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里
江苏昆山的马路不再熙熙攘攘
一个又一个外卖骑手快速经过
他们都是王计兵的同行
仍然奔波在路上
带着对生活的渴望和干劲
“过年好!”王计兵大声打招呼
王计兵在江苏昆山生活22年
成为外卖骑手7年多
也算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外卖员了
不过,令很多人没想到的是
除了老资格的外卖员身份
每次去乡镇集市
他都会从旧书摊淘回大量的书
一年冬天,父亲给他20元钱
让他去集镇上买一件毛衣
他前后去了三次
买回了三蛇皮袋的书
一次偶然的机会
王计兵在一本杂志扉页上
看到了投稿地址
就像一个溺水者发现了一块木板
他兴奋地寄出一篇小小说的文稿
没想到一投即中
很快发表了处女作《小车进村》
夜间送外卖闲暇等单时的王计兵
然而,沉迷于写作的他
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家人支持
1992年的冬天
父亲烧毁了他20万字的小说手稿
为此,他和父亲“冷战”了好长时间
冷静之后,王计兵意识到
虽然他不会放弃写作
王计兵和妻子
成家后
王计兵和妻子先后前往多地打工
打工之余,他常给妻子分享
自己写下的片段
王计兵随手记录灵感
2002年开春
王计兵和妻子来到江苏昆山
从摆地摊,到蹬着三轮收废品
靠着积攒的一点本钱
王计兵把精彩句子摘抄进电脑里
2018年,为了补贴家用
年近50岁的王计兵
成为一名“外卖小哥”
这份工作为他的创作
注入了更多新的灵感
他写送餐路上形形色色的人
写每天的所见所闻
王计兵父亲
2019年
王计兵在一场诗歌比赛中获奖
直到拿回奖金
妻子才知道他从未中断过写作
看着丈夫写下的诗篇
妻子慢慢理解了他对文学的挚爱
虽然偶尔还会抱怨几句
王计兵送餐途中记录灵感
一天晚上,因顾客接连留错地址
他连续爬了三次六楼
才把餐送到
并因此而超时了三个订单
不得不一一道歉
下班回来的路上
他写下了那首成名作
王计兵作品《赶时间的人》受到关注
因为工作争分夺秒
他便试图用语音输入法去写作
在等餐、等电梯
甚至是等红灯的间隙
只要灵感一触发
都会迅速地用语音记下一段文字
有空了再把语音转化成文字
整理成一首首诗歌
他前后采访了100多位外卖员
写在纸壳上的作品《奔跑的蓝》
点开王计兵的微信
头像是他之前出版的
三部诗集的封面
微信签名是“顾客至上,送货上门”
这是他生活的两面
王计兵已出版诗集
王计兵“火”了,但没有膨胀
他深知,“外卖诗人”这个标签
来自读者的善意
是它促成了后来目光的聚集
“尽管我已经写作三十余年
如果没有这六年来的外卖生涯
要取得如今的成绩
王计兵一家
此时此刻,还有不少外卖小哥
以及各行各业的人们
仍在路上奔波
给大家道一声“过年好!”
新的一年,祝你我
永葆热爱,心怀感恩
来源:人民网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人民文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