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初创企业融资达970亿美元,创新高!

科技   2025-01-07 17:49   北京  


本文由半导体产业纵横(ID:ICVIEWS)综合

风险投资家纷纷涌入人工智能领域。

去年,风险投资家向美国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投资了 970 亿美元,创下了伊隆马斯克的 xAI、OpenAI和Anthropic等公司在这一年数十亿美元投资的新纪录。

根据周二发布的 PitchBook 最新数据,人工智能投资在所有初创企业投资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该研究公司表示,去年美国初创企业筹集的 2090 亿美元资金中,几乎有一半投给了人工智能公司,创下了历史新高。
今年初创企业的总融资额小幅上升,比2023 年增加了约三分之一。与此同时,风险投资公司本身为 508 只基金筹集了 761 亿美元,这是自 2014 年以来的最低数量,也是自 2019 年以来的最低金额。

这些数字表明,风险投资行业正在出现分化:大型成熟公司发现筹集资金更容易,一些规模最大、最热门的初创公司也是如此。虽然越来越多的资金被投入人工智能公司,但许多曾经热门的企业软件等行业的普通初创公司却难以实现的估值筹集资金,这反映了该行业在疫情后长期存在的趋势。
备受关注的首次公开募股和初创企业收购(也称为退出)指标为今年带来了 1492 亿美元的收入,比 2023 年多出近 300 亿美元,与 2022 年大致相同。
美国以外的风险投资公司和初创企业度过了更加艰难的一年。PitchBook 发现,欧洲的初创企业融资额将从 2023 年的 667 亿美元下降到 2024 年的 616 亿美元。亚洲的交易额从 2023 年的 1001 亿美元下降到 759 亿美元。
PitchBook 首席风险投资分析师 Kyle Stanford 和 Nalin Patel 解释称,2021 年和 2022 年融资高峰期积累的过剩资金让许多投资者在缺乏回报的情况下仍活跃在市场上。分析师指出:“随着 2023 年和 2024 年融资放缓,我们可能会看到这种相对稳健性开始恶化,因为基金将耗尽其可用资金,无法筹集后续基金。”
毫不奇怪,人工智能是第四季度和全年的焦点,到 2024 年,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将占据大部分风险投资资金。报告指出,OpenAI、xAI、Anthropic PBC 等公司已成为风险投资领域超大规模交易的代名词,而且似乎与大多数仍在努力应对资金短缺的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处于不同的融资环境中。
尽管资金可能流入人工智能公司,但现有的科技公司不会上市。即使前景开始好转,缺乏退出也是 2024 年风险投资市场的另一个决定性因素。到 2024 年,退出价值约为 1492 亿美元,主要来自少数首次公开募股。
独角兽(估值 10 亿美元或以上的初创公司)目前占据美国风险投资市场价值的三分之二,并且全年都处于紧缩状态,给投资者和有限合伙企业带来了压力,因为他们没有获得分配。并购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只有几笔值得注意的大交易。
PitchBook 的分析师指出:“ 2025 年更加有利于收购的环境可能为并购市场的复苏奠定基础,特别是如果能够完全实现经济软着陆。”
到 2024 年,融资将由大型老牌公司主导,其中 30 家公司占到 2024 年总融资价值的 68% 以上。向老牌公司的转变被认为是一种趋势,这种趋势已经发展了好几年,但在 2024 年达到了顶峰。在之前风险投资市场繁荣时期筹集资金的经理无法获得回报,并且其投资组合受到市场转变期间发生的估值变化的困扰。
在大西洋彼岸,由于环境更加谨慎,欧洲风险投资交易价值略有下降,交易数量同比下降约 16%。欧洲早期融资阶段的交易活动显著减少,大多数行业和几个地区在融资市场更加艰难的情况下苦苦挣扎。
到 2024 年,人工智能将推动欧洲交易价值的四分之一以上,并占已完成融资的 23% 以上。然而,与美国不同,欧洲并没有实现同样规模的大型交易。
2024 年,欧洲的退出价值确实有所回升,这主要得益于 Puig Beauty and Fashion Group SL于 4 月上市。然而,报告指出,对于欧洲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来说,这是平静的一年,尤其是在 IPO 方面。欧洲风险投资基金筹集的资金在 2024 年也持平。
在亚太地区,风险投资市场在过去几年里一直举步维艰,这种情况在 2024 年也没有改变。与欧洲和美国不同,亚太地区各个市场积累的资金规模要小得多,这进一步给交易带来了压力。
尤其是中国,由于国内经济挑战和与美国政府的紧张关系,其交易活动大幅下降。2024 年,亚洲占全球交易数量的 20.4%,为过去十年来的最低水平,占全球风险投资支持的 19%。
分析师写道:“缺乏退出对亚洲的融资产生了很大影响,因为 LP 目前不太愿意重新做出承诺。2024 年是自 2018 年以来新承诺金额最低的一年,也是过去十年市场上封闭式基金金额最低的一年。”
*声明:本文系原作者创作。文章内容系其个人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与讨论,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如有异议,请联系后台。





半导体产业纵横
多元化的半导体产业生态服务平台,立足产业视角,提供及时、专业、深度的前沿洞见、技术速递、趋势解析,链接产业资源,构建IC生态圈,赋能中国半导体产业,我们一直在路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