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任倒计时,中国将迎来难得战略转机,千载难逢

文摘   2025-01-16 16:25   北京  

进入特朗普2.0时代,美国是否会改变此前的对华政策,中美关系是否会有所缓和?这是全世界都关注的焦点话题。特别是在前不久,特朗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主动对华释放善意,更是破天荒地提出,中美合作可以“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这番表现,不禁让很多人遐想连篇。




然而,中国政府高层和各界并没有被特朗普的表象所迷惑,而是已经看清事实,丢掉幻想,准备战斗。美国当地时间1月13日,《华盛顿邮报》就援引多名中外专家学者指出,中国已经发出信号严阵以待特朗普,中方不仅在经济、军事、科技、外交等领域做好了与特朗普“正面交锋”的准备,而且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战略转机。

以贸易为例,美国和中国是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双方的博弈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今的美国制造业空心化严重,通货膨胀持续没有得到缓解,再加上债台高筑,已经是危机四伏。特朗普上台后,既要处理拜登留下的烂摊子,又要忙于对付中国,只能是延续老套路,动用“关税大棒”和贸易制裁来打压中国外贸经济。

然而,中国始终掌控着全球制造业和供应链的主导权,不仅不会被美国的封锁打压弄伤元气,反而会让回旋镖打向美国。此前,在反制美国贸易战、科技战方面,中方就在战略资源领域频频反击,出台多份文件管控关键资源出口,给美国的军工等产业带来严重影响。




再说科技和军工领域,从特朗普到拜登,美国一直对华采取“卡脖子”政策,更是利用自身在西方阵营中的强大影响力,在全球缔结了反华同盟。然而,在包括“芯片大战”在内的一系列打压措施下,中国科技不仅没有跌落低谷,反而是逆势上扬,百花齐放。尤其是在军工科技领域,去年年末至今年年初,包括多款六代机、新型预警机、076两栖攻击舰在内,中国军工多款新成果集中亮相,让美国政界、军界集体陷入沉默。

去年11月举办的珠海航展,更是让多次叫嚣对华开战的美军鹰派将领们 认清了事实:在军事领域,中国已经在多条赛道完成了对美国的弯道超车。如今,特朗普重返白宫,很多学者认为中方更会把他的回归“为我所用”,视为推动技术发展和接触国际伙伴的一项“法宝”,进而在未来长期战略博弈中继续保持优势。

在拜登时代,美国政府高层就已经意识到,单凭美国自身的实力,已经无法遏制中国的崛起。因此,近几年来美国疯狂拉帮结派,尤其是在我国南海、台海周边构筑反华同盟圈。可以说,拜登留给特朗普的“政治遗产”中,这就是最具杀伤力的一个环节。针对美国的阴谋,近年来我国在外交领域也更为主动,大手笔不断。一方面,我国继续推动“一带一路”政策的延伸,与更多国家在经贸领域加深联系。

其中,中国领导的金砖国家集团持续扩大“朋友圈”,经济体量已经超越了美国领导的G7。与此同时,在美国领导的北约持续扩张的同时,中俄“结伴而不结盟”,并通过上合平台加深合作,以反恐和经贸合作为契机持续扩大影响力。此外,作为美国的传统盟友日本、印度等国,近年来与美国的矛盾也持续激化,这给中方找到了破解的机会。此前,印度和中国就在边境问题上达成共识,为推进中印关系回暖打下了坚实基础。而在近期,日本首相石破茂也多次谈及对华关系,并表达访华意向,中日关系有“回暖”迹象。




不难看出,在各个领域,中国都有底气和实力与美国针锋相对。也正是因为将中国视为头号竞争对手,特朗普提名的新内阁成员中,“对华鹰派”占据了主体,这也表明未来中国必须以更为强硬的态度面对美国的出招,丝毫不能退步。和特朗普第一任期时截然不同,未来中国将不会把希望寄托在谈判上,而是以更为激进主动的方式与特朗普打对攻战。尤其是在核心问题上,在去年11月于南美召开的中美元首会晤期间,中方高层已经对拜登表明了立场,也给特朗普划定了“红线”,即台湾问题、道路制度、民主人权和发展权利。还是那句话,中国愿意和美国和平共处,但美国如果率先亮剑,中国也绝不会退缩,而是战斗到底,永不放弃。


昆仑前线
感谢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