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学院:
培土培心、树木树人,构建“思政引领、课程筑基、产学协同、科教赋能”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土木工程学院成立于2013年10月,前身可追溯至1984年创建的绍兴高等专科学校。1985年开始培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科生,1999年开始培养土木工程本科生。现有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建筑学等3个系,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学、地质工程4个本科专业,土木水利专业硕士、土木工程学术硕士2个硕士点。其中土木工程专业为“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浙江省新兴特色专业”;土木工程学科为“浙江省一流学科”。
长期以来,土木工程学院依托绍兴“建筑强市”的行业背景,立足绍兴、服务浙江、辐射全国,对接国家和社会需求,秉承学院“做真做实”的院训和“培心树人、产出导向、协同发展、求真创新”的培养理念,聚焦“思政引领、课程筑基、产学协同、科教赋能”四个维度,构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厚情怀、宽基础、强实践、能创新”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为服务区域地方建设贡献力量。
1. 思政引领,践行立德树人
学院以“全国党建工作样本支部”的创建工作为抓手,聚焦党建引领,做到“门门课程有思政,个个老师讲育人”。学院的土木工程专业和地质工程专业为校级的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学院明确每门课程的思政育人元素,根据OBE教学理念,从专业知识,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深挖课程思政元素,围绕课程思政目标,梳理课程知识点,选取贴近社会客观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的思政教学元素。完善课程思政评价,采用特色化的指标进行评价,科学设定评价主体、系统开展评价活动。学院出台《土木工程学院课程思政说课比赛实施办法》,引导教师建立“专业+思政”的新育人观。
2. 课程筑基,落实产出导向
围绕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积极开展“引企入教”,构建“课程为基、产教融合、项目驱动、基地支撑、全程覆盖”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聚焦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不断提升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占比,各专业的实践教学学时占比均超过40%。设置专业实践、创新实践、劳动实践、第二课堂等实践环节模块,丰富实践内容。其中,专业实践中主要包括实验教学、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实验教学中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精简压缩验证性实验(图2)。加大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与生产、社会实际相结合的力度,实践教育和素质拓展相结合,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相结合。
立足于产出导向理念,构建“大类培养、特色发展”的土木类专业课程体系。适应土木类专业专业方向分流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模块化重构土木类专业课程体系。前2学年,专业类各专业课程设置相同,包括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和专业类基础课程模块,夯实专业基础。专业分流后,各专业设置专业方向课程模块,根据学生个人兴趣进行选择(图3),培养专业型工程技术人才。
对标一流课程建设标准,以能力为导向,重塑课程内容,明确能力目标,注重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按能力点模块化构建内容体系,紧跟行业发展需求更新优化。以学生为中心,改革教学方法,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加强互动,采用案例驱动、混合式、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激发兴趣,培养能力。改革考核方式,结合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考查能力目标达成。以课程为纽带,组建教学团队,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配备专业师资,组建结构合理团队,发挥团队效应,提高教学效果。
3. 产学协同,培养实践能力
校企协同构建“两阶段”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图4)。与绍兴本地的行业企事业单位建立了30多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聘请了60多名企业专家为“业界精英进课堂”兼职教师和50多名企事业单位专家为客座教授,实施全程联动的“校内+企业”两阶段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企业全程参与人才的应用型能力培养,包括培养方案修订、工程案例讲授、专业教材编写、专业实习指导、毕业设计指导、毕业设计答辩等,提升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社会需求符合度。学院谋划建设“数智城乡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开展校企合作项目,让学生参与企业的实际研发和生产过程,落实实践教学、毕业设计的“双导师”制,倡导“真题真做”;完善实践教育基地的动态管理,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习、实训等实践机会;开展创新创业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邀请行业专家进校开展“成才系列”讲座,为学生提供行业前沿知识和职业发展建议等。依托教学改革项目落实产学协同,近三年立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2项,立项浙江省产学合同协同育人项目1项。
校企协同的两阶段实践育人模式
4. 科教赋能,培养创新能力
学院依托“浙江省岩石力学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山体地质灾害防治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等4个省级平台,“绍兴市软土地基与建筑结构协同作用重点实验室”、“绍兴市低碳水泥基建筑材料重点实验室”等2个市级平台;构建“三驱动”的科研反哺教学机制,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三驱动”具体包括:课题驱动、竞赛驱动和社会实践驱动。
课题驱动:依托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引导吸收本科生进科研团队、做科研课题,开展创新训练,并基于课题项目及成果应用,指导学生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及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
竞赛驱动:依托校结构竞赛基地、BIM竞赛基地,整合师资资源和经费资源,支持各专业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混凝土材料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测绘学科创新创业智能大赛、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大赛、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大学生乡村振兴竞赛等。营造良好的教赛结合的育人氛围。
社会实践驱动:学院设立了“益行”乡村地质灾害调研和科普服务队,打造品牌活动,与新昌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浙江省第四地质大队、浙江有色地质环境研究院开展合作,深入浙江新昌、临安、衢州、磐安等地区开展地质灾害调研和地质灾害防治的社会科普服务,为浙江省的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力量。
学院本科生结构竞赛获奖
学院本科生参加“益行”社会实践
1. 人才培养成效
学生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显著增强。近年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约95%,主要就业去向为建筑施工类、工程管理类、建筑设计类企事业单位,毕业生考研升学率约15%;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均成长为技术骨干、项目负责人或单位中高层管理人员。土木191班谭幸淼同学荣获第十九届校卓越奖学金三等奖,建筑学191班王鹏荣获全校唯一一位全国自强之星及校“十佳大学生”称号。
近三年,学院本科生获国家级创新创业类科研立项16项、省级科研立项12项、本科生校级科研立项90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文章5篇)、发表实用新型专利6项。学生获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大学生乡村振兴竞赛等A类、B类学科竞赛奖项40余项。
2. 专业建设成效
学院1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自评报告审查,等待专家进校考查;获批校级本科教学团队3个;获批省级一流课程8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出版产教协同教材7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