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承载着中华文化的思想精华,蕴含着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汲取智慧精华,河北东方学院团委开展了以“诵国学经典,享书香诗韵”为主题的国学经典诵读栏目,使同学们在诵读中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本期的朗诵是《定风波》。
广播站|王昊然
《定风波》
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三月,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谪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往期推荐✦
河北东方学院团委"诵国学经典,享书香诗韵"第一百三十三期
河北东方学院团委"诵国学经典,享书香诗韵"第一百三十二期
河北东方学院团委"诵国学经典,享书香诗韵"第一百三十一期
剪辑|广播站 李佳瑶
排版|连志嘉
初审|崔丽萍
复审|刘闯
终审|胡竞丹老师
出版|校团委青年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