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中国交通运输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商用车作为交通运输领域的主力军,其新能源化不仅是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环节,也是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抓手。
日前,在2024发展论坛上,记者获悉,醇氢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新兴的新能源技术,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商用车绿色转型的重要路径。
醇氢电动无须高度依赖充电桩、降低整车成本,且有效解决了续航焦虑及电池自重问题,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地区,是汽车新能源路径的有效解决方案。
师建华表示,醇氢电动汽车产业已具备全球竞争的优势,可以完全摆脱“卡脖子”风险。醇氢电动汽车自主可控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也基本建成,包括核心零部件、甲醇动力总成、整车制造环节、加注设备、甲醇储存完整的供应链,核心供应商体系都在国内,这使得发展甲醇更加有底气同时更放心。
据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首席科学家、醇氢生态公司总经理刘汉如介绍,依托吉利在甲醇领域近20年的技术积累,远程新能源商用车从商用车使用场景出发,打造醇氢电动特色战略技术路线。醇氢电动是在电动化的基础上,把甲醇作为液态的氢直接替代传统的氢燃料电池系统用于发电供电,实现了纯电动车辆充电补能方式更加便捷更经济实用的升级发展。对比纯电动,醇氢电动无须高度依赖充电桩、降低整车成本,且有效解决了续航焦虑及电池自重问题,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地区,是汽车新能源路径的有效解决方案。对比氢燃料,醇氢电动是氢燃料可以不依赖补贴的商业化技术应用,是更加符合国情更可持续的新能源技术路线。
醇氢电动汽车的高效率增程器在线补电可解决里程焦虑、电池自重问题,并降低整车成本,同时大幅度降低排放,数据显示,与国六柴油车相比,醇氢电动车辆的PM污染物排放降低了98%,一氧化碳排放下降了88%,氮氧化物排放下降了82%。这不仅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还能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天津市滨海新区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分公司副经理郭钢认为,进入到新能源公交车后补贴时代,醇氢电动车是公交车乃至商用车电动化的升级与发展,基于经济环保性及可持续性优势,有效弥补了纯电动和氢燃料应用短板,丰富了汽车电动化技术路线,有助于解决中国能源安全和交通领域减排问题,推动醇氢电动生态商业化持续落地。醇氢电动技术应用场景广泛,不仅适用于城市公交、出租车等短途运输场景,还能广泛应用于干线物流、短途运输、城市配送、工程用车等多个领域。
特别是在商用车领域,醇氢电动技术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例如,搭载醇氢电动动力链的矿卡已在新疆矿区累计运营时间超过210万小时,运营里程接近3000万公里,燃料成本相比传统柴油动力节省了45%,运行效率提升了20%以上。
在经济性方面,醇氢电动技术同样表现出色。以重卡为例,每升甲醇可以发2.2度电,折合电价在1元/kWh以内,比燃油车的成本降低了32%。此外,醇氢电动技术在补能基础设施建设上也更具优势,现有成品油的调配、储存、运输和加注等基础设施稍加改造即可成为甲醇燃料加注的基础设施,大大降低了建设和维护成本。
扫码关注
编辑:倪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