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式短小的谚语
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
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
积累的经验
沪苏浙皖的非遗谚语里
蕴含了哪些智慧?
戴上耳机
听四地主持人用地道方言
解锁长三角的谚语
上海 · 沪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沪谚是我国几大著名的方言谚语之一。其中心流行区是上海的陈行,故也有人称它为“陈行谚语”。沪谚具有五大特征:一是使用原生态的老派上海方言,可称为“历史活化石”“文化土特产”;二是真实反映旧时上海乡村生活和市井生活风情;三是多为“不知书”而“达理”者的口头创作,“俗而可耐”;四是由于人口多,民风扬,题材广泛,层出不穷,词条蕴藏量大于社会形态单一的地区;五是修辞手段丰富,话语“煞根”到位,却又充满善意。
江苏淮安 · 都梁谚语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都梁谚语是淮安盱眙地区人民创造并广为流传的谚语。其中,关于为人处世、接物待人、居家生活等方面的社会谚语最多,还有关于自然地理、物候天象、农业生产方面的和关于励志劝学、催人奋进、培养良好习惯和品德之类的谚语。都梁谚语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语言形式独特,通畅流利,幽默诙谐,内涵丰富,是人们长期生活经验的总结与升华。
浙江舟山 · 舟山渔谚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舟山渔谚字里行间充满浓郁的海洋气息,是舟山地区广大渔民的口头创作,经过长期传播,逐渐丰富起来的。它语言生动,音韵和谐,便于记忆,概括了鱼类回游栖息习性,抲鱼要决和与抲鱼汛期相关的气象、潮汐、天文、地理等规律。现在,它已成为舟山海洋文化宝库中一笔珍贵的财富。
安徽安庆 · 桐城谚语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桐城谚语不仅展现了桐城人的诗性智慧,更有一种价值引领与行为规范的劝勉作用。它是世世代代桐城(含枞阳)人民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生动体现了桐城及周边地区劳动大众的生活场景、文化心理、美好愿望和爱憎感情。
你对哪句谚语
印象深刻?
说谚语的TA们
左上:长三角之声主持人 黄桢
右上:FM94.1淮安市新闻综合广播主持人 方溢
左下:FM97舟山经济广播主持人 昕妤
右下:安庆市新闻传媒中心FM93.7主持人 糖糖
资料:FM89.9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长三角之声
编辑:闻倩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