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东方学院团委
“东方学子说”
(第六十五期)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百年逐梦今朝圆,今非昔比说中国,云兴东方,聚焦青年,欢迎收看本期的东方学子说,我是主持人张佳欣,本期视频的主题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
广播站|张佳欣
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和沉淀而成的高尚职业道德、精神风貌和人格品质。教育家精神孕育于五千年中华文化土壤,诠释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师者风范。教育家精神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时代,呈现出不同的内涵。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
在古代,教育家精神是职业化“道德教育家”的立业规范。孔子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等经典论断,主张教师要“率身正行”,成为学生道德效法的典范。《诗经·小雅》用“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描绘教师形象,即只有德行善道,高山仰止的人,才能称之为“教师”。这一时期,教师职能被定位于“社会教化”,但所“教”并非知识本身,而是道德纲常,教育者是超凡脱俗的“道德教育家和践行者”。
如今,教育家精神是育新人“经师人师”的境界风范。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彰显了教师的责任担当;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明确了教师的职业素养;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体现了教师的情怀使命;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标示着教师的境界取向。教育家精神的内在要义,既提供了新时代教师立身之行为范导,如“勤学笃行、求是创新”;又提出了新时代教师从业之范式要求,如“乐教爱生、甘于奉献”,从根本上指引着广大教师既做“经师”、又做“人师”,不断提升精神境界。
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无形中塑造学校文化氛围。因此,要引导广大教师做到育人先自育,欲言教先身教。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对照“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要求自觉精进,以高水平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
“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教育家精神,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以岁月之名,有山河为证。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看东方骄阳冉冉升起,听青年之声朗朗乾坤!本期节目到这儿就结束了,我们下期再见!
往期推荐✦
忆峥嵘岁月,扬奋斗青春丨河北东方学院团委“东方学子说”第六十四期
忆峥嵘岁月,扬奋斗青春丨河北东方学院团委“东方学子说”第六十三期
忆峥嵘岁月,扬奋斗青春丨河北东方学院团委“东方学子说”第六十二期
广播站| 剪辑 霍耀星
排版|李宗盼
初审|崔丽萍
复审|刘闯
终审|胡竞丹老师
出版|校团委青年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