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是一本厚厚的书,是诗人笔下流动的诗篇。
冬天是孤独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冬天是温暖的:“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冬天是温馨的:“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白居易笔下的冬天,有温情,有静美,有悠闲,也有思念......
六首冬日诗词,细细品味其中流淌的温情。
〔1〕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寒夜漫漫,与友人围炉煮酒,把盏共饮,是古人冬天的风雅之事。
一个冬日的傍晚,窗外寒风凛冽,浓云密布,看起来就要下雪了。
白居易闲坐在屋内,红泥做的小火炉已经烧得通红,充满温情。
家中刚刚酿好的米酒,还泛着细小的绿色泡沫,散发着诱人的醇香。
这时,他想起了友人刘十九,于是他向友人发出邀请:
美酒已备好,火炉正旺,朋友是否愿意前来共饮一杯美酒,共叙家常?
这首诗虽只有二十个字,却如一坛陈年佳酿,穿越历史的长河,历久弥新。
诗中未写明友人是否应邀,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如今读来,仍能体味出其中浓浓的温情。
〔2〕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公元804年冬至佳节,白居易孤身一人,客居在邯郸的一个客栈。
本应与家人团聚的夜晚,他抱着双膝,默默地呆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他相伴,心情孤寂而彷徨。
他想象着家中的亲人,围坐在炉火旁,相聚到深夜,分享着彼此的生活与欢乐,应该会谈论他这个离家在外的人。
诗中运用移情于景,移情于人的手法,通过想象勾勒出一幅温馨的画面。这种写法与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纵览全诗,只是平平的叙述,却真挚动人,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而真挚的亲情与乡愁。
〔3〕
村雪夜坐
唐·白居易
南窗背灯坐,风霰暗纷纷。
寂寞深村夜,残雁雪中闻。
白居易母亲去世后,他回家乡居丧。在此期间,生活困窘,身体多病,心中倍感孤寂与心酸。
风雪凄迷的夜晚,诗人背对着灯光,独自坐在南窗下,望着窗外昏暗的夜色。
寒风呼啸中,冰粒夹杂着雪花,飘飘洒洒,一片纷乱。
在这偏远寂静的村庄里,夜晚显得格外漫长,从风雪中不时传来离群孤雁的鸣叫声,孤单悲凉,落寞凄凉。
这首诗寥寥数语,营造出孤寂冷清的氛围,风霰、深村、残雁等元素,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凄冷之情,读后令人为之动容。
〔4〕
初冬早起寄梦得
唐·白居易
起戴乌纱帽,行披白布裘。
炉温先暖酒,手冷未梳头。
早起烟霜白,初寒鸟雀愁。
诗成遣谁和,还是寄苏州。
白居易与刘禹锡,一个诗魔,一个诗豪。两个人初次相见,就创作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千古名篇,并结下深厚的友情。
一个初冬的清晨,白居易戴上乌纱帽,穿上布袍,来到炉火旁温一下酒,双手因寒冷而略显僵硬,以至于未顾得上梳理头发。
早晨,屋外被一层薄霜覆盖,白茫茫一片,显得格外清冷而宁静。初冬的寒意,让鸟儿也感到忧愁与无奈。
将此情此景写成的诗歌,该寄给谁来唱和呢?思来想去,还是寄给担任苏州刺史的刘梦得吧。
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那个懂自己的人。
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白居易与刘禹锡,让世人看到了友谊最深厚的模样。
〔5〕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雪花飞舞是冬天最美的时候。
雪,落到哪里,哪里就是一幅唯美的画、一首动人的诗。
公元816年冬,一个寒冷的深夜,被贬江州司马的白居易,躺在衾枕冰凉的床上,窗外雪花纷飞,四周寂静无声,羁旅之愁涌上心头。
深夜,他惊讶地发现,枕头和被子变得十分冰凉。他疑惑地望向窗户,只见从窗户被映照得十分明亮。
这才知道,窗外下了一场很大的雪,夜深人静之时,耳边不时传来积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这首诗,初读平淡无奇,细细品味,却隽永清新。诗中通过触觉、感觉、视觉、听觉等角度,将雪夜的静谧与寒冷描绘得入木三分,抒发了诗人谪居江州时的孤寂心情。
〔6〕
负冬日
唐·白居易
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
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
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
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
旷然忘所在,心与虚空俱。
杲杲(gǎo),形容阳光明亮的样子。
白居易晚年定居于东都洛阳,有一份闲职务,生活比较悠闲。
冬日里的一天,太阳高高升起,明亮而温暖的阳光,照在他房屋的南角。
他坐在庭院闭目养神,晒着太阳。和暖的气息抚摸着每一寸肌肤,让他感到舒适而惬意。
这种感觉,既像饮用了甘甜的醇酒,让人陶醉;又如同冬眠的动物苏醒过来,充满生机。
全身每一个部位都畅通无阻,内心了无杂念,只剩下宁静平和。心情也变得开阔而豁达,完全忘记自己身处何地,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地。
寒冷的冬日,还有什么事情,比晒太阳更让人惬意的呢?
-end-