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东方学院团委
“历史上的今天”
1.23南方小年
(第五十一期)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穿越历史长河的重重迷雾,探寻尘封已久的时光典藏。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历史上的今天》,我是主播李茂涵。
广播站 | 李茂涵
在中国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中,小年无疑是一个充满温情与期待的时刻,尤其在南方,它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盼。南方小年,通常落在农历腊月二十四这一天,与北方的腊月二十三略有不同,这一差异不仅体现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也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渊源。
小年,又被称为“交年节”,意味着立春前后,年节之交,是迎接新春的前奏。在南方,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忙碌起来,进行一系列的传统习俗活动,以表达对来年的美好祝愿。其中,祭灶王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南方人会准备丰盛的供品,如糖瓜、糕点等,用以祭拜灶王爷,希望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祈求来年家庭和睦、五谷丰登。这一习俗源自古代对灶神的崇拜,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神灵的敬畏。
除了祭灶,南方小年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扫尘。腊月二十四也被称为“扫尘日”,家家户户都会进行大扫除,从庭院到屋内,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寓意着扫除旧岁的霉运和尘埃,迎接新年的清新与吉祥。这一习俗不仅体现了人们对清洁环境的追求,更蕴含了辞旧迎新、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
在饮食方面,南方小年同样有着独特的传统。吃年糕是许多地区的习俗,年糕寓意着“年年高”,象征着人们的生活和事业一年比一年好。此外,甘蔗也是小年的热门食物,南方盛产甘蔗,小年时吃甘蔗,寓意着生活甜甜蜜蜜,来年节节高升。这些美食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更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此外,南方小年还有贴春联、写福字、洗浴婚假等习俗。春联和福字是春节期间的重要装饰,寓意着吉祥如意、幸福安康。而洗浴婚假则是对新年的尊重和期待,人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年的到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南方小年的庆祝方式有所变化,但那份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却始终如一。南方小年,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文化的传承。它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暂时停下脚步,感受家的温暖,品味传统文化的魅力,共同迎接充满希望的新年。
好了,纵谈天下事,洞彻古今情,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知史明志继往开来。本期节目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往期推荐✦
河北东方学院团委"历史上的今天"(第五十期)
河北东方学院团委"历史上的今天"(第四十九期)
河北东方学院团委"历史上的今天"(第四十八期)
剪辑|广播站 刘畅
排版|王静瑶
初审|崔丽萍
复审|刘闯
终审|胡竞丹老师
出版|校团委青年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