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细胞学初筛为ASC-US/LSIL中的分流价值:一项对宫颈细胞学筛查结果为LSIL和ASC-US的女性宫颈活检组织学结果显示:2年内仅有29.3%和10.2%的患者有潜在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和CINⅢ的风险。如何对ASC-US/LSIL患者进行管理、提高高级别病变的检出率、减少不必要的宫颈活检/锥切手术,是宫颈病变管理的重要内容。PALMS研究对575例ASC-US和529例LSIL使用双染检测和HPV检测分流进行了比较,以宫颈活检CINⅡ+作为临床终点,结果表明双染对CINⅡ+病变的灵敏度与HPV检测相当或稍低,但特异度更高;另一方面,双染对高级别病变的阳性预测值显著提高,尤其是在LSIL和年龄<30岁的ASC-US女性人群。
2.在HR-HPV初筛阳性中的分流价值:目前HR-HPV DNA检测被推荐用于子宫颈癌初筛,国内外临床研究显示双染在HPV初筛阳性人群具有有效的分流及风险分层作用,并且在灵敏度和特异度之间有更好的平衡。美国一项多中心前瞻性临床试验IMPACT研究显示:双染对初筛HPV阳性女性进行分流,无论是否进行HPV 16/18基因分型,其识别宫颈高级别病变的灵敏度均优于细胞学。此外,无论是否进行HPV 16/18基因分型,双染分流策略比基于细胞学检测的分流策略能做到更好的风险分层,初筛HPV阳性双染阴性的女性宫颈高级别病变1年累积风险显著低于基于细胞学的分流策略。一项美国北加州凯撒医疗机构(Kaiser Permanente Northern California,KPNC)的前瞻性研究评估了HPV筛查阳性的女性,对基于细胞学检测和基于双染检测的分流策略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细胞学检测相比,双染阳性比细胞学阳性具有更高的CINⅢ+风险。另外,该研究还显示HPV16/18阴性且双染阴性的女性CINⅢ+的风险极低,甚至可将复查间隔安全地延长至3年。与细胞学检测分流策略相比,双染分流策略每检出1例CINⅢ+所需的阴道镜检查次数减少了32.1%。KPNC的另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显示:与细胞学检测异常(≥ASC-US)相比,双染阳性CINⅡ+5年累积风险显著升高(25.0%比31.0%)。与细胞学阴性结果相比,双染阴性CINⅡ+5年累积风险显著降低(12.3%比8.5%)。在双染阴性的女性中,CINⅡ+和CINⅢ+5年内的风险均低于阴道镜转诊阈值。HPV阳性双染阴性的女性宫颈癌前病变3年累积风险与HPV阳性细胞学阴性的女性间隔1年宫颈癌前病变的风险接近,因此对于HPV阳性双染阴性的女性复查间隔可以安全地延长到3年。
3.在宫颈细胞学与HR-HPV联合筛查中的分流价值:荷兰一项基于人群的子宫颈癌联合筛查队列研究(VUSA-Screen)纳入了约2.5万名30~60岁女性,对1 021名HPV阳性且细胞学阴性的女性采用双染进行分流,并与HPV 16/18分型检测的分流方案进行对比,比较了两种分流方案对HPV阳性且细胞学阴性的人群CINⅡ+及CINⅢ+的检出率及5年累积发生率,结果显示:以组织学结果CINⅡ+或CINⅢ+为终点,双染均显示更高的灵敏度(68.8%比43.8%;73.3%比46.7%),其特异度稍低(72.8%比79.4%;70.0%比78.3%)。HPV阳性、细胞学阴性人群的CINⅡ+及CINⅢ+的5年累积率分别为12.2%及6.9%。若将人群进一步分流,双染阴性人群CINⅡ+5年累积率比HPV 16/18阴性人群的CINⅡ+5年累积率明显降低(5.4%比8.5%)。研究结果表明双染可以作为联合筛查HPV阳性且细胞学阴性人群的分流策略(图9)。
图9 p16/Ki67免疫细胞化学双染在细胞学初筛、人乳头瘤病毒初筛或联合筛查后的异常管理中的应用
4.在宫颈病变治疗后监测复发中的价值:治疗后的宫颈高级别病变女性有CINⅡ+复发的风险,目前用细胞学或细胞学、HR-HPV联合检测进行治疗后监测,但特异度有限。SIMONATH研究对323例宫颈高级别病变女性治疗后12个月的细胞学、HR-HPV以及DNA甲基化检测监测复发进行了比较,并以治疗后6个月和/或12个月的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确定的组织学结果为终点,对活检时或活检前获得的剩余液基细胞学样本进行p16/Ki-67免疫细胞化学双染检测,研究表明双染和HR-HPV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与细胞学/HR-HPV联合检测相似(87.2%比89.7%),但特异度显著提高(74.2%比58.1%),阳性预测值亦显著提高(33.7%比24.3%),而阴道镜转诊率显著降低(33.8%比48.2%)。
5.在其他临床场景中的价值:双染对绝经后妇女的宫颈病变、放化疗治疗后患者的随访、不除外高级别病变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宫颈腺上皮病变与良性腺上皮的鉴别诊断均有辅助诊断作用。
作者: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
执笔人:
梅平(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病理科,广州510080);
徐海苗(浙江省肿瘤医院病理科,杭州 310005);
许晶晶(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郑州 450052)
通信作者:
刘东戈(北京医院病理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
院,北京 100730),Email:13661275182@163.com;
金木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病理科,北京 100020),Email:kinmokuran@163.com
来源:中华病理学杂志, 2024,53(8) : 783-788.
DOI: 10.3760/cma.j.cn112151-20240203-0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