轻松。
二姐回说:“以前怎么没听说收?”
司机又冷冷地说:“你们不交可以去打别人的车,看看别的车会不会收你们十块钱。你们这一单,半个多小时的车程,我到手才二十几块钱,如果还要付十块停车费,那我们没法做了。”
“行,没事,我们一会一起加在车费里给你。”
车行驶在去往广州北的路上,我仍然穿着短袖,没有感觉到冬天的寒意。街道如常,也没有任何迎新年的装饰。“除夕,春节”,只是我在日历里看到的两个词,事实上,我没有感受到一丝丝年的氛围。我印象中,一到过年,街道是张灯结彩的,大家脸上都是喜气洋洋的。
“师傅,怎么广州没啥过年氛围呀?”
“没氛围就没氛围啦,人都回去过年了,本地人不到百分之十,再过两天,这里会更空。你看现在都不堵车了。”
年轻的司机话匣子打开了。
他两三年前在厂里做饰品,工资低的时候也有8/9000,多的时候两三万。
“那时觉得钱好挣,也够用。现在不行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结婚了开支大了。开网约车的人也很多很多。”
他有个孩子要养,我没好意思问他爱人在做啥工作。他说在工厂做腻了,觉得没意思,工厂订单也在变少。一年多前,买了车开网约车,刚开始还不错,现在一天不如一天。一年中降了三次价。
“他降价又不会跟你商量,说降就降。天天都是特价车,你要是不接单,就不派单给你,反正有的是网约车,那你就更拉不到人了。妈的,资本家。你看,你们这一单,我跑半个钟,才二十块钱。”
我含蓄地问他一个月能挣多少钱,他叹了一口气,说:“不会超过一万,我一个月只休息三天。每天开十四小时,不休息,人受不了。”
“妈的,明年不开了。挣不到钱。”
“那确实很累,时间长利润低。那不开车,您打算做啥呢。”
“去上班啊。”
我没有追问他上啥班,在哪儿上班,我怕他尴尬。
他又接着说,“还是公务员好,旱涝保收。和平年代,就应该做公务员。”
我一向对当公务员不感冒,但也不想和他辩论,不然有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嫌疑,只好顺着他的话说,“嗯,是的。稳定大于一切。您有车有房,有老婆孩子,已经是非常幸福的生活啦!很多年轻人都买不起房、不找老婆不结婚的!”
一听我这么说,他语气有点轻松起来了:“是的,回家一看到孩子,就感觉很幸福。唉,就是钱太难挣了…”
我又顺着他说:“是的,大家都觉得不好挣。”
直到下车,我们没有再讲话。
三个箱子,我们自己吭哧吭哧抗上后备箱,又自己吭哧吭哧从后备箱拉下来。司机没有下来帮我们。
我们没有抱怨,也不好意思抱怨。二十几块钱,不能更便宜的价格,还能指望什么附加服务呢?
坐在飞驰的高铁上,想起这年轻的网约车司机的话。按照他说的,坐标广州,每天工作14个小时,(不能更勤奋了。我在国外时,人都说中国人眼里只有工作和挣钱,说我们很可怕。他们是真不懂我们啊。)月入10000,还要养家。怎么够呢?
我们有千千万万这样的司机,不仅工作时间与收入不成正比,如加上房贷车贷社保,日常开销,孩子的教育,家里老人如生病……还要时刻面临被无人驾驶代替的失业危机,他们怎么能轻松起来呢?
唉,我刚下飞机,跟这司机聊了一会,就感觉心里很沉重。你们说说,真的这么难吗?咋就这么难了呢?
Miss M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