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文史】三处校址两次搬迁(一)

文摘   2025-01-02 07:00   内蒙古  

(文章作者:崔英杰

赤峰二中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塞外名校,也是与时俱进的“时代骄子”,它总是能积极把握时代脉搏,跟随时代脚步,不断开辟新天地,追求新境界。在其百年发展历程中,赤峰二中曾先后有过三处校址两次搬迁:1924年初址二道街,1957年迁址园林路,2006年迁址新城区。赤峰二中校址的变迁不仅呈现出这所百年老校由小到大的岁月足迹,更体现了赤峰二中与时俱进、追求卓越的精神,也见证了赤峰中学教育开拓进取的发展史。

二道街校址

民国十二年(1923年),位于赤峰二西街路北的赤峰高等小学校被改为赤峰县初级中学校,并于当年11月开始招生,翌年8月1日正式开学,是为赤峰第一所中学。民国十四年(1925年),学校定名为赤峰县立初级中学校,为三年制初级中学。

赤峰县立初级中学校的校址位于今天赤峰三中院内东半部,这里最初是常家“道生号”商户的一处院落,1903年为支持政府办学,修缮为校舍。根据李在洲先生绘制的“解放前赤峰县高等小学校暨赤峰中学校址示意图”,这个院落是一个三进四合院,占地约30余亩,有房间70余间,前后门南北贯通,前门面向二道街,后门面向头道街。院落中间两排正房用作教室和办公室,东西两厢也有许多房屋。第一进院落东厢是劝学所的办公用房(1927年8月迁出),西厢是差役房和教师宿舍。第二进院落东厢是学生宿舍,西厢是图书阅览室和临时休息室。第三进院落是开阔的后院,中间是操场和运动场。1930年前后,在运动场北侧偏东的位置建起一座纪念堂,命名为中山纪念堂,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用作学校礼堂。后院东厢辟有一间教室和一间储藏室,西厢是学生食堂和教师宿舍。走出后院北门,便到了头道街。后院的中山纪念堂保留至今,已成为文化保护遗址,前院有一棵百年老树,虽已干枯,但依然能见证往昔峥嵘岁月。 

五十年代的热河省立第一中学校

1933年3月,赤峰沦陷,中学校址被日军占用而停课,1933年冬,学校租用六道街李安朝的民宅及园田继续开办,招生60余人,1934年春开始上课,1935年初迁回二道街原校址。1938年,学校改为热河省立赤峰国民高等学校,即人们通常所称的“国高”,为四年制中学,不分初高中。1945年抗战胜利后,因战事、鼠疫等原因,学校又有过几次临时搬迁,但很快就回到原址。学校名称也有多次变动,但人们都俗称“赤峰中学”。

建国后,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1952年学校增设高中部,成为完全中学。学校逐年就近买了一些民房充作校舍,校园又有扩展。到1956年学校改名赤峰第二中学时,已拥有31个教学班、学生1500人,校园占地面积约80余亩。 

二道街校址示意图


摘     自:赤峰文史

一审丨冷   雪

二审丨张书源

终审丨刘爱军

赤峰市红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发布权威信息,解读退役军人相关政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