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服务纺织产业转型升级,
产教融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绍兴文理学院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立足于绍兴地区纺织产业背景,至今已有36年的办学历史。“纺织科学与工程”为浙江省“十四五”一流学科、“十三五”一流学科、“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为浙江省“十二五”重点学科、“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为绍兴市重点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为一级学科硕士点。学院现有纺织工程、轻化工程和服装与服饰设计等三个本科专业,其中纺织工程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特色专业、浙江省一流专业、浙江省“十三五”特色专业、浙江省“十二五”优势专业,已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轻化工程专业为浙江省“十二五”新兴特色专业。
学院现有教职工76人,其中专任教师54人,正高9人,副高18人,博士35人,硕导35人,兼职博导2人。拥有国家级人才1名,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计划人才2名。
学院建有浙江省清洁染整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国家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分中心、纤维基复合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绍兴分中心等高水平学科实验平台,实验室面积超5000m2,实验设备资产超6000万,构建了开放共享运行机制,服务于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产品分析检测等方面。
浙江省清洁染整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分析测试室
学院牵头与32家企事业单位共建浙江省重点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纺织智造现代产业学院,并获批浙江省重点支持现代产业学院;与浙江七色彩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建浙江省“十三五”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针纺品创意设计与工程实践教育基地);与浙江省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共建“浙江省清洁染整技术重点实验室”,与绍兴滨海工业区、浙江精功碳纤维有限公司依托国家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国家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分中心;获批“绍兴纺织服装创意与设计”绍兴市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着力于服务地方传统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
学院充分依托绍兴纺织服装产业背景,积极配合浙江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行动、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以及浙江省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建设方案,深度融入地方政府关于高端纺织产业提升工程的规划,强化以“大纺织”为主体、“材料+工程+设计”相融合的学科专业特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打造应用型创新创业专业人才培养的摇篮,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良好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能够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创新精神、团结协作、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够胜任纺织服装行业相关工作,创造性地解决专业领域内较为复杂实际问题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依托绍兴地方产业背景,积极探索与地方政府、企业、科研院所深入开展产教融合的方式、方法。
(一)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统筹指导产教融合工作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各专业成立了由企业专家、高校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 10 家企业的 10 名专家担任各专业校外委员。学院定期组织委员召开专题会议,共商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如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等。
(二)以模块化课程、学科竞赛为平台,把产教融合落到实处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与杭州宏华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瓦栏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浙江省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浙江宇展印染有限公司、浙江佳宝新纤维集团有限公司、凯泰特种纤维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共建“高新纤维设计及应用”“数码印花与数字花型设计”“创意印染技术”等模块化课程。
学院联合绍兴柯桥区人民政府、浙江越隆控股集团、浙江红绿蓝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浙江东进新材料有限公司举办“中国高校纺织品设计大赛”,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15届,在社会各界尤其是绍兴纺织产业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形成了较有影响的专业特色品牌效应。
中国高校纺织品设计大赛评审现场
(三)以业界精英进课堂、设立企业奖学金为机制,有效推进产教融合
1.开展业界精英进课堂活动。①高级管理人员与技术骨干走进课堂,近三年,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共聘请 60余人次业界精英开展进课堂活动。②64个在建实践教学基地承担实习任务,有效完成专业实习计划。③近30%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来自企业,企业参与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与答辩。
2. 设立企业奖学金。近五年,先后累计有6家企业在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设立专项奖学金,如雅诗澜奖学金、伊夫奖学金、万丰奖学金、久铃奖学金、天圣奖学金、东进奖学金等,激励学生更好地完成专业学习、积极投入大学生科研和学科竞赛,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近五年,企业已在学院累计发放近80万的奖学金。
(四)校企合作共建创新平台,实现平台、人才与技术共享
校企合作共建浙江省清洁染整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纺织袜业研究院、两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分中心及共建3个校地研究院等产学研合作平台,协同开展科技创新、联合攻关、产品研发等工作,开展产品分析检测等社会服务,支撑校企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培训,服务企业科技创新;与企业合作打造“中国高校纺织品设计大赛”全国性专业学科竞赛平台,并连续成功举办十五届,成为“政、产、学、研、用”融为一体的全国纺织类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平台打造的典范,创新设计产品惠及企业发展,为企业输送高素质专门人才。实施“人才双聘”共享计划,建立博士创新站,引导高层次人才进入企业,瞄准纺织产业难题和“卡脖子”问题,校企共同实施技术攻关与研发,共同推动成果转化、项目孵化。
(五)校企协同产教融合育人,实现资源与信息共享
发挥教育基金会平台优势,产业学院企业发起成立产业学院纺织人才发展基金,并以企业名义在学校设立专项奖学金,展现企业社会担当,提升企业美誉度与知名度。校企联合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商制定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共建教材,共同开发课程、实验实训项目和工程案例等,将课堂设在企业生产一线,培养企业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开展“业界精英进课堂”活动,邀请省级工匠、全国行业劳模等7人成立产业学院大师名匠工作坊,传授学生最新行业知识,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企业教师承担相关专业课的教学任务,并联合指导学生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以及“经纬众创”创新创业项目等实践活动。
全国劳模进课堂报告会
1.一流专业建设成效。通过优化师资队伍、创新课程设置、实施产学研一体化、建设一流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国际化建设、强化质量保障、推进新工科建设、加强一流专业建设宣传工作等措施,一流专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纺织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已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轻化工程专业为省新兴特色专业,目前正计划申请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2.一流课程建设成效。近年来,通过分类建设、扶强扶特、提升高阶性、突出创新性、增加挑战度、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强化教师培训、完善课程评价体系等措施,加强一流课程建设,目前学院共有省级一流课程7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2项。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省级一流课程一览表
3. 教学类奖项。为提升学校高水平教学成果取得新突破,在过去5年里,学院采取组织线上线下专家报告会、教学成果专题研讨会、教学成果“一对一”打磨会等形式挖掘、凝练和提升教学成果,共获得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6项。
近5年教学类奖项
4.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近三年,学生主持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56项;发表研究论文或者专利共28篇;获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奖励182项;连续三年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铜奖2项,省赛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3项。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达95%以上,2022~2024年工科类专业考研率升学均超30%,其中2023年轻化工程专业升学率达52.9%。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金奖
浙江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