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普安小山村年货经济带动消费热,直播间市场供需两旺!

民生   2025-02-01 16:49   贵州  









“马铃薯卖完了,红米也卖光了,甘蔗还有几百斤,可以安排节前发货。”


“亲,我家的香肠卖55元一斤,是乡亲自家养的土猪。”


………


近日,黔西南州普安县兴中镇的直播间红火热闹,优质大米、马铃薯、天麻、黄牛肉、茭白、核桃、腊肉香肠、甘蔗等特色农特产品成为了抢手货,一上架就“秒空”。兴中镇党委书记岑家祥甜蜜地说道:“完全不够卖!”


普安鲜货通过电商运输到全国各地


“我每天接100多个订单电话,好多人追着问‘有鲜货没’。”普安县鸿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邓倩刚接过话茬,又被来电打断,“对,我付了4万块钱的货款,你家的竹荪不错,还有多少我全包了。”她放下手机一脸歉意地说:“普安的山货鲜、嫩,味道好,价格还便宜,尤其受深圳客户的欢迎。”等春节后,香椿大量上市,销售市场又是一片“椿”意盎然。


从“提篮小卖”到网络热卖,兴中镇直播间与众不同的魅力在哪里,吸引全国的订单雪片似的飞来?


兴中镇直播间(兴中镇政府供图)


记者仔细打量着,桌上一溜地放着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油罐子,盛着大米、香料、蔬果等,空气里弥漫着泥土的香气。岑家祥说,这是以政府为主导成立的电商直播基地,政府工作人员会化身主播带货,让当地的优质农特产品通过云端“飞”出大山,“像马铃薯,一天可以卖两三千斤,小黄姜每次直播卖一两千斤没问题,还有蔬菜、黄牛、核桃、李子、百香果等等,一上链接就没货。”


兴中镇干部直播助农。(兴中镇政府供图)


线上直播忙,线下钻研深。兴中镇人民政府不满足于眼下的火热,而是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施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大力发展农业产业集群。


“我们要求主播在拍摄农特产品的同时,加入镇上好风光,让美味和美景一同出圈。”截至目前,岑家祥的“双美计划”落子深山四月有余,已经带动当地多个产业发展,包括1000多亩的土豆、500多亩青口白等。


“身处山区,物流交通是先天的短板,农货只能区域性售卖,但是,电商打破了空间的限制,可以服务全国。”作为兴中镇电商直播基地的合伙人,邓倩有一支30多人的团队专门负责收货、选品、物流,真正实现“一条龙”服务。


“走,看我们是不是真正带山里货。”在邓倩的邀请下,记者随她来到了山头,寒风吹散了农户的炊烟,吹来了诱人的香味,循味前行数十米,就是她的腊味厂区,一排排腊肉香肠挂在砖房里历经高温熏炕,油顺着火苗滴落,发出滋滋啦啦的声响。一眼望去,少说有五六百斤。


普安县鸿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熏制的腊肉香肠在直播间里被预订一空。


“这是我们直播间里顾客年前便早早订下的。”邓倩说,喜欢贵州腊味的外省客户在家“云”挑选,等待时间的发酵,就能享用山里的美味。


除了腊味,百香果、蜜柚、折耳根、板栗、核桃、野菜等普安应季农特产品,都是中兴镇直播间里的常客。而今飞入全国千万家,普安农民不再愁自家山货没人睬,欢声从家里传到寨子里:“我种的菜有一天竟然会出现在千里之外的餐桌上,这是以前不敢想的事情。”普安县兴中镇村民胡英说,“以前种粮食担心不好卖,现在政府统一收购后在直播间吆喝,眨眼功夫,几百斤菜就卖光了,也太神奇了。”


“我们搭建电商直播平台,目的是通过以销定产的方式促进产业良性发展,培养出更多的电商人才,有效推动‘黔货出山’,以点带面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邓倩表示,直播基地运营起来后,分别在多个互联网平台开设6家网店,开播至今销售额已达60多万元。


从“不好卖”到“不够卖”,普安县兴中镇农产品在直播基地的努力带动下,找到了一个全新的销售模式。自此,农货跨越崇山峻岭走上了全国餐桌,而普安的农户们,也拓宽了增收渠道。(文/李梅)








#康养胜地 人文兴义

#我们的中国梦 文化进万家

#新春走基层

#文化中国行

#网络中国节·春节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普安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审:赵漫漫

本期二审:文建秋

编务终审:查必芳

黔西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微博:@中国黔西南

微信:中国黔西南、黔西南山地旅游

APP:北纬25°的黔西南

数字报:www.qxnrb.com

官网:www.zgqxn.com

声明
  凡“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刊发的原创内容,均保留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微信号:zgqxnw)”。


中国黔西南
贵州省黔西南日报社官方公众号。每日为您:推送黔西南的时事热点、趣闻、历史等信息;提供实用生活服务信息,方便您的工作、生活;精心筛选、推荐景区景点和活动,让您的闲暇时光有趣而精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