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对所有人敞开。它就在你身边,却代表了无比幽远的时空。仰望是多么简单的动作,却能让我们唤醒最深处的想象力,同时也让我们凝神静思。
——《裸眼观星》
在老家的夜晚,偶尔抬头时,你是否会被天空中的繁星所震撼?“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你知道这些诗里的哪些字眼指的是星星吗?斗转星移,每个月的星空都有所不同,本文将分季节向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展示我们头顶上这片深邃的星空。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星等的概念,这是一个用来描述星星亮度的量,公元前二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决定绘制一份详细的星图。他将恒星按照亮度分成等级,最亮的二十颗作为一等星,最暗的作为六等星,喜帕恰斯在2100多年前创立的“星等”的概念一直沿用到今天。近代引入光度计进行天体光度测量,将天体的亮度准确量化。由于星等范围太小,又引入了负星等来衡量极亮的天体,把比一等星还亮的定为零等星,比零等星还亮的定为-1等星。在后面的内容中,我们会用直接用星等这个概念来描述星星的亮度,怎么样,第一步是不是超简单。
当下正是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时节,春季预示着一个漫长观星季节的到来,地球永不停歇的公转将冬天的星星推搡到西方去了,在整个春季我们所熟悉的北斗七星几乎都位于我们的头顶,它是一个精确的路标,能够帮助我们找到别的恒星和星群。
北斗七星并非一个星座,而是大熊座中最亮的部分,北美的原住民把组成斗勺的四颗星想象成一只熊,把组成斗柄的三颗星想象成追踪这只熊的3名印第安勇士。“沿着斗柄去大角,加速就到角宿一”——沿着斗柄的弧线便可以找到0等星大角,它是牧夫座中最突出的恒星,也是春季北半球夜空中最亮的恒星;再延长一个北斗七星的长度就能很容易地到达角宿一,它是大型黄道星座室女座中的1等星。这条曲线并没有到此结束,再延长一段距离就能抵达小而显眼的乌鸦座,它是一个由3等星组成的四边形,乌鸦座的位置还可以用其上方的2颗恒星指回角宿一来确认。
春季星图(使用方法,想象你头朝北躺在地上举起这张图,夜空中心即为图的中心)
北斗七星斗勺中最靠近斗柄的2颗恒星的连线可以作为定位箭头,向西南指向狮子座中的1等星轩辕十四。一个反向的问号象征着狮子座中的狮头和鬃毛,轩辕十四是狮子的心脏,东边构成三角形的 3 颗恒星组成了它的后腿和臀部,在这个三角形的下方有一条暗弱的星链,它就是狮子的尾巴。沿着斗柄贯穿斗勺的对角线指向双子座中的北河二和北河三,而位于轩辕十四和北河三中间的是鬼星团(M44)。
到了夏日,白昼变长,面朝西方向狮子座、室女座和乌鸦座说再见吧。它们主导的季节已经过去,尽管还会逗留一会儿,但它们很快就会沉入西方地平线以下。北斗七星也转过身去,悬挂在西北方的天空,它仍然较高,但注定会在秋天休眠。探索夏季的天空离不开夏季大三角,它是一个在现代被命名的大而明显的恒星构形,有三个顶点,分别为0等的织女星、1等的天津四和比天津四稍亮的1等星牛郎星,它们各自是3个不同星座中最亮的恒星,主宰着夏季和初秋的夜空。
与夏夜三角形相交的最突出的星座是天鹅座,俗称北十字,它是神话里的天鹅,天津四位于它的尾部,颈部延伸到十字的底部——3等星辇道增七。织女星所在的天琴座很小,但很有特色。牛郎星是天鹰座中最亮的恒星,天鹰座是3等星和4等星组成的一个模糊的鸟形。
蛇夫座中的侯是夏夜大三角和位于南方低空的天蝎座之间最亮的恒星,蛇夫座所有相对明亮的恒星都在它的外围,中间就像一个巨大的黑窟窿。夏季南天中最亮的恒星是钩状天蝎座中的心宿二,其呈明显的橙色,比牛郎星亮,但比织女星暗。在希腊语中,心宿二的意思是“火星的对手”,当火星在黄道上运动到这个地方时,两者看上去几乎完全一样。心宿二为橙色是因为它是一颗罕见的红超巨星,平均温度只有太阳的一半,直径却是太阳的500倍。
位于夏季低空中的星座还有茶壶状的人马座。这个茶壶的壶嘴位于右侧,壶把位于左侧,在黑暗的天空下,你甚至可以看到一团像云一样的“蒸汽”从壶嘴冒出来,这里的“蒸汽”正是银河。这条雾蒙蒙的光带,不时被上面的星团和充满恒星的气体云打断。它从南方地平线倾斜向上,穿过人马座,经过天鹰座、天鹅座和仙后座的“W”形,直到重新与地平线在东北方相遇。有些人将它比作由恒星组成的天空之梁。
秋季的长夜和适宜的天气为观星提供了完美的条件,但相对于其他季节,秋季的亮星和明显的恒星构型都比较少,但会出现十几颗2等星。夏季大三角仍然在西南方天空高高耸立,北十字的天津四靠近天顶,北斗七星正蹭过北面光秃秃的树顶,在天顶附近还有明显呈“W”状的仙后座。仙后座是神话中的王后,引导着秋季天空的认星。在它的南方是拥有一个大方框的飞马座,这个方框的右边向南可以延伸到地平线附近的1等星北落师门,它有一个更出名的昵称,叫作“孤独者”,因为它是秋季时南方大片天空中唯一的亮星;左边向南指向2等星土司空,其位于巨大但暗弱的鲸鱼座。鲸鱼座的上边有一个小型的黄道星座——白羊座,其最亮的恒星娄宿三作为顶点,与飞马座方框的东边构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该方框中最靠近仙后座的恒星其实并不属于飞马座,而是仙女座的一员。仙女座中的恒星向东北方展开,它的名字源于其含有肉眼可见的最遥远的天体——仙女星系(约240万光年)。
仙女星系是一片暗弱的4等光斑,只有在无月的黑暗夜晚才能看见它。在11月的夜晚它几乎正位于观测者的头顶,就像是天空这块黑板上的椭圆形擦痕。这片飘忽的光斑极为遥远,纵然整合了5000亿颗恒星所发出的能量,用肉眼也只能勉强看到。仙后座王后的国王是仙王座,其3等星和4等星构成的形状就像幼儿园孩子画的房子。
到了冬季,我们告别了大四边形,在东北天空迎来了回归的北斗七星,夜空中出现了更多的亮星和丰富的星群。天空中最威严的星座、神话中伟大的猎人——猎户座是传统恒星群中最亮的,是天空中仅次于北斗七星的最出众的恒星群,这个猎人有着独一无二的3星腰带,腰带周围的4颗恒星构成了猎人的肩膀和腿。猎户座中最亮的恒星参宿七是已知的光度最大的恒星之一,它的发光功率大约是太阳的50000倍;而第二亮的恒星参宿四是已知最大的恒星之一,直径约是太阳的800倍,体积大、温度低,外观上呈现独特的红色。
笔者在2月16日拍摄到的猎户座和冬季大三角
沿着猎户腰带往南,就能达到全天最亮的恒星——天狼星,其亮度是-1等,当空气剧烈运动时,天狼星也会剧烈闪烁,有时颜色会从白色变成蓝色再变成橙色。沿着与天狼星相反的方向就到达了橙黄色的1等星毕宿五,再往前一段距离就能到达漂亮的昴星团,又称做七姊妹星团。
昴星团代表希腊神话中的七姊妹,她们分别是擎天神阿特拉斯(昴宿七)和妻子普勒俄涅(昴宿增十二)的女儿:迈亚(昴宿四)、伊莱克特拉(昴宿一)、亚克安娜(昴宿六)、泰莱塔(昴宿二)、斯泰罗佩(昴宿三)、塞拉伊诺(昴宿增十六)、梅罗佩(昴宿五)。这个星团早在8月就会在夜晚出现,但是直到晚秋或者冬季才会变得明显。
而昴星团和猎户座中间还有一个毕星团,对我们来说,它比昴星团近得多,所以它看上去更大。在希腊神话中,毕星团是阿特拉斯的五个女儿,是昴星团同父异母的姐妹。在哥哥许阿斯死后,众姐妹因悲痛而流泪不止,于是宙斯将她们放在天上变成星星。长久以来,人们将多雨的气候与毕星团相联系,希腊人相信,是她们的升起和落下带来了降雨。秋季当中,这个星团在傍晚的首次登场提醒着人们天气的变化和即将到来的降雪。
一月下旬的傍晚,御夫座在天顶闪烁着光芒,此星座西北角的五车二(0.1等星)是全夜空第六亮星,只比夏天的织女星暗了一点。御夫座的西边是代表大英雄珀耳修斯的英仙座,他从海怪鲸鱼座的魔爪下拯救了仙女座代表的安德洛墨达公主。公主的母亲也就是仙后座所代表的埃塞俄比亚的王后,长时间地盯着镜子夸赞自己的美貌胜过众神的王后朱诺。结果海神尼普顿送来一只海怪损毁埃塞俄比亚的海岸,而平息海神怒火的唯一方法是将公主用锁链缚在海边礁石上献祭。珀耳修斯杀死蛇发女妖美杜莎后,在回家的路上碰巧看到了身处险境的安德洛墨达公主,便与国王和王后达成协议:只要杀死海怪,他就可以娶公主为妻。最终怪物被消灭,珀耳修斯和安德洛墨达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接下来要介绍的冬季亮星是1等星北河三,它的同伴北河二实际上是一颗2等星,但有时差不多和北河三一样亮,这两颗星是双子座中最亮的恒星。从这两颗恒星向猎户座方向延伸出的两组恒星构成了神话中的双子。
至此,你应该知道为什么杜甫为什么要说“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了吧。这里只是介绍了四季中夜空中比较容易辨认的星星和一些命名背后的故事,在实际观星中,除了使用四季星图对照外,还可以使用stellarium mobile或starwalk2等手机软件进行识别,祝大家观星愉快~
最后再放送一则有意思的小故事,不知道看到这里的你还记得英仙座吗?英仙座顶部或者说北部的一半,形状像字母“J”,下面耷拉着暗星组成的“腿”。珀耳修斯抓着女妖美杜莎的头颅,这颗头颅透过“右腿”末端大陵五俯瞰着地球,这颗星的英文名字是Algol,源于阿拉伯语中的al-ghul,意思是“恶魔的头颅”。大多数晚上,大陵五都是2等星,但它时不时会变暗1.5个星等,这在亮度上是很明显的变化,除了空气剧烈扰动导致的闪烁外,几乎所有裸眼可见的亮星亮度都很稳定。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魔幻的现象?难不成美杜莎还活着?
原来,大陵五包含近距离相互绕转的两颗星,它们是食双星。每隔2.9天,较大、较暗的那一颗星从较小、较亮的那一颗星前面经过,遮挡住光芒,让大陵五变暗。整个偏食的过程会持续10个小时。经过几小时逐渐变暗的过程,大陵五会有2个小时处在最低亮度,再过几个小时,大陵五会恢复亮度,于是就这样造成了“美杜莎在眨眼”的假象。
参考书籍:
《夜观星空》
《裸眼观星:零障碍天文观测指南》
近期文章
神奇的恐龙在哪里?化身恐龙法医按“石”索骥
城市光缆还能监测合肥的雷暴???
产能最薛定谔的金属——铜,你了解多少?
台湾地震,为什么会有海啸预警?
- END -
石头
DR.STONE
工作室
科普
撰稿:竹汐
美编:可然
DR.STONE · 致力于地球和空间科学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