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海军向国会提交了最新提案,表示为应对“全球威胁的日益增长”,海军计划扩充舰队规模至381艘。尽管提案中未明确提及特定国家,但众所周知其指向中国。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的分析,要想达到这个目标,美国海军得花上差不多三十年的时间,每年至少得砸进去401亿美元造军舰,算下来总共得花掉1.2万亿美元。
当听到1.2万亿美元这一数字时,许多人报以嘲笑,认为它在美国军工企业中不会掀起太大的波澜。过去,这个数字可能帮助美国在军事装备上取得显著成果,但现在美国的军工复合体变得越来越贪心,总是故意找茬儿,拖拖拉拉,就为了能把预算往上涨。此外,五角大楼和国会的高层与军工企业形成了利益联盟,导致美国采购的武器和零部件价格异常高昂,一心都只想着钱。因此,美国已不再是那个在军事装备上能屡创佳绩的国家。
可能从海湾战争那会儿起,美国的军事战略就开始走偏了。海湾战争使美国深刻认识到航空兵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如低伤亡率、低成本以及广泛的打击范围等优势。然而,美国随后对航空兵远程打击的过度依赖,导致了陆军和海军战略地位的相对忽视。直至近年来,中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跨越式发展,特别是成飞歼-36和沈飞歼-XDS两款第六代战斗机,以及空警-3000预警指挥飞机的亮相,给美国敲响了警钟。美国这才意识到,不应将全部战略重心置于先进空中力量之上,更不能忽视其他军事领域的发展。
然而,问题在于美国在放弃其“传统优势”海军的同时,中国在推进军事现代化的进程中,始终将海军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至2024年,中国的军舰数量已超越美国,特别是076型两栖攻击舰的亮相,对美国海军的传统地位构成了挑战。此时,美国想起来要审视自身的海军装备,却惊觉昔日可在全球耀武扬威的军舰竟已沦为“老古董”,每年退役的军舰数量竟超出新建舰艇。可反观中国,现役军舰均为全新战力,且仍在以极快的速度建造新舰。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美国依托其空中力量自以为是,忽视海上军事力量的时期,美国社会普遍出现了“抛弃”工业、转向金融领域的倾向。这种做法导致了美国制造业的严重萎缩,众多造船厂不得不关闭,进而使得造船及维护成本急剧攀升。与此同时,造船业的人才流失问题亦十分严峻,人们更倾向于在电脑前远程操作以获取全球财富,而不再愿意在工厂中辛勤劳动。
现如今,美国的行动中频繁显露出急躁和缺乏深思熟虑的迹象。据相关报道,面对以歼-36为代表的中国六代机项目已取得显著的进展消息,美国方面已表现出心急的态度,宣布将终止F-22战斗机的复产计划,转而直接着手研发下一代战斗机,且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新材料和新系统技术突破的重要性,认为单纯加大资金投入即可解决问题。
但事实上,如果美国不是急于与中国展开竞争,而是沉下心来稳步提升自身实力,凭借其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经验,理应能够制定出一个保持相对领先优势的发展战略。可惜的是,美国因过分专注于与中国对抗,导致其作出了一系列短视的决策,使得研发进度与预期目标相去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