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传统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绝,而清正廉洁,则是百姓对为官者的最大期盼。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刚正不阿、廉洁自律的仁人志士,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廉政故事,在华夏文化中已成经典。
唐朝天宝年间,有位书生游学,住在宋州(今河南商丘)。当时李勉年少,他和这个书生住在同一个店里。没过多长时间,这个书生患了病,无法医治。书生临死前告诉李勉说:“我家住在洪州(今江西南昌),本将到北都(今山西太原)谋求官职,却在这里得病,将要死了,这是命啊。”书生从口袋里取出二百两金子,交给李勉,说道:“我的家丁没有知道这个的,请您为我处理后事,余下的钱就送给你了。”李勉答应书生,为他办理后事。
在办理完书生的后事后,李勉把剩下的金子都秘密放在墓里,和书生一同埋葬了。几年以后,李勉做了开封府尉。书生的兄弟带着洪州官府开的证明,沿路打听书生的行路、住宿。到了宋州,知道是李勉为书生办的丧事,专门到开封府面见他,并诘问金子的下落。李勉请假,带着书生的兄弟到了墓地,挖出金子交给了他们。
这就是“李勉埋金”的故事,一时传为佳话。这个故事在《尚书谈录》里有记载。
江革是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9岁丧父,16岁丧母,家中生活贫苦,无老师教授,但他与弟弟江观相互勉励,读书不倦。当时南齐的中书郎王融、尚书吏部郎谢朓等名士都很欣赏他。《梁书·江革传》记载了他们之间的一段故事。谢朓曾经担任皇家夜间警卫,有一天夜晚回家时,顺路探访江革。当时下着大雪,谢朓看见江革盖着破棉被,铺着单薄的席子,却沉醉于学习之中,不知疲倦,不畏严寒。谢朓看了后,叹息良久,于是脱下自己穿的棉衣,亲手割下半片毡,给江革作为卧具御寒。
后来,江革曾与谢朓等七位名士一起作了一首诗词——《阻雪连句遥赠和》。每人都以通信的方式赠和四句,诗作以谢朓为首,其中江革的诗句为:“风庭舞流霰,冰沼结文澌。饮春虽以燠,钦贤纷若驰。”
江革出仕后,清正严明,爱护百姓,惩抑豪强。当时武陵王萧纪在东州,十分骄纵,梁武帝就派江革去辅佐他。江革去东州赴任。江革的弟子属吏很多在东州,听说江革要来,都站在道路两旁迎候他。到了东州,江革不接受任何人的馈赠,只靠官俸过日子,生活也很俭朴。会稽郡面积大、人口多,诉讼案件每天达数百件,江革都一一断明,从不留下疑案、悬案,往往是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他的这些做法使人民安定,官吏敬畏。
江革离任东州时,当地百姓都很留恋他,纷纷赠送礼物给他,但是江革一无所受。南朝时期,地方官员离任时,大多四处征调船只,以运载自己为官多年的积蓄,可谓连帆而行,满载而归。但是江革离任时,只有空船一只,无物可载,为防止江中船只颠簸,只得在岸边取石以压船。《梁书》记载:“革即无物,乃于西陵岸取石十余片以实之,其清贫如此。”
梁大同元年(535年),江革去世,身旁没有侍从,家徒四壁,为世人所敬重。
清风徐徐扬正气,
廉韵涓涓沁人心。
清正廉洁,从现在做起,
从我们做起,
知廉洁之义、守廉洁之心、做廉洁之人!
(文章摘选自《学习强国》)
编辑:曾麟淇
初审:曾麟淇
复审:龙行燕
终审:陶 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