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发展新质生产力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核心着力点。推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历史性跨越,迫切需要加快发展以高质量为目标、以创新引领为导向、以科技赋能为内核的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01
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本质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生产力发展是衡量社会发展的带有根本性的标准。”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表现形式,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出的当代先进生产力,是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核在于,以农业科技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主线,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入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等手段,提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数据和资本等农业要素优化组合而形成的全要素生产率,旨在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由量变到质变,加快推进农业深度转型升级,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本质特征是,以高素质劳动力为主体特征、以颠覆性创新为技术特征、以多要素渗透融合为配置特征、以农业边界突破与产业链条延伸为结构特征、以数智化和绿色化转型为形态特征。
02
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基本构成
遵循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基本构成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新型劳动力。新型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中最活跃、最能动的主体,培养壮大能够持续创造和熟练操作新型劳动工具、拓展和开发新型劳动对象、使用和维护新型基础设施的新型劳动者,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农业领域,劳动力要素实现跃升表现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农业劳动者发展成为农业发展的主体力量,同时高度智能的农业机械和仿真机器人部分替代传统农业劳动者,实现智能机器人与高素质劳动力协调发展与优势互补。
二是新型劳动工具。机器人、物联网、自动化装备等新型劳动工具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智能化的农业机械装备包括智能作物监控,无人机耕作、智能牲畜监测、自主农业机械、智能设施农业与设备管理等,将成为重要的生产方式;系统认知分析、精准动态感知、数据科学、基因编辑、微生物组等,将成为农业技术手段革命的突破性方向。
三是新型劳动对象。一方面,大数据的收集处理与智能化利用,将催生新型劳动对象,并拓展农业的深度;另一方面,科技进步将突破土地等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约束,丰富食物来源与功能服务,拓展农事活动的空间广域和技术边界。此外,由合成生物学、干细胞育种等颠覆性技术所推动的细胞工厂、人造食品等,将拓展农业发展的新业态;个性化营养与健康衍生的食品定制、疾病预防与药食集成等,将催生农业发展的新领域;由基因工程、智能装备改良农业自然属性,以全链条协同创新推动农业生产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将重构农业发展的新动能。
03
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目标定位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建设农业强国,必须锚定几个基本目标:
一是生产能力的大幅增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农业新质生产力必须着力促进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的大幅增强,夯实农业作为产品供给的重要功能。
二是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新品种、新型农业机械、新型土壤改良剂、新型肥料、新农(兽)药、新型农艺技术等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以及新型农业生产模式的推广应用,是改善农业生产效率的核心。农业新质生产力必须着力促进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的大幅提升,进一步激发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潜力。
三是生产效益的大幅增加。利用新技术,创新新模式,发展新业态,深度开发农业多种功能与挖掘乡村多元价值,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农业新质生产力必须以提高生产效益为核心,着力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农村文明进步的大幅跃升。
04
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重点
当前,我国农业仍然存在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等突出问题,要使我国进入全球农业强国第一方阵,必须突破禀赋约束走农业绿色高效发展之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稳定农产品安全供给,加强科技创新服务产业发展,以新质生产力服务农业强国建设目标。
END
请关注上饶农科公众号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