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冬天邂逅了诗人,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李白豪放道:“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白居易闲适地说:“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
纳兰性德感慨道:“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
那么,苏轼面对冬天,又会描绘出怎样的画卷呢?
〔1〕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寓居定慧院,生活困顿,仍保持乐观旷达的心态,但内心难免也感到孤独与寂寞。
1082年冬,一个万籁俱寂的夜晚,一轮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树梢,漏壶的滴水声已经停歇,四周销声匿迹。
诗人辗转难眠,还在月光下徘徊漫步,就像那只离群的孤雁,身影缥缈,独来独往,有谁能理解他内心的孤寂。
夜色中,惊飞的大雁不断环顾四周,发现内心的忧伤没人可以理解。
它在寒枝间飞来飞去,拣遍了树枝也不肯栖息,而是选择了哪怕寂寞的沙洲,独自承受寂寞凄冷。
苏轼宁可居住在荒僻幽寂的黄州,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心随波逐流。那孤鸿缥缈的身影,正是苏轼孤高自赏、鄙视流俗的写照。
一个人的灵魂,只有在独处中,才能洞见自身的澄澈与明亮,才能盛享到生命的葳蕤和蓬勃。
〔2〕
《蝶恋花·密州上元》
宋·苏轼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1075年,苏轼由杭州通判调往密州任知州。苏轼刚到密州,恰逢元宵节,面对冷清的密州,他想起杭州元宵节的热闹繁华。
杭州城的元宵之夜,明月如霜,灯月交辉,熙熙攘攘的人群,仿佛置身于一幅幅动人的画卷之中。
在华丽的帐篷之下,笙声悠扬,香气四溢,街道上干净无尘,策马而过,看不到一点尘土随马而去。
而密州贫穷、劳顿,民不聊生,这里的元宵节寂寞冷清。他随意前行,这时,远处传来击鼓、吹奏箫管的声音,是村民在农桑社祭祀土地神,祈求来年的好收成。
看到这个场面,他久久没有离开,直到灯火清冷稀疏,霜露悄然落下。天空乌云密布,随时都会下雪。
都说“瑞雪兆丰年”,来年一定有个好收成。
〔3〕
浣溪沙·半夜银山上积苏
宋·苏轼
半夜银山上积苏,朝来九陌带随车。
涛江烟渚一时无。
空腹有诗衣有结,湿薪如桂米如珠。
冻吟谁伴捻髭须。
徐君猷知黄州期间,与危难中的苏轼“相待如骨肉”,百般照顾,感情至深。
1081年十二月,徐君猷携带酒到临皋亭探望苏轼,苏轼即景就事写下此词。
深夜时分,下起鹅毛大雪,丛生的野草上,覆盖了厚厚的积雪,犹如一座座银山。清晨时分,大街小巷被白雪覆盖,车马经过时,带起的雪花纷纷扬扬。
昔日波涛汹涌的江河,以及烟雾缭绕的沙洲,此时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剩下白茫茫的冰天雪地。
虽然肚子空空如也,衣服也打着补丁,但心中充满了诗意与灵感。潮湿的柴火比桂木还要珍贵,粮食也像珍珠一样昂贵,充满了艰辛与不易。
在这寒冷的天气中,有谁能与我一起捻弄胡须,吟咏诗句?
苏轼身处逆境而不失风骨,在物质匮乏、生活困顿中,依然保持着高洁的情操与不屈的意志。
物质的匮乏,并不可怕,但精神上的贫瘠,却可以让人失去拼搏的动力和生活的勇气。
〔4〕
雪后到乾明寺遂宿
宋·苏轼
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我先行。
风花误入长春苑,云月长临不夜城。
未许牛羊伤至洁,且看鸦鹊弄新晴。
更须携被留僧榻,待听催檐泻竹声。
1081年冬天,黄州迎来一场大雪,苏轼欣喜不已,迫不及待地迈出家门。
大雪过后,乾明寺的山门外,皑皑白雪覆盖群山,闪耀着耀眼的光芒,连马儿都感到惊异。寺院的积雪还没有打扫,他乘兴踏雪前行。
雪花随风飘舞,不经意间飘进乾明寺,明月高悬,与雪光上下辉映,将乾明寺映照得灯火通明的不夜城。
这纤尘不染的洁白景色,不能容许牛羊来破坏,静静地欣赏鸦鹊在晴空中飞翔嬉戏。
山中的景色如此美好,还要带着被褥留宿在寺院,以便倾听屋檐下的雪水,滴落在竹叶上的声音。
这首诗以“雪”入笔,语言明快,表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以及其保持高洁品性、积极乐观的态度。
〔5〕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秋末初冬,荷花凋谢,荷叶枯萎,菊花已经衰败,只有枝干还在寒风中傲寒斗霜。
初冬之时,橙子金黄、橘子青绿,外表或许不再光鲜亮丽,但内心更加充实丰盈,这正是一年当中景色最好的时节。
刘景文与苏轼私交甚笃,多有诗文唱和。苏轼深知他怀才不遇的苦恼,曾上表竭力保举,并写下此诗勉励他。
苏轼借用“傲霜枝”和“橙黄橘绿”勉励和支持他,同时也表现出作者乐观的态度和豁达的心胸。
苏轼的一生,历经悲欢离合,饱尝世间人情冷暖,酸甜苦辣。
但无论何时,他都保持豁达、宽广的心胸,不会因浮云遮望而改其色,不因风霜侵袭而失其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