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南太地区构建蓝色伙伴关系的模式差异及岛国的反应
【内容提要】太平洋岛国虽然整体实力较弱,但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当前大国博弈背景下,其重要性正在被重新定义。随着共建“一带一路”以及蓝色伙伴关系的推进,中国在南太地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引起美国及其盟友的战略焦虑并加大对这一“边缘地带”的战略关注与投入。美版“蓝色伙伴关系”随之出台,包括与盟友构建的“蓝色太平洋伙伴”以及与太平洋岛国构建的“太平洋伙伴关系”两部分。虽然中美在该地区构建的蓝色伙伴关系均关注气候变化、海洋治理、蓝色经济、能力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区域一体化等领域,但二者在伙伴关系的推进方式、发展动力、合作领域偏好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竞争色彩也日益浓厚。面对大国地缘政治竞争,太平洋岛国并非被动卷入,而是坚持“广交友,不树敌”的外交原则,坚持对优先发展事项的护持,坚持战略自主性,试图打造自己主导的“太平洋道路”,在大国竞争中实现利益最大化。
【作者简介】王秋彬,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授;唐睿雨,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
美国对俄大战略何以延续?—一个国内政治视角的分析
【内容提要】美国和俄罗斯是国际体系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两国关系的走向对国际秩序的稳定具有重要影响。由于双方在综合国力上的不对称性,美国对俄战略主导了美俄关系的基本走向。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对俄战略出现了消极的延续性,具体体现为在历任美国总统执政初期,美国对俄战略往往强调对俄合作,而执政后期则多走向遏制。本文基于国内政治视角,提出美国的战略文化、精英意象、政治结构是其对俄战略得以延续的关键原因。在国家层次,追求领导地位的战略文化塑造了美国的身份认知,加剧了美国与俄罗斯的地区主导权竞争;在决策者层次,追求自由霸权,建立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精英意象影响了美国对俄战略决策过程中的议题设置偏好,同盟议题与意识形态议题成为美国对俄战略中的重点议题;在政党层次,政治极化成为21世纪美国政治结构中最为显著的特点,其影响了美国对俄战略决策过程中的决策特点,使得美国对俄战略工具化,同时政治极化强化了总统的党派身份,导致美国对俄战略实施手段的摇摆性,限制了总统改善美俄关系的能力与意愿。在战略文化、精英意象、政治结构的共同影响下,美国对俄大战略持续呈现出保守化的特点,这是今天美俄关系走向对立的重要原因。
【作者简介】徐博,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东北亚研究院国际政治研究所教授、吉林大学俄罗斯研究所副所长;丁慧文,吉林大学东北亚学院-东北亚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乌兹别克斯坦参与区域合作机制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内容提要】长期以来,乌兹别克斯坦一直被俄罗斯视为最复杂的伙伴,灵活使用“骑墙”战术周旋于俄罗斯和其他大国之间,从而实现与各方力量的等距离平衡,且集中体现在对区域合作机制的选择性参与中。在主要区域合作机制中,乌兹别克斯坦先后两次加入和退出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与欧亚经济联盟、上海合作组织以及北约的关系也较为复杂。乌兹别克斯坦在外交政策中的“摇摆”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包括个人层面政治精英的执政偏好、国家层面的“去俄化”政治情结和地区层面对大国竞争的平衡。
【作者简介】张婷婷,辽宁大学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
韩国与日本落实碳中和战略的对比分析
【内容提要】在《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联合宣言》中,三国提出将致力于推动碳中和与能源转型,表明了共同的政治意愿。尽管韩国和日本都是东亚地区的重要经济体,但两国在落实碳中和战略的过程中却表现出不同特点。虽然日本中央政府对地方和私营部门的强制性政策推行能力相对有限,但其通过政策宣示引领,配套立法跟进,市场手段激励以及地方政府的配合,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多层治理架构。而韩国的减排几乎涵盖了所有经济领域且气候立法不断深入,不仅展示了韩国推动低碳转型的决心,也反映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优先级。当然,韩国和日本的低碳转型治理架构中都存在着一些结构性不确定性和矛盾,例如政策的持续性、清洁能源的部署、企业的转型及民间组织的配合等问题。未来,如何处理好中央与地方政府、政府与企业,以及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影响两国深入落实碳中和战略的关键。
【作者简介】董亮,外交学院环境外交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陈昊宁,外交学院环境外交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卡特政府人权外交政策缘起与实践——以韩国为例
【内容提要】20世纪70年代,出于对越战与“水门事件”的反思,国会积极在外交领域开展活动,并特别呼吁美国政府在其对外政策中关注人权原则。卡特当选总统后回应了国会的诉求,首次明确将人权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与此同时,自1972年起,朴正熙对内采取一系列高压政策,使韩国政府成为卡特政府人权外交政策的重要对象。卡特任职前期对韩国采取了“限定时间的安静外交”策略。此举加剧了韩国国内矛盾,引发政局动荡。以1979年12月全斗焕军事政变为转折,卡特政府对韩政策的重心转向维持韩国局势稳定。从韩国案例看,卡特政府在实施人权外交时,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以美式价值观偏好的“民主化与政治自由”为主要议题,二是对盟国倾向于采取与高层秘密协商的方式。卡特政府人权外交政策的利己性与失衡性是其政策失败的根源。
【作者简介】闫晋,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讲师。
晚清官员游智开对朝外交活动考述
【内容提要】随着朝鲜事务在东亚地区重要性的凸显,李鸿章幕僚游智开自光绪元年起,利用自身任职永平的地缘优势积极结交朝鲜使臣,并在李鸿章与朝鲜领议政李裕元之间充当信使长达五年。通过传递信件,游智开逐渐了解和熟悉朝鲜事务,积极辅助李鸿章劝导朝鲜勤修武备及与西方通商。朝鲜开港后,与洋务、军务相关的事务日渐增多,传统宗藩体制已不适应新形势下的中朝关系。光绪七年,清朝变更朝鲜事务管理体制,从此朝鲜使臣可直接接触李鸿章,游智开的信使角色就此终结。
【作者简介】李波,文学博士,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讲师。
朝鲜宣祖对李舜臣的制衡与打压——再论李舜臣入狱原因
【内容提要】李舜臣历来被视为深受朝鲜国王宣祖信任的将领,这是后世史书美化的君臣关系,并非史实。壬辰战争期间,宣祖的王权受到威胁。李舜臣、元均等水军将领的胜利为宣祖提供了支持。明军入朝后,宣祖利用明军维护权威。闲山大捷后,李舜臣对王权构成了新的威胁。宣祖利用西人与南人之间的矛盾,贬损李舜臣,并赞赏元均,用元均制衡李舜臣。截杀加藤清正的计划并非反间计,而是小西行长为阻止战争再次爆发与朝鲜的合作,李舜臣积极配合,但由于情报时效与天气等因素未能成功。宣祖欲以此为由处死李舜臣。元均取代李舜臣后战败而死,宣祖不得不重新起用李舜臣,但用明军制衡李舜臣的功绩。在后来的功臣策勋中,宣祖用扈圣功臣制衡宣武功臣,借此巩固王权,并力推元均为一等功臣以平衡李舜臣的历史地位。
【作者简介】孙中奇,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戳我回顾→《当代韩国》征稿启事
戳我回顾→《当代韩国》注释规范
“星标”我,
就不容易弄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