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东方学院团委
“历史上的今天”
1.16北平古迹保护的远见卓识
(第五十期)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穿越历史长河的重重迷雾,探寻尘封已久时的光典藏。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历史上的今天》,我是主播王博涵。
广播站|王博涵
1949 年 1 月 16 日,在解放战争的关键时期,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了一份意义非凡的电报,致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彼时,北平的解放已近在咫尺,而如何在战火纷飞中确保这座古老城市里众多闻名遐迩且极具重大价值的文化古迹免遭破坏,成为了一个极为紧迫且棘手的问题。
北平,这座拥有数千年历史的古都,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故宫,那宏伟壮丽的皇家宫殿建筑群,宛如一部凝固的史书,见证了无数的王朝兴衰与历史变迁;众多高等学府,如北京大学等,是知识的殿堂、思想的摇篮,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才,为中国的文化传承与学术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还有其他星罗棋布于城市各处的古老庙宇、园林等文化古迹,它们都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
毛泽东高瞻远瞩,深刻认识到这些古迹一旦毁于战火,将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化的巨大损失。在电报中,他着重强调了必须力求避免破坏这些珍贵遗产的重要性。这一指示,不仅仅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敬重与珍视,更是一种战略眼光的彰显。北平的和平解放与古迹保护,为新中国的文化建设保留了极其重要的根基,也为后来的城市发展与文化传承树立了光辉典范。
这一事件深刻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在战争时期就具备的高度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与那些在战争中罔顾文化遗产、肆意破坏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将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纳入到自己的使命之中。正是这份远见卓识,使得北平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得以安然无恙,让后人依然能够领略到古老北京那独特的文化魅力与历史韵味。
如今,当我们漫步于故宫的红墙黄瓦之间,在北大的校园里感受浓厚的学术氛围,或是游览于颐和园等古迹之中时,都不应忘记当年毛泽东等领导人的英明决策。它时刻提醒着我们,文化古迹是历史的见证者、文化的传承者,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应竭尽全力加以保护,让它们能够穿越时空,继续向后人诉说中华民族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历史故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与文化滋养。
好了,纵谈天下事,洞彻古今情,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知史明志继往开来。本期节目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END
往期推荐✦
河北东方学院团委“历史上的今天”1.7腊八节(第四十九期)
河北东方学院团委‘“历史上的今天”1.1 元旦(第四十八期)
河北东方学院团委‘“历史上的今天”12.26 毛泽东诞辰(第四十七期)
广播站|剪辑 曹家豪
排版|苏卓
初审|崔丽萍
复审|刘闯
终审|胡竞丹老师
出版|校团委青年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