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张三丰》片段
在安徽省黄山市境内,距离黄山风景区仅46公里之遥处,有一道教圣地名为齐云山。乾隆皇帝曾盛赞其为“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该句为此地的道教文化和丹霞地貌注入了极高的声望。据明代《齐云山志》记载,齐云山最高峰一石插天,直入云端,与碧云齐,谓之齐云。齐云山最高峰的海拔仅为585米,并不算高,但由于整座山几乎是平地而起,相对高度较大,所以整座山仍然显得巍峨壮观。
小壶天
齐云山有一处景点——小壶天,其崖洞里原先筑有道观,现在却只剩一个建于明代的葫芦形门坊。小壶天其名取自道教壶小乾坤大之意,历史上小壶天是齐云山道教主持闭关和接待贵宾的场所。神秘痕迹就是在这里的石壁上发现的,它们如同巨大掌印一般倒悬在头顶,距离地面不到两米高,呈凸起状。在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太极宗师张三丰晚年就隐居在这座山上,在快要成仙的时候,他用气功用力在旁边的石壁上拍了一掌,便留下了这么一个传世掌印。
我们不禁发出疑问,为什么这些神秘痕迹有的有五个指印,有的只有三个?如果是掌印的话,为什么不是向内凹陷,而是向外凸出的?为什么这些痕迹有大有小,难道说可以控制气功的施力面积?
神秘痕迹,35cm,宽25cm,深度达到5.5cm
经过地质学家不断研究与调查,发现这些保存神秘痕迹的岩层形成于中生代的白垩纪,属于某种动物的脚印,距今已有七八千万年的历史,那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呢?
那个时候的齐云山还是一个内陆湖盆,河流携带大量的泥沙和砾石在湖中逐层沉积,这些沉积物历经侏罗纪、晚白垩世最终形成了岩石。由于当时气候十分炎热,大量红色高价铁离子富集在岩层中,岩层整体呈现特别的红色。
后来,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皖南地区地壳全面抬升,在几千万年的抬升过程中,齐云山地区的抬升幅度相对高出周边地区100-300米,在流水的切割、侵蚀和风化作用下,齐云山最终呈现出了这种丹崖绝壁、沟壑纵横、秀峰林立的地貌景观。作为丹霞地貌的显著特征之一,齐云山上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崖洞。
抗风化能力较差的岩石叫做砂岩,在流水的冲击和风化下,砂岩的岩面向内凹陷,而上面的砾岩层像一种浑然天成的混凝土比砂岩坚硬很多。脚印原本封存在厚厚的沉积岩中成为了化石,在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中,随着崖洞逐渐形成,脚印下方夹杂着少量泥岩的钙质砂岩因为岩性太软逐渐被风化剥蚀,脚印就显露了出来。
脚印化石分为正型和负型两类,正常的脚印是向下凹陷的,由脚印形成的化石是正型化石,而以脚印本身为模具,由砂石等填充物天然铸成的脚印化石则是负型化石,所以在小壶天发现的这批遗迹化石属于一种负型化石。
让我们进一步想象一下当时它们生活的场景:气候湿润,植物繁盛,水源充足,一群大型动物在傍晚时喝完水在往家走,恰好土壤湿润,便留下了这批脚印,原来是三指的脚印由于重叠覆盖呈现出四指、五指的状态。图中是齐云山的一处山体截面,可以看到其由薄且平的地层构成,且粒度比较细。该粉砂岩厚层和发现脚印的岩层正属于同一层位,说明沉积的时候古地理环境比较稳定,气候比较正常,没有什么急剧变化,水动力条件比较平和,植被可以很好生长,是适合动物生活的环境,这也更加印证了这里曾经生活着大型动物的观点。
遗迹化石与实体化石不同,它们是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遗留在沉积物表面或沉积物内部的各种生命活动的形迹构造形成的化石,不包括由生物体变成的化石,但其在考古学中仍属于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们可以反映生物在日常中的生活状态、造迹动物的社会性、栖息环境、生物地层学和古生物地理学等方面的信息。但遗迹化石的形成条件也更为苛刻,并且,由于遗迹化石与骨骼化石的保存条件不同,它们很少能与实体化石一起被发现,因为遗迹化石形成所需的曝晒条件会导致生物实体被环境及食腐动物破坏。因此,遗迹化石某种程度上可以填补骨骼化石记录的空白。
科学家将这些遗迹化石与出现在该时期的动物足迹进行对比,确定了这批足迹都是由肉食性的兽脚类恐龙所留。兽脚类是恐龙家族中的掠食者,它们繁荣了大约1.6亿年的时间,演化出极多的种类,包括体长如鸽子大的物种到迄今最大的陆生食肉动物——霸王龙。有趣的是,这些脚印中包括了三种不同形态的兽脚类足迹,这表明齐云山地区有过多种不同类型的兽脚类恐龙造迹者,其中一类足迹非常特殊,有着壮硕的趾头以及较短的单步,属于新的足迹形态,科学家将其命名为张三丰副强壮足迹(Paracorpulenta-pus zhangsanfengi),其属名指出了其形态特征,而种名则为了纪念张三丰。
从“张三丰的神秘掌印”到“张三丰副强壮足迹”,这是民俗到科学的转变,是宗教文化与古生物学的交响,朋友们,你们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故事呢?
参考资料
石头
DR.STONE
工作室
科普
撰稿:竹汐
美编:刘俞伶
DR.STONE · 致力于地球和空间科学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