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高中历史】中西方转型时期的历史特征,常考知识点!
教育
2024-11-26 21:30
天津
一、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先秦、秦。
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时期;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对真个中国古代文明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1.政治上:
从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发展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逐渐代替了贵族体制,专制皇权逐渐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2.经济上:
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特点。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以家庭为能为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国古代经济的典型形式;在此基础上,手工业、商业在先秦、秦汉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3.文化上:
在学术领域,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基础;
4.文学上:
《诗经》和楚辞分别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5.科学上:
形成了东方特色的实用科学。
二、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隋唐(公元581年~公元907年)、宋元(公元960年~公元1368年)是中国古代文明继续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的历史时期。
1.政治上:
中央集权制度在魏晋南北朝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在隋唐和宋元得到继续发展,隋唐
形成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标志着中国古代证制度的成熟,在此基础上,宋元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完善。
2.经济上:
魏晋时期北方的农耕经济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隋唐、宋元时期,农耕经济全面繁荣,
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海上和陆路的对外交往空前繁荣。
3.文化上:
魏晋南北朝时期,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的形成,推动了书法、绘画、文学等艺术的发展;隋唐时期,科举制度扩大了知识分子队伍,推动了文学艺术的进步;宋代,知识分子地位提高、市民阶层队伍扩大都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三、中国古代文明的繁荣的转型——明清。
明清(1368~1840年)是中国古代文明走向衰落并逐渐向近代文明转型的时期。
1.政治上: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空前加强,严重阻碍了新经济、新思想的出现和发展,反映了封建制度正在走向衰落。
2.经济上:
一方面,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手工工场,经济总量仍然处于世界前列;另一方面,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中国发展缓慢,已经开始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
3.文化上:
一方面,传统文化仍然占据着统治地位;另一方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兴起,文学、绘画、戏剧等领域出项了新的成就,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对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地抨击。
4.对外上:
实行闭关锁国,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政治总特征:
君主专制空前加强达到顶峰,迅速走向没落;
经济总特征:
封建经济高度发展,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因受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而发展缓慢。
思想总特征:
理学作为主流学派,极大限制了读书人的思想,使人因循守旧,到明朝后期出现西学东渐,思想文化专制严重,陈腐的理学体系仍占据统治地位 面对现实,人们要求冲破理学束缚,追求个性,倾向于经世致用和反对专制集权的新的思想体系逐步形成。
阶级总特征: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者阶层队伍扩大,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
总之: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是对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四、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的变革与转型——两次鸦片战争后的中国。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1840~1894年)是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中国在屈辱中逐渐向近代化迈进。
1.政治上:
一方面,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另一方面,中国军民不断反抗外国侵略。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经济上:
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大量了近代企业的兴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开始向近代化迈进。
3.生活上:
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传统礼仪受到冲击。
4.思想上:
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冲击,向西方学习的要求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五、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五四运动(1894~1919年)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峰时期,资产阶级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文化的舞台上都异常活跃。
1.政治上:
资产阶级先后提出了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救国方案,开始探索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的道路。
2.经济上:
资产阶级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积极创办实业,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形成民族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
3.思想上:
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和科学精神,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4.生活上: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推动了社会生活向文明化方向发展。
六、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1919~1949年)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及其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
1.政治上: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逐渐走向成熟,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国共两党的关系影响了中国的政局。
2.经济上:
民族资本主义继续曲折发展,在国民政府统治初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遭到了摧残。
3.思想上:
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形成,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4.生活上:
在国民政府统治初期,物质生活、交通通讯事业、影视事业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发展迟缓。
七、民国时期中国的时代特征
民国时期作为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一个特殊时期,无论是社会结构,还是社会运行机制(包括社会生活等)都在急剧地发展、变化着,是这段历史的总态势和总特点。
诚然,由于民国时期中国所处的特殊的历史背景,中国社会在其转型过程中,呈现了如下几个特征。
第一、社会的“沉沦”与社会的“进步”共生。
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始终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中国社会这种性质,决定了中国社会“沉沦”与“进步”共生的发展态势。
1911年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君主专制王朝,但并没有结束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民国成立后的38年中,从某种程度上看,中国在“半殖民地”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入侵后,中国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地位。一部民国史,实在是一部中国社会的沉沦史。
然而,帝国主义的侵略并没有能完全阻止中国社会向现代转型的步伐。在与帝国主义抗争的过程中,中国开始走向世界。封闭型的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被打破,中国被迫开始了痛苦的现代化历程。
在中国逐渐融合于世界的过程中,封建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了。
民国成立后的38年,中国资本主义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封建势力遭到严重的冲击,中国在一步步走向半封建性或半资本主义性社会。一部民国史又实在是一部封建势力的削弱史和一部资本主义的成长史。
一方面由于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中国社会在一步步沉沦;另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是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奋力抗争,中国社会在一步步转向现代,“沉沦”与“进步”共生,是民国时期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大特征。
第二、“传统”与“现代”两种生活方式并存。
民国时期,是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时期。这一特点反映在社会层面上,则致使中国民众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出现了“新”“旧”并存的局面。
一方面是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城市在不断涌现,另一方面是广大的农村,依然保持着传统的风貌。
在衣着上,既有西服革履者,也不乏长袍马褂者。在饮食上,当一些新派人物在品尝西点西糕时,更多的人仍不懂面包为何物。
在居室上,当西式洋房矗立在城市的街头巷尾时,更多的民居仍是传统的青砖黛瓦。“传统”与“现代”两种生活方式并存,是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另一特征。
第三、多重统治区域的分立,使中国社会在转型过程中呈现了多形式、多线条的发展姿态。
民国时期,中国政局多变。无论是北洋军阀统治,还是国民党统治,中国实际上都未真正统一过。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各军阀拥兵自重。
在其各自所辖范围内,军阀们往往以自己的意志影响着辖区的发展。在国民党统治时期,社会发展的态势更为复杂。
由于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中国出现了互相分立的三个区域,即中国国民党统治区、中国共产党开辟的革命根据地和日本侵略者占领区。
这是三种完全不同性质的区域:在国统区,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日本占领区,完全是殖民地社会;在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则具有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由于统治区域性质的差异,各统治区域社会发展也呈现了不同的状态
。
在国统区,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多重压迫,社会发展极其缓慢;
在日本占领区,由于尖锐的民族矛盾,社会在变态发展;
在各革命根据地,由于共产党实行反帝反封建政策,社会发生了飞速的发展。
中国社会在多重统治区域内,呈现了多种发展态势,这是民国时期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又一特征。
★ 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年)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影响。
1.政治方面:
限制袁世凯独裁,反对袁世凯复辟。影响:民主共和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粉碎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企图。
2.经济方面:
兴办实业。
影响:“实业救国”成为社会主要思潮之一;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3.文化方面:
发起新文化运动。
4.影响: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
八、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前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有成就,也有教训。
1.政治上:
建国初期,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破坏,人权遭到践踏。
2.经济上:
1956年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经济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3.文化上:
与军事和农业相关的科技发展较快,文化建设受到政治运动影响较大,教训巨大。
4.生活上:
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基本上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交通网,社会生活受政治运动影响较大,服装体现了强烈的时代色彩。
九、改革开放新阶段——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1978~至今)是中国全面改革开放时期,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最突出的时期。
1.政治上: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得到恢复和发展,“一国两制”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外交领域成就突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2.经济上:
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从范围上不断扩大,从层次上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3.思想上: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思想指南。
4.文化上:
科技、教育、文艺等全面繁荣,生活时尚、思想开放成为新时期人们精神面貌的主要特色。
十、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史。古代希腊罗马史(公元前8世纪~前6 世纪)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其文化对近现代西方国家产生了深渊的影响。
1.政治上:
以雅典为代表的古代希腊逐渐形成了城邦民主政治,其基本的民主原则被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成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渊源。
2.法律上:
古代罗马逐渐建立了系统的法律体系和完整的诉讼程序,被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对近现代法制国家的建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思想上:
希腊出现了世界史上最早的古代人文主义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特点,是近代启蒙思想的源头。
十一、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工业革命前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从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1500~1800年)是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资产阶级开始按照自己的要求改造世界。
1.政治上:
在英、法、美等国,资产阶级逐渐建立起代议制民主政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2.经济上:
资产阶级将自己的活动范围向世界拓展,开辟了新航路,伴随着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3.思想上:
近代科技出现,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和完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批判封建思想,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十二、近代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发展——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从工业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1800~1918年)是资本主义的工业革命时期,人类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政治上:
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继续在欧洲大陆发展,社会主义运动兴起,都大大推动了人类的民主化进程。
2.经济上:
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将人类历史推进到“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3.文化艺术领域:
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文学艺术出现了新的成就。
十三、20世纪社会现代化模式的探索——社会主义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的调整。20世纪上半期(1917~1945年)是世界现代史的第一个阶段,两种社会制度并存是这一时期典型的特点。
1.政治上:
十月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成功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为人类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2.经济上:
苏俄(联)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成功也有失误;面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模式进行了调整,开始实行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3.文化上:
现代主义艺术兴起,突出表现了在生产力高度发达背景下人类的精神空虚和迷茫,着力描述人类非理性的一面。
4.科学上:
以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科技诞生,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十四、二战后世界的发展演变——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与竞争。二战后至今(1945年~至今)是两种社会制度共同发展与相互竞争的时期,世界局势发生了剧烈的变革。(总体特征)。
1.政治上:
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过渡,美苏两极为争夺世界霸权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给世界和平与安宁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2.经济上: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形成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3.文化上: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形成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价值观。
十五、20世纪80年代后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特征及其成因。
1945年到50年代初为恢复时期,西欧各国凭着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借助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工业生产到50年代初逐渐恢复到战前水平。50年代初到1973年是持续高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是西欧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1974年到1982年是经济“滞胀”时期。1982年到9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又进入了低速增长时期。90年代初至今,资本主义经济进入了温和衰退和缓慢回升时期。
(一)50年代—70年代(黄金时期)。
从50年代初至7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新成果,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利用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获取了廉价的能源、原材料和海外市场;利用西欧各国经济的联合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使资本主义进入一个持续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联邦德国和日本经济发展尤为迅速。
1.特征: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原因:(1)科技革命推动经济现代化——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出现了以原子弹、电子信息、航天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形成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并持续发展。
其规模、深度和影响,远远超过了前两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使世界经济向真正现代化前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整个经济增长的源泉。
开拓了许多新产业.高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革命的中心在美国。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利于发展高新科技产业。
①所谓“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私人垄断组织与资产阶段国家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它产生于19世纪末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
②20世纪30年代,各国为结束大危机以不同形式加强对经济的干预(特别是罗斯福新政),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所发展。
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适应了科技革命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
例如:国家大力加强对科技的扶植和资金的投入,占据国家基础经济部门或开发新兴高科技产业,加强政府对经济宏观管理,推行国有化政策,拓展世界市场,进行一些社会改革,适当改善人民的生活等。
(3)资本主义经济相互依存加深以及协调加强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
(4)国内外环境稳定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向世界各地输出资本、大力拓展海外市场、赚取高额利润外部的条件。
2.几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西欧、日本和美国。
西欧
——二战后,西欧国家凭着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借助马歇计划的援助,到50年代初,工业生产大体都恢复到了战前水平,其后,便相对稳定和持续发展了。
联邦德国的经济发展尤为迅速,60年代初跃居西欧最强的经济大国,创造了“经济奇迹”。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感到,要在美苏两大国之间保证自己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
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这是一个区域集团性的经济和贸易实体,联邦德国起主导作用,也有利于各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它在国际市场上和政治舞台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作用,成为能与美,苏抗衡的力量。
日本
——飞速发展。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且发展势头不衰。
美国
——二战的“暴发户”,二战经济稳定高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但70年代以来,不断受到日本和“欧共体”的挑战。
(二)70年代——80年代(滞胀时期)。
从1973年起,在石油危机冲击下,发达国家结束了长达20年的高速发展,进入了经济“滞胀”时期。
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可以相对缓和,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如前所说70年代中期那次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结束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时期,进入了“滞胀”阶段,“滞”是经济发展缓慢,甚至生产停滞;“胀”是通货膨胀,两者并存、互相交织。
这就是“滞胀”的主要特征。
这两种情况下,要刺激经济增长,就要冒通货膨胀的危险;要抑制通货膨胀,就要冒加剧经济衰退的危险。
因此,刺激经济增长政策与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是互相矛盾的,资产阶级政府的经济政策摆来摆去,动摇不定,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失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的减弱。
1.原因: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促进生产的作用日益削弱
②经济危机(原因:固有矛盾;资本主义竞争;第三世界的矛盾——石油提价是直接的)
2.特征:
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存
3.应对措施:
政府调整政策,减少干预;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逐渐扭转经济颓势。
(三)80年代——90年代(复苏时期) :80年代发达国家先后走出了“滞胀”。
(1)原因:
①重要原因是国家改革采取了降低税率;
②减少政府支出、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措施。
(2)特征:
①经济出现持续增长;
②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显著降低。(看小字内容人均收入;生产总值;国债发行量)
(四)90年代以来的特点:
1.经济危机期间经济下降幅度较小
2.生产过剩危机和金融危机交织并发
3.经济复苏阶段较长
文本来源于网络,侵删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ODQ1ODM0MA==&mid=2656737690&idx=2&sn=f401a9f87c969fb6fc628587816db4f5
理想树高中
必刷题官方账号,你的学习加油站与知识宝藏库!图书试读、电子答案、知识干货、学习技巧、校园故事......只要你想要的,从深度解析到趣味分享,这里应有尽有,等你来发现!让我们一起,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共赴梦想的彼岸~
最新文章
新高考赋分还不懂?看这篇就够了
【高中历史】中西方转型时期的历史特征,常考知识点!
高中生的崩溃瞬间,看完瞬间泪目......
近期的热门话题!这些竟然和学习也紧密相关!
【高中化学】知识点汇总,吃透背熟,考试不焦虑!
周末在家学不进去?试试这些学霸都爱用的方法吧~
【高中地理】地理核心术语,你都掌握了吗?
高中生唤醒壁纸 | “是尽力局,是拼命局,更是必胜局!“
选科,一不小心步入卷王赛道?!
今天全力做了,明天就不会后悔,你说对么?
11月21日·高考倒计时打卡
那些考上985的人高中都是怎么过来的?
【高中物理】重要推论65条!一定要掌握!
高三复习没有计划的直接看这个!照着学!
【高中历史】吃透这份历史思维导图,不愁拿不到高分!
11月19日·高考倒计时打卡
考试焦虑怎么办?这些心态调整技巧助你轻松应对!
【高中化学】考试超级容易出错的75个判断知识,避免踩坑!
高中生如何延长周末?单/双休翻倍!!
《疯狂动物城》金句频出,一起来看看这句小金句吧!
期中考后复盘:原来学习也可以像刷短视频一样“上头”!
11月最新时评汇编,4则热点素材好记又实用
𝑺𝒉𝒂𝒓𝒆丨冬日氛围感拉满的壁纸
【高中数学】48个解题捷径,现在就收藏!
11月15日·高考倒计时打卡
分数涨起来!从252分到648分我是如何做到的?
官方确定丨第五批高考改革省份公布2025年新高考试卷结构!
最新!八省联考时间安排公布!
高中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破烂”!
反超计划 | 你是不是也拼命了但成绩就是上不去!!
【高中化学】这13类高考化学重难点,千万不要踩坑!
11月11日·高考倒计时打卡
MBTI16种人格学习方式大公开!!
记住!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做不到的!
11月10日·高考倒计时打卡
高考新考向 | 这些重磅变化你一定要知道!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汇总,附8大解题技巧!
歌单 | 短暂地逃离,让我给焦虑按下暂停键
【高中物理】电学黑科技,一看就懂!
考前精准复习,考后全面复盘的人,赢麻了!!
高级且万能的过渡金句,写进作文惊艳阅卷老师~
11月7日·高考倒计时打卡
你好,我短暂而又漫长的高中三年!
《高 中 生 充 电 手 册》
【高中地理】气流上升方式分析,吃透考试不丢分!!
学霸等级测试:都是“高中牲”不是高中生!!
【高中化学】全部化学公式一网打尽!
11月4日·高考倒计时打卡
p人5招无痛拯救拖延症!!!亲测有效
即使是最长的旅程,也从一步开始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