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民工职场启示录六则

学术   2024-07-28 07:41   英国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编者按

适逢暑假,实习的实习,毕业的毕业,法学生们进入职场,成为法学民工,健康工作直到65岁。作者是五院四系法学硕士研究生,拥有金杜、海问等红圈所及世界五百强企业法律部实习经历,目前就职于某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合规部。作为一名“高级打工人(bushi)”,她为我们带来了六则职场启示录,道尽辛酸,却也十分可行,供君参酌。


导语


“地铁上都是朝气蓬勃的老年人,以及哈欠连天死气沉沉的年轻人。”这是我每次踏上早八的通勤之路时,脑海中一定会蹦出来的一句话。


时值烈日炎炎的七月,又有一批年轻的00后在寒窗苦读十多年后,毅然决然选择了法律专业;也有一批结束了学生生涯,准备开启人生新阶段的毕业生们进入法律实务行业。在法律学习的课堂中,我相信每一位法学生都怀揣着梦想,憧憬着步入社会之后,能够成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使者。然而,当象牙塔的钟声渐渐远去,迎接我们的将是职场这片既充满挑战又孕育机遇的新天地。


本文从一个崭新的视角,为广大的在校生与打工人提供思路:如何快速从青涩学生转型为成熟职场打工。我们将探讨如何将扎实的法学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何在提升专业素养与人文关怀,以及如何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保持初心,不断成长。希望能够助力每一个“法学民工”,在职场生涯的起跑线上,迈出坚实而自信的步伐。



一、工作做不完?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领导:“小白,麻烦在下午五点之前做一个法律检索报告,研究一下《新公司法》出台后对股东权利、公司高管责任有什么重要影响。”


下午五点半ddl时间已到,但小白仍在还在调整法律检索报告的格式。


领导:“小白,为什么没有按时交上来?”


职场小白:“领导,不好意思。检索报告包含的内容比较多,我还在整体调整。”

 

职场打工人第一课,转变学生思维,把事做完,比事做得完美更重要。学生时期,我们会为了一篇文章是不是结构清楚、用词准确、逻辑性强反复雕刻,即使是在课堂上的一次发言,我们也会反复推敲,因为学校这座象牙塔告诉我们的是:法律人说出的每一个字,都必须是客观理性和精准的。在纷繁复杂的职场环境中,追求卓越与完美是很多菜鸟和小白的座右铭,他们试图通过提交完美的答卷,来证明自己的能力。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一个更为深刻且实用的理念逐渐浮现——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首先,无论是需要提交给法院的文书还是要给当事人寄发的材料,在快节奏的职场环境中,时间是顶级重要的事情,效率决定成败。一个项目或任务,即使逻辑精妙,策略周全,若不能按时交付,那么所有的努力都可能化为泡影。我也有遇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情况,明明觉得自己提出的应诉方案是绝佳的,但落到纸面上时就是写不通顺。因此,“任务的完成”是把所有的想法思路转化成现实的途径,也只有先完成了,才能为后续的优化与提升留下空间。


其次,对于绝大多数的上级领导和带教而言,职场小白提交的工作成果,都是无法直接使用的初稿。我们也不必预设,自己写的文件可以直接发给客户或者法院。所以,从心态上就可以更加平和一些,别给自己设置过于完美的目标。


再者,对于“完美”的理解,主观性是很强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时候和上级领导一开始讨论得非常合拍,可初稿撰写后,领导发现这并非他所陈述的想法或者他提出了新的思路,那么此时,一份过于完美的文书便是“越努力越不幸”了。在职场中,方向的确立往往更加重要,如果连方向都跑偏,那么之后只会越撞南墙跑的越远。

 

当我们还是法学生时,有大量的时间可以去追求细节上的尽善尽美。可惜职场上更注重整体目标的达成,否则将陷入无休止的修改与调整之中,导致项目延期、成本超支,甚至错失市场机遇。因此,适时地放下对完美的执念,转而关注工作的完成度与质量,是一种更为明智的选择,这也并非对法律文件质量上的妥协,而是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寻找的一种平衡与智慧。

 

二、费力不讨好?结果比过程更关键


职场小白:我辛辛苦苦熬夜赶出来的起诉状,就被领导一句话打回去重做了。他一点也没有看到我在这份文书中花的心思,这一周真的太辛苦了,白天去和当事人沟通,晚上在律所加班整理证据材料,天天都是996,这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怎么在带教律师这就一文不值了呢,难道这些努力都是不值得的吗?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在文科专业里是极为常见的一句话。在法律专业的期末考试中,比起选择题,大部分的法学生更喜欢论述题。在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里,我们大家也都更倾向于认为客观题比主观题更具有挑战性。这是为什么?不难理解,学生思维下,论述题作为主观性比较强的题目,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参考答案中也会写着“言之有理”即可。因此,在考试和论文中,法学生都会通过“凑字数”来表现对自己的态度:很认真,所以希望阅卷者能够看在这份努力上多给几分。那么通常来说,学校的教授们也会多多少少看在“苦劳”的份上,给学生们留几分薄面,不至于让试卷太过难看。

 

可是,到了职场上,再也没有人有义务照顾你的自尊心和努力程度,因此时间宝贵,机会难得,对于一次不佳的结果,很有可能是长久的恶劣影响和难以消除的不好印象。如果把自己当做付费的客户和当事人,收到案件败诉通知时,你真的会去倾听和理解律师团队“到底有多努力,加了多少天的班”吗?当然不会!

 

也许在担任学生角色时,我们还可以装一装自己很努力很拼命,给老师和家长看。可是到了竞争激烈的职场上,这一层伪装和借口并不奏效了,相比过程,结果更为重要。因此,从职场人的角度来看,我们建议:先汇报结果,再描述过程。法律工作的核心在于维护公平正义,解决社会纠纷,保护公民权益。这些目标的实现,最终都需要通过具体的结果来体现。一个公正合理的判决、一份严谨无误的法律文书、一次成功调解的纠纷,都是法律工作者辛勤付出的直接成果,也是衡量其工作成效的关键标准。       

 

三、努力装大人?勇敢面对草台班子


【草台班子理论】来源于河森堡的一段话:


“我曾以为的世界: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兢兢业业,互助互利,业务精熟,恪尽职守,同心竭力地维持着社会高效稳定运转。我感受到的世界时:各个行业里充斥着大量的糊涂混子,少数明白人在无处不在的敷衍和推诿中,勉强把集体工作维持在底线之上,整个社会运转得晃晃悠悠,洒水漏汤。

 

认识到世界的局限性,是职场打工人重要的心态转变。在首都北京实习的时候,我第一次在金台夕照地铁站下车,穿着和平时在学校里完全不一样的office lady套装,踩着几乎没怎么穿过的黑色高跟鞋,抬头可以看到著名的“大裤衩”,来到听说了很久但从未见过的“顶级红圈律所”。挑高设计的天花板,精致的吊灯,宽敞明亮的办公室,极具品味的设计,以及走廊上的艺术画作,这里的每一寸都让我觉得,并非是在这里工作,而是在进行一场庄重而优雅的仪式。这相比,是大多数法学生第一次踏入大型律师事务所的真实心理写照吧。后来我发现,在这里工作的人,也会吃麻辣烫,也会觉得穿久了高跟鞋会疼,也会抱怨周末都没有休息时间。


近年来,有不少上市公司的法律文件公开披露后,出现各种各样的错别字,闹出很多笑话。这让我想起电视剧《装腔启示录》里,蔡文静饰演的女主角与上级律师有着这样一段对话:


                     (图片来源:电视剧《装腔启示录》)


其实每一个职场新人,都拥有一个从无到有,边干边学的过程。罗马不是一天建起来的,优秀的法律工作者也并非一天就能成就的。日日夜夜的伏案,一场又一场失败的谈判和法庭对抗,再加上一点时代的运气,才能造就一位小有名气的法律人。所以每一位实习和工作的小伙伴们,我衷心地祝福你们踏入社会,也想和你们说:世界本就是一个草台班子,不必对任何职业戴上太过闪亮的光环,只有接近优秀的人、成为优秀的人之后,才能对这个世界真正祛魅。虽然世界是一个草台班子,但你和我千万不能行为草台班子上的草包,要在思想上轻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磨炼自己。


四、行走的法条?职场不只法律课题


“听说你们法学生能把法条都背的滚瓜烂熟?”


“那你背一下《民法典》第三百四十二条是什么吧。”

 

不知道每当过年回家时,每位法学生是不是都会给亲戚朋友表演“法条背诵”这个节目呢?


我们并非行走的法条机器,除了大量的知识点之外,对法律和社会的理解,是我们这个行业需要深耕的永恒课题。法律工作者,不只是在浩瀚法条海洋中航行的剁手,更是生硬法律与社会现实之间的传递者。我们远不止需要对法条的熟稔于心,更需具备跨学科的广博知识与敏锐的洞察力,以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法律挑战。

 

在处理商事纠纷时,深入了解商业逻辑、市场趋势、企业运营,不仅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案件中的商业行为是否合法合规,还能在合同起草、商业谈判、并购重组等法律服务中,为客户提供既符合法律要求又契合商业利益的解决方案。在处理婚姻家事问题时,用更加平易近人和通俗易懂的话语,快速拉进与当事人的距离,了解其内心真心的诉求,必要的时候还需要给当事人提供一定的情绪价值。

 

在学校的时候,我们更像是法条的搬运工,但在职场上,并非只有法律这单个课题需要完成。只有具备了多方面的知识与素养,才能在复杂的法律实践中游刃有余,提供全面、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

 

五、倒霉背锅侠?时刻保持风险意识


“镇山的虎,远见的鹰,敏捷的豹,你在团队里属于哪一种?”


“我应该是...替罪的羊和背锅的侠。”

 

做任劳任怨的牛马不可怕,可怕的是,好事轮不好,坏事得背锅。记得有一次,带教领导把我叫到办公室,详细地询问一个法律方案的结构问题,并问我“为什么要承担别的同事交给你的工作”。我当时的回答是:这位姐平时对我挺好的,一时间忙不开了就拜托我帮忙,我刚好手头上没有什么要紧的工作任务,便帮她完成了。本以为是促进同事之间关系的好事,没想到是空欢喜一场。由于她并未检查我作出的方案是否与她接受到的任务是否一致,信息传递方面出现了一些纰漏,在归责时,她直接说出这个方案完全是由我做的,撇干净的全部的责任。

 

这一场“事故”之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学校里,大多数时候,准时上课准时交作业,完成好老师布置的任务,就算是一个及格的学生了。但在职场上,最担心的事情之一,就是需要莫名其妙地承担本不是自己的责任。这并非是危言耸听,也不是宣扬人性本恶,而是希望每一个踏入职场的法律小白们,都能提前预判到恶劣情况,并且采取一些有效的手段来保护自己。

 

在和当事人以及客户相处过程中,可以通过录音、邮件等方式,时刻在工作中保持谨慎和警觉,不要轻易相信或承诺不确定的事情。对于涉及敏感信息或重要决策的任务,要仔细审查并确认相关细节。在团队内部当中,一方面,要确保你清楚自己的工作职责和范围,以及与其他团队成员的协作方式,对于不属于你职责范围的任务,要勇于说“不”或明确告知相关人员。另一方面,对于重要的工作任务、会议讨论、决策过程和结果,做好详细的记录和备份。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在需要时提供证据支持。

 

六、挨骂PUA?培养职场超能钝感力


“你这个实习律师,怎么连立案的材料都没弄好,这样能转正吗?”


“都来了三个月了,对工作还不熟悉,你确定是名牌大学毕业的吗?”


“怎么别的同事都能做好,一到你这就出现问题呢?”


“你们两位是同时期进来的,她都有能独立承担任务了,你还在原地踏步。”

 

看到以上的话语,我相信每个人心里都不会好过。这些都是经典的职场PUA话术,通过语言上的贬低,来达到控制或者排挤新人的目的。新入社会的小白,如果经常沉浸在备受打压的环境里,很容易迷失,陷入恐慌和自责。我们最应该明白的是,职场上的领导不是老师,即使被领导和老师批评,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最坏的结果,无非是换一家公司或者单位继续上班,千万不要真的去仔细揣摩对方所说的每一个字。

 

不要玻璃心,要有钝感力。心理接受能力再强大的人,也无法永远做到对外界的刺激无动于衷,但我想说的是,我们需要缓冲和过滤负面情绪,才能在复杂多变的职场环境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稳定的情绪。一方面,请相信你是独一无二的,你身上拥有重要的价值,增加自己的自我认同感,不被他人的言行牵着鼻子走。另一方面,要训练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判断力,上下级之间的消息和八卦很多时候都是口口相传,众口铄金,纷繁复杂,不要被负面的言论所动摇,更不要因为同事的几句赞美而迷失。最后,以我自身的经历来说,可以建立工作和生活的边界,比如说可以设立工作微信号、工作群组等方式,把自己的交友圈和同事圈分开;在分享生活感悟时,尽量不要让同事看到自己在社交媒体上的表达,以免被人抓住把柄,留下攻击你的借口;休假的时候,尽量去做一些和平时不一样的事情,如攀岩、郊游等等,把自己从工作的泥潭中完全抽出来,全身心地投入到享受生活中。


(图片来源:电视剧《装腔启示录》)


结语


法律行业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会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这是一个既充满挑战又极具成长性的过程。摆脱学生时代的青涩与稚嫩,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职场精英,这并非是一日就可以达成的,需要每个人自己努力地践行。职场不仅是专业技能的竞技场,更是情商、逆商与领导力的试炼场。衷心地希望每一个法律人,都能够在职场上,保护好自己,勇于面对失败与挑战,在广阔天地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鱼行天下系列文章

鱼跃讲座丨读研后的“三重门”——法学学术、红圈所实习、体制内就业分享会

鱼行天下丨北大法学硕士的秋招法务/合规求职心路——不要孤注一掷国考

鱼行天下丨北京仲裁委员会实习经验

鱼行天下 | 浮光掠影——我在最高院实习的150个日夜

鱼行天下丨两年の风雨路——中国证监会法律岗终上岸之经验分享

对谈合伙人熊川:如何成为头部律所喜欢的法学生?丨鱼行天下

鱼行天下丨泛体制内求职心路:证券交易所笔面试经验帖

红圈所最低门槛——债务重组实习究竟有多dirty?



名校法学硕士/法学博士深度解读

专注于五院四系等国内一流法学院精品学科


重磅福利

关注“法律检索”公众号,后台回复“暑期学校”即可获取首届“大数据与法律检索”暑期学校课程PPT。回复“PPT”即可获得中国大学MOOC《大数据与法律检索》主讲人在深圳律协授课的PPT(六百多页干货)。

深圳律协培训课程《律师法律检索核心技能》B站地址(点击文后阅读原文即可观看)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8y4y137xu/

扫下方海报二维码即可免费学习中国大学MOOC《大数据与法律检索》第八期课程(有重要更新)


法科生之家
法律界有价值的新闻,以及全国法学院讲座、会议、就业等信息推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