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简介
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在办学过程中针对设计学类专业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党委引领作用,结合学校“党建+思政+艺术”的育人理念,形成了服务于民族团结、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三三”创新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五”即“政用产学研”一体化,“三三”即通过“通识教育、专业培养、综合提升”三个阶段,以及“模块化培养、导师化管理、合作化教育”三个层级,来进行在地性创新人才培养。
自2004年起,每年选择云南的一个特色县市区合作,开展“校地(企)合作”在地民族文化创意系列主题设计活动改革实践,历时21年,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服务社会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云南多样性的生态资源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为基础,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知识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与创新,以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服务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和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特别倾向于“民族文化的活态保育和当代传续”“低碳绿色理念的在地传播”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命题的实践性输出,建立了“政用产学研”的“五三三”创新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实时更新和优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细则,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紧跟时代节奏,为真实的世界而设计”。
.
案例解决的教育教学问题及方法
01 | 案例解决的教育教学问题
解决专业教学与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相融合问题
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文化自信以促进全面发展,为国家推动文化产业和设计服务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文化保障。
解决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可持续发展问题
针对原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模式单一,体系不健全、社会关联不紧密、设计服务能力弱,发展持续性不强”的问题,依托“校地(企)合作”机制,整合区域和企业资源,促进设计人才培养与云南民族文化产业、乡村振兴发展相结合,提升设计人才服务社会能力。
解决设计专业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和发展改革问题
针对传统设计专业教学体系和知识体系碎片化、常规化问题,提出将专业人才培养的成果向“教学、科研、创作、展演”等方面多维度转化,建立设计融入产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立体化教育体系。
02 | 案例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方法
强化目标引领:服务区域社会需求
针对国家的文化和经济发展战略,结合“社会需求”和“知识前沿”,从学科定位、专业侧重、课程设置、命题遴选等层面入手,全方位、多维度植入“民族文化”和“可持续性发展”概念,强化“文化自觉”“新学科交叉”等意识,实现培养目标与培养路径的高度契合。学院培养的本科毕业生中60%的人才植根云南,服务民族地区。
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搭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综合提升”人才培养的三个阶段,拓宽培养口径、注重交叉培养、突出特色优势
在满足国家质量标准的通识教学基础上,将云南的“民族与地域文化”和“生物多样性”概念融入其中,注重“人文素养”的熏陶和“生态意识”的建立,并聚焦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以问题为导向,以科学思维观为基础来培养学生的社会洞察力和专业建树,提升其综合实践能力,树立社会责任感和专业格局。
形成教学集群模式:构建“模块化培养、导师化
管理、合作化教育”三个层级的教学生态链
构建“模块化培养、导师化管理、合作化教育”三层级教学结构体系,淡化课程名称(150门专业课),注重知识点掌握(约2000个),梳理出系统的专业课程集群(约20个),形成一条让知识在思维中“活态化”运用的实践教学路径。
以“五”原则构建的“校地合作”模式,实现了教育
教学方式多层次、多路径的联动增效
依托“政府、社会、企业、学校、科研”五方平台,组建教学导师团队集群,创建创新创业实践实训基地,并通过集群式教授、多元化评价,不断优化和提升成效。最终形成“将用人单位从人才的使用者,转化为教育目标设定的论证者、人才培养过程的参与者、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者”这样一个可逆变的多层联动教学体系。
建立协同育人机制:联动“学校、社会、科研
平台”,培养实践创新人才
以服务社会为目标、以科研平台为抓手、以学校基础教育为出发点,协同“学校、社会、科研平台”三方力量,实现“政用产学研”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
.
案例的特色亮点
01 | 目标设定与理念创新:人才培养着力于“三全育人”,培养目标服务于区域发展
持续21年践行理念创新和实践教学改革,不仅凸显了知识社会创新的“大思政”教育格局,也将“文化自觉”和“在地性”融会贯通,进一步强调了“政”和“用”的理论站位,实现了从“产学研”到“政产学研用”再向“政用产学研”协同发展的转变。
02 | 思路框架与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明确与“校地(企)合作”有机融合、联动
经由地方政府和在地企业高度融合下创立的“校地(企)合作”模式,不仅能够彰显地域优势和文化特色,更能凸显出高等艺术教育与创意产业和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之间的有机联动。
03 | 教学成果产出创新:将毕业课程教学一般性成果向“教学、科研、创作、服务社会”等维度深化,实现“科研”反哺“教学”“创作”服务“社会”
该人才培养模式是设计学院设计类本科专业“毕业设计”实践教学改革成果,意在“通过艺术设计赋予在地资源新的社会价值”,最终实现“教学+科研+创作+服务社会”的“多维合一”。连续21年“校地(企)合作”在地民族文化创意系列主题设计活动,参与师生1.3万人次,服务企业620家,完成设计课题2.4万余项,落地5千余项。
.
案例的推广应用及效果
01 | 案例应用范围
本成果自实践以来,覆盖校内本科生近10000人,协同包括清华美院、中央美院、南京艺术学院等三十余所国内高校,以及来自英、法、意、韩、泰等十余所国外高校的400余名师生共同参与,累计产出成果34000余项、服务地方和企业450余家,举办巡展40余次,成果展览涵盖70万人次。
02 | 案例成效
“党建+思政+艺术”成果突出
案例获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并入选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其中的主创人员获评中宣部思想文化青年英才、教学名师、“云南省师德标兵”称号;首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项目;第九届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荣誉。
立足一流专业建设,服务学术共同体,提高专业
声誉影响
基于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效,学院5个招生专业全部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认定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6门;遴选为全国首批非遗研培高校,获国家级“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和“第五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传承创新基地”;团队设计的“七彩云南”国庆彩车获华美奖。举办高质量学术活动50余场,其中,举办全国高等学校设计学类本科一流专业及一流课程建设研讨会,教育部教指委委员以及来自全国138所高校专业带头人近300人参加会议,并在会议上推广了“五三三”式“政用产学研”创新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标志性科研、创作成果不断获得突破
21年来,师生承担科研项目多达百余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8项,囊括了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项目、重大项目子课题、重点项目、一般项目、西部项目、青年项目所有类别;师生历年累计荣获包括“互联网+”大创赛、挑战杯、全国计算机设计大赛等在内的省部级以上奖项千余项;出版著作、教材及发表论文近千部(篇);合作共建的校内外科研实践平台与实训实习基地56个;成果检验期和实践期内,经由本成果所引入和配置的横、纵向建设发展专项资金累计高达千万元。
03 | 案例社会影响与评价
学院先后上百次应邀介绍教学改革经验(全国性会议多达40次),国内外240多家院校到校学习交流。案例受到教育部高校设计学类教指委、中央美院、同济大学等专家教授的好评,先后被人民网、《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香港文汇报》、新华网、学习强国、云南网、中国教育在线、云南省教育厅等20余家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
来源: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编辑:岑冠炎(实 习)
审核:朱河锦
终审:张 勇
云南艺术学院新闻中心出品
投稿/联系邮箱:281329048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